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后循环缺血怎么治

2023-03-17 09:44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大脑的后循环缺血,从治疗来讲,其实一些基础治疗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后循环还是前循环,都需要进行一些抗血管的治疗,包括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还有一些危险因素的控制,都是共同需要一些特殊的个性化治疗。

后循环的缺血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脑干是总生命中枢,所以它的血供保证非常关键,如果出现后循环的大血管,比如基底动脉的狭窄,就要评估一下狭窄的严重程度和侧支循环代偿的情况,可能要考虑血管内的介入治疗。这个介入治疗的目的,是把严重的血管狭窄能够引起再次发生大的梗塞的风险降低。所以这个时候,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之外,可能要考虑进行血管内的支架治疗,改善严重的血管狭窄。

除此之外,对于有血管狭窄,但是面积可能还没有造成比较大的严重的梗塞者,这个时候可能在药物治疗上也需要一定程度的加强,包括可以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强化他汀类药物的治疗。还有一些急性期的输液治疗,输液有比较重要的两个治疗药物,一个是依达拉奉右莰醇,还有一个就是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这两个药物在静脉系统,是急性期比较重要的两个药物。

分享:

57

相关推荐

后循环缺血是什么意思

"要了解后循环缺血,先要知道脑部后循环供血系统的组成,头部的供血系统包括前循环系统和后循环系统。后循环系统主要是由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主要是包括椎动脉、基底动脉以及两侧的大脑后动脉。主要给脑干、小脑、丘脑、枕叶和部分脊髓上段供血。后循环缺血是指由于后循环供血不足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及缺血所供血部分发生脑梗塞。其主要原因是后循环动脉的严重狭窄、痉挛、栓塞,以及一些其他原因导致的后循环动脉供血障碍。凡是能够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肥胖、超重、抽烟、家族遗传史等等,都可以是发生后循环缺血的易患因素。后循环缺血可以出现头晕、头昏、头痛、单侧肢体无力、语言功能障碍、短暂性意识丧失、恶心、呕吐等表现,主要是由于缺血部位的脑功能障碍引起。后循环缺血的检查包括头部磁共振,尤其是弥散成像,还包括脑动脉CTA、脑血管造影、血管多普勒超声等等对诊断都非常有帮助。后循环缺血的治疗分为两个部分,如果是后循环动脉的急性栓塞,需要进行急诊的取栓或者溶栓治疗。如果是长期慢性的供血不足,就需要进行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控制危险因素。如果是慢性狭窄或闭塞,可以进行支架手术来解除狭窄。"

语音时长02:35''

刘建丰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2020/04/02收听(8736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64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