电解质紊乱是怎么回事

2023-04-04 19:38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电解质紊乱最常见的原因,可能与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有关,具体如下:

1、如急性胃肠炎时,出现比较明显或比较严重的恶心、呕吐,另外大便次数比较多、腹泻稀水样粪便,从胃肠道丢失大量电解质,可能会带来电解质紊乱;

2、部分人饮食较差,不能吃饭或近段时间很少吃饭,有时候不进食含盐的食物,也可能会出现电解质紊乱;

3、如果肾脏有问题,导致电解质成分排出过多,也会出现电解质紊乱;

4、还有其它脏器的问题,如肾上腺功能或垂体功能有问题,这些脏器是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的重要调节器官,这些器官功能障碍,就会直接影响电解质水平维持正常。

电解质紊乱是指体内的电解质水平超出正常范围,电解质检测主要是血清中钾、钠、钙、镁的水平。每种电解都有正常值范围,如果过高或过低,都属于不正常,都称为电解质紊乱。电解质紊乱由很多不同的病因造成,一旦出现要及时纠正,尽管电解质含量非常轻微,但对生命代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引起关注。

分享:

85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46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