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感染中心
手机浏览
发烧主要是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体内体温升高,发汗是体内散热的最主要方式。发烧出汗是一种蒸发,温度到一定程度时水蒸发把热量带走,起到较好的退热作用,所以发热出汗是退热的重要方面。
但是出汗多会造成人体虚脱,甚至休克表现。在发汗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水,这样发汗的效果更好。发汗时把热量带出去,相对冰凉点的水到体内以后,如果再蒸发,就把水分再次带出去,起到很好的降温作用。所以不管发热,吃退热药或者自身引起的发汗,对退热都有较好的帮助,起到较好的作用,保护体内的各个器官和组织。
分享:
"小孩子在发烧过程中出现出汗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是好转的表现。因为在发烧过程中,它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个是体温上升期,在这个时期,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失调,引起产热过多,散热减少,这样可以导致患者出现寒颤的表现,然后出现体温持续期。最后第三个阶段就是出现体温下降期,在体温下降过程当中,可以通过出汗使散热增加,产热减少,这样就可以使气温逐渐下降下来。所以说孩子在发烧期间表现为出汗,这是一种体温下降的过程,是一种好的表现。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高尚海│辉县市第四人民医院
2018/05/22收听(15248)
发烧指发热,婴儿在发... 王志新│中日友好医院 2023/04/21播放(43393)
发烧指发热,婴儿在发...
王志新│中日友好医院
2023/04/21播放(43393)
"感冒发烧出汗是有好处的,因为感冒发烧的时候出汗,一方面能够调节体温,出汗之后人体体温会下降的比较快,这是一个方面。其次出汗的时候,由于机体内很多的病理产物、病毒,出汗同时也有一定的排毒作用,加快新陈代谢,所以感冒发烧出汗也是有好处的。但是如果是人为的,像盖被子捂汗这种情况一般不建议,因为中医认为汗有生理性的汗和病理性的汗。通过捂汗之后出现的汗,是一种生理性的汗,对发烧有一定帮助,但是时间久了也会导致人体身体的虚弱,甚至有时候会加重病情。但是如果服了药之后出汗,是机体病情好转。所以感冒出汗,也要配合服药,特别是服药之后出汗,一般表示机体有好转的迹象。这也是生理性的汗和病理性的汗的区别。总体来说感冒发烧出汗是有好处的,能降低体温,但是也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像感冒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体温可能不是很好降,如果单纯不用药仅发汗,效果一般都很差,因为病毒感染容易反复高烧,可能出汗能短暂地降低体温,但是如果原发病如果没有抗病毒药物或必要应用消炎药,可能体温有会反复。总体来说发烧出汗还是好事的。一定要注意发汗之后保暖,不要再次受凉,出汗之后虽然降低体温,人体抵抗力会进一步下降,所以要注意保暖。"
朱卿│新泰市中医医院
2018/05/19收听(94858)
"小孩子在发烧的时候出汗是好的事情,因为发热本身分为三个时期,即最初的体温上升期、中间的持续发热期以及后面的体温下降期。在体温上升期孩子会发冷、寒战,这时不会有汗,在体温持续期,这时体温较高,处于发热的持续状态,这时也是浑身发热,没有出汗的迹象,只有进入了体温下降期,孩子的发烧才会有出汗症状,对孩子体温下降是好的现象,但这种出汗可能会造成孩子出现脱水或者电解质的紊乱,应该及时给孩子进行补水,同时适当把孩子的汗液及时擦拭掉,避免因为汗液影响孩子的身体状态。孩子在发热时出汗,一定要多喝温热的水,改善脱水现象,再适当增减衣服,避免因为冷热变化过大造成汗腺不能继续分泌汗液,影响孩子体温的下降情况。"
2020/08/13收听(36812)
"如果发热以后多穿衣服或者多盖被子,有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出汗的情况,应该说这是好的现象,因为出汗以后温度会下降,这是物理降温的过程。但是如果出汗过多导致失水,就出现疾病状态。所以在发热吃药以后多喝水可以多出汗,可以导致体温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凡事都不能过,因为如果过度的闷、出汗,可能会导致脱水,对于发热的病人可能会有病情的加重。所以如果出汗,就不要再继续闷,可以适当的多喝水,把身上的汗擦拭掉,如果不擦掉,可能穿衣服稍微少一点就会有受凉的过程。所以如果出汗,要尽快把身上的汗擦掉,而且要把内衣尽量换掉,可以避免进一步受凉,可能会加重病情。所以对于发热的病人不主张过多的闷出汗,而是让他多喝水、排尿,同时出汗,而且要适可而止,不能过量。如果过量的闷出汗,也会造成病人的不良反应。"
2020/03/04收听(88108)
发烧以后出汗说明体温调节中枢起作用了,出汗应该揭被子。要是高烧捂得很严实,这时反而不利于散热。... 徐蒙│中日友好医院 2023/05/12播放(67396)
发烧以后出汗说明体温调节中枢起作用了,出汗应该揭被子。要是高烧捂得很严实,这时反而不利于散热。...
徐蒙│中日友好医院
2023/05/12播放(67396)
感冒流感经常会出现发烧的症状,如果发热的温度特别高,是中高热38℃-39℃甚至更高,或者是出汗... 王蕾│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023/11/08播放(59070)
感冒流感经常会出现发烧的症状,如果发热的温度特别高,是中高热38℃-39℃甚至更高,或者是出汗...
王蕾│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023/11/08播放(59070)
"发烧出汗之后是不可以马上揭被子的,很容易发生感冒的现象,从而加重发烧的症状。出汗之后身体的毛孔都是打开的,这个时候外界的寒气很容易顺着毛孔进入体内,引发受凉的现象,会导致感冒的发生,从而加重发烧的症状。汗液在体表会迅速蒸发,会带走大量的热量,虽然对于发烧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也很容易发生受凉的现象,加重发烧的症状。所以,发烧出汗之后是不可以马上揭被子的,要等汗液消退以后再揭开被子。此外,如果发生衣物的潮湿或者被褥的潮湿,需要及时更换衣物和被褥,否则,也容易发生受凉的现象。出汗之后一定要多喝一些水,补充体内流失水分,否则,出现脱水后也会加重发烧的症状,会让人体感觉特别不舒服。"
王阳阳│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9/03/25收听(40726)
"发烧的时候往往是机体受到病原菌的感染,这些病原体会分泌大量的毒素,刺激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造成体温调定点的上移,从而会出现体温升高。为了使体温升高,机体的散热会减少,产热增加,为了使散热减少,毛孔会收缩,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也会产生收缩的现象,是不会出汗的。如果出现出汗的现象,反而会降低体温,所以发烧期间不会出汗。这个时候体温往往还会持续升高,所以需要使用退烧药来进行治疗,尤其是体温大于38.5℃的时候,可以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或者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进行退烧治疗。此外,还可以使用温水对病人的皮肤进行擦拭,皮肤表面的水分在蒸发的时候,会带走机体多余的热量,退烧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2019/02/15收听(64584)
"有的时候孩子在发烧的时候一边出着汗一边体温还是高,这种一般是在体温下降的过程中还没有完全下降到正常,也有一些是体温下降到一定温度以后就不再下降。所以,它还是属于没有完全降支正常仍然是发热状态。因为正常的发热就是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就是体温上升期,第二个是体温持续发热期,第三个是体温下降期,在体温上升期孩子会有寒战、发冷的感觉。这一时期有的可能很快就过去不明显,也有的孩子持续发热其相对比较长,进入体温下降期就是体温逐渐往下走,这个时候会伴有出汗的现象。但是,也有的孩子体温下降没有完全正常的时候,这种体温下降期就停止有可能又进入新的体温上升期,这样就会出现有些孩子一边出汗还一边发烧的现象。"
2021/02/02收听(98196)
发烧的时候出现出汗的表现,说明体温是有所下降的,不会持续性的升高,是好转的一种表现。一定注意不能着凉,否则可能会出现二次感染,造成发烧的加重,这个时候是不能够吹风的,需要赶快把身上的汗擦干净。如果衣物已经湿掉了,需要更换干净、干燥的衣物,否则容易发生着凉的情况。不能吃比较冷的食物,有可能会造成胃肠道不舒服或者造成毛孔收缩,加重发烧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需要测量体温,如果体温没有超过38.5度,可以用温毛巾擦拭患者的全身皮肤,尤其是腋窝、腹股沟、颈部大血管比较丰富的地方,擦拭的时间可以稍微长一些。如果体温还是超过了38.5度,就需要服用退烧药,比如布洛芬混悬液。
2018/12/25收听(97628)
"发热出汗后通常体温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衣服汗湿了,一定要及时更换,倘若不及时的更换,被汗水湿透的衣服温度降下来,会进一步的刺激机体,使导致发热的症状或者病因进一步加重。慎用各种解热镇痛药,因为解热镇痛药会让出汗很厉害,水分丢失的同时会丢失一些电解质,如果得不到及时补充,可能会导致脱水或者电解质紊乱,产生各种并发症。发热出汗最主要是针对发热的原因,采取病因治疗,降温尽量用物理降温的方法,酌情采用解热镇痛药。"
宋志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2021/03/11收听(25098)
发烧以后身体出汗,这是人体为降低过高的体温而出现的一种代偿性的反应。通过汗液在皮肤表面蒸发可以带走体内过多的热量,这样就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降低体温的作用。当然有的时候发烧出汗是发生在用退烧药以后,其实这个机理也是一样,就是通过出汗带走热量来降温。这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是要避免因为出汗所导致的过多的水分丢失,以及过多的电解质的丢失,比如钾钠氯。所以如果发烧出汗,一定要及时多喝水,可以喝淡盐水进行相应的补充。
徐京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0/03/31收听(21072)
发烧的时候不出汗是因为发烧的时候孩子的末梢循环不好,毛孔闭塞引起了孩子不出汗的现象。一般发烧会存在三个时期,即体温上升期、持续发热期和体温下降期。一般在体温上升期的时候末梢循环不好,所有的血液循环在末梢表现不良,毛孔一般都是闭塞状态,所以很难出汗,是持续向上发展的体温上升趋势。第二个时期就是体温持续发热期,孩子相对皮肤比较燥热,毛孔也是仍然不能够开放,产热增多,散热减少,所以还是持续的高热状态。只有进入了体温下降期,也就是第三个时期,开始出汗,体温就有下降的趋势,不一定能完全降到正常,但是一定是比原来的温度有个下降的趋势。对于孩子出现发热不出汗,说明还在前两个时期,没有任何下降的趋势。可以通过物理的降温和药物的降温进行干预,尽量促进孩子出汗,就可以进入体温下降的过程。所以孩子如果出现发热不出汗,一定要积极处理,这个时候的体温应该是没有任何下降的。
2020/07/20收听(42194)
"发烧、出汗以后建议多饮水以防止机体的体液丧失过多引起虚脱的症状,多喝新鲜的果汁比如橙汁、桃汁,防止体内出现酸碱代谢失衡以及离子紊乱,避免过度的劳累和受凉,以防止细菌或者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致病微生物在机体抵抗能力下降的时候侵入人体,导致严重的感染。同时要加强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高的食物,比如鸡肉、鱼肉、虾、鸡肝、猪肝或者鸡蛋等补充机体的营养。随着体液的补充以及营养的支持,病人的临床症状会很快得到改善。"
赵海潇│大庆龙南医院
2020/01/02收听(25730)
发烧的时候由于人的体温异常升高,因此会一直出汗,通过出汗散热有利于体温恢复正常。发烧的时候如果有出汗的情况,考虑体温不会继续升高,可能处于体温逐渐下降的状态。特别是在服用了退烧药之后,包括泰诺林或布洛芬等都会出现出汗的情况,之后体温会逐渐降至正常。但是还要注意,有些情况下发烧时出汗,说明发烧的情况没有得到好转,特别是中暑的情况下,如果发烧的同时还有出汗,要及时的让患者脱离比较严重的环境,给予相应的降温治疗,帮助缓解中暑导致的发热情况。
聂志扬│北京医院
2019/12/22收听(32512)
"出汗是有好处的,但是要在一定的量内。出汗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汗液的流出有利于人体代谢后的废物流出体外,且可以带走一部分热量,是人体调节个体体温的重要方式之一。人体在高温的环境中,或者是活动的过程中,新陈代谢速度较快,会产生大量的代谢废物,可以通过出汗的方式排出,但是多可通过自身神经及体液代谢调节汗量,维持正常有效的循环血量供应机体,当汗出量较多时,多代表机体存在异常。现代医学认为,神经官能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都会出现汗出量多的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区分是生理性汗出还是病理性多汗。"
黎艳│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9/03/18收听(84576)
如果发烧出汗以后,这个时候要赶快擦干身上的汗水,防止2次受凉的情况发生。还需要及时更换掉患者流汗湿掉的衣服或者被褥,也是防止受凉的情况发生。另外,还需要多给病人喝一些温温的淡盐水,补充体内流汗失掉的水分和电解质,防止发生脱水或者电解质紊乱的情况。还要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如果体温在38.5度以下的时候,只需要给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就可以了,比如用温水擦拭患者的全身皮肤。如果体温超过38.5度的时候,需要给患者服用退烧药进行治疗了,可以服用布洛芬混悬液。
2018/09/15收听(41314)
发热伴有出汗的患者,首先应该大量的补充水分,防止出汗过多引起虚脱出现低血压休克,所以应该补充大... 侯凤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5/04播放(49598)
发热伴有出汗的患者,首先应该大量的补充水分,防止出汗过多引起虚脱出现低血压休克,所以应该补充大...
侯凤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5/04播放(49598)
"体温测量值是38.7℃,说明目前处在中等度热,身体一般会伴随比较明显的不舒服,比如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也可能有恶心、怕冷等不舒服的表现。在体温上升期,身体的散热会减少,所以手脚的循环会减弱,比较严重的有可能是手足发凉。所以如果想让体温开始下降,或者不往上上升,改善四肢的血液循环比较重要,泡脚能够让血液循环流通起来,就能够通过血液循环带走中心的热量,所以泡脚如果能够让自己感到舒服,是可以的。但是一般不能单独通过泡脚,让自己达到出汗的程度,一般需要服用相应的退热药物。所以如果自己泡脚的时候正好出汗了,说明体温在下降,但一般不是单纯泡脚的结果。"
历见伟│日照市中医医院
2019/08/20收听(75996)
河北医大第二医院 郭丽萍
播放次数:3.96万
中日医院 徐蒙
播放次数:3.41万
北大一院 蔡林
播放次数:7.35万
北京协和医院 肖娟
播放次数: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