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肝病中心
手机浏览
肝脏不是一个造血器官,人体的造血器官主要是在骨髓,肝脏主要是负责合成一些凝血因子,人体当中的大部分凝血因子是在肝脏合成的,是肝细胞合成的。所以如果肝脏受到严重的损伤,它的合成功能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肝脏除了合成凝血因子以外,还合成人血白蛋白,如果肝脏受到的损伤比较严重,合成功能受到了影响,白蛋白水平会降低,凝血因子也会减少,病人就会出现低蛋白血症、腹水、胸水等并发症;也会出现有明显的出血倾向,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病人可能会伴有消化道出血、胃肠道出血等,这些出血的表现。
相反,如果人体白蛋白低、凝血因子减少,有明显的出血倾向,也可以说明肝脏受损伤的程度比较严重。
分享:
"胚胎8-12周时肝脏是主要的造血器官,新生儿的肝脏仍然有造血功能,长大后肝脏不再造血。但是肝脏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代谢功能、解毒功能、生成和分泌胆汁功能、凝血功能、免疫防疫功能、储血和调节循环血量的功能。肝脏的血流量很大,血容量也很大,像一个血液储备库,身体其他器官需要时可以提供一部分血液。比如一个人发生了消化道大出血,血容量急剧下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经受不住缺血,肝脏可以分出一部分血液供应心、脑、肾,但代价是肝脏容易发生缺血性肝损伤。"
尹燕祥│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
2020/05/06收听(68384)
肝脏在胚胎期是主要的造血器官,出生后肝脏不再具有造血功能,肝脏主要有以下作用:1... 甄真│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2023/10/15播放(64892)
肝脏在胚胎期是主要的造血器官,出生后肝脏不再具有造血功能,肝脏主要有以下作用:
1...
甄真│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2023/10/15播放(64892)
肝脏不是造血器官,机体造血的器官主要是骨... 孙静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2023/10/18播放(33341)
肝脏不是造血器官,机体造血的器官主要是骨...
孙静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2023/10/18播放(33341)
受精卵受精后大约第3周,卵黄囊开始造血,胎儿的肝、骨髓、脾逐渐具有造血功能。妊娠足月时骨髓会产生>90%的红细胞,胎儿红细胞生命周期较短,大约为90天,需要不断地生成红细胞。妊娠前半期胎儿血红蛋白均为胎儿型血红蛋白,妊娠最后4-6周胎儿体内成人血红蛋白逐渐增多,占75%左右。妊娠8周后胎儿血液循环中出现粒细胞,妊娠32周胎儿的胸腺、脾产生淋巴细胞,成为体内抗原的主要来源,足月妊娠时白细胞增加明显。
鹿志霞│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0/04/24收听(48120)
"成年人时骨髓是人体最主要的造血器官,骨髓位于骨髓腔内,尤其是扁骨内的骨髓,长骨两端以及不规则固定的骨髓,是最主要的造血器官,尤其是胸骨,也就是块扁骨,是人体最旺盛的造血部位,它具有终生造血的功能。人体出生之前在胎儿时期,胎肝是最主要的造血器官,出生以后骨髓就成为了最主要的造血器官。随着人体年龄的增长,骨髓的造血功能也在逐渐减退,部分红骨髓逐渐脂肪化变成了黄骨髓,失去了造血功能。但是当人体有急性失血时,部分黄骨髓又会重新变成红骨髓,从而发挥其造血功能。所以成年人时骨髓是其最主要的造血器官。"
刘加强│日照市人民医院
2019/03/02收听(44638)
"造血系统疾病,就是指发生在造血细胞或者是造血器官的疾病。造血系统疾病有多种,常见的疾病包括,一、红细胞疾病,包括各种类型的贫血,如再生障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等,同时还包括红细胞增多性的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等。二、白细胞疾病,包括白细胞减少症,还包括各种白血病,如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又分为了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又分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三、血小板疾病,包括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同时血小板增多性疾病还包括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等。"
2019/05/24收听(57740)
成年人的造血器官是骨髓,具体来说是红骨髓。人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造血器官也是不一样的,造血部位会发生一系列规律的迁移。人在母亲子宫内还是个胚胎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造血,胚胎早期在卵黄囊造血,后来迁移到肝脏和脾脏造血,最后骨髓成为造血的主要部位。人出生离开母体时,几乎是完全依靠骨髓造血,只有在造血需要量增加的时候,肝脏和脾脏才再次参与造血,弥补骨髓造血的不足。4岁以后能造血的骨髓越来越少,到了18岁左右仅剩下脊椎骨、髂骨、肋骨、颅骨、胸骨、长骨近端的红骨髓能造血,但是已经能够满足人体的需要。综上所述,造血器官有红骨髓、卵黄囊、肝脏和脾脏。
潘永利│郑州人民医院
2019/02/20收听(59354)
造血的器官,也就是人体内产生血细胞的器官,主要包括有中枢的造血器官和周围的造血器官,像中枢的造... 冷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3/07/28播放(43421)
造血的器官,也就是人体内产生血细胞的器官,主要包括有中枢的造血器官和周围的造血器官,像中枢的造...
冷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3/07/28播放(43421)
骨髓不造血,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骨髓失去了造血功能,不能正常的生产出足够数量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病人会出现外周血三系严重减少以及贫血、感染、出血等一系列症状。骨髓不造血以后,病人生存期能活多久与病人的自身状况、所处的环境以及所采取的治疗措施密切相关,比如一个重度骨髓不造血的病人,如果病人没有条件住进层流房,没有条件及时的输注红细胞,输注血小板,就容易发生严重的感染和出血,有时候生存期不超过一周左右,就会因为出血或感染而死亡。但是,如果病人住在一个无菌环境较好的层流病房中,同时积极输注红细胞,输注血小板,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治疗,这时候病人的生存期可以达到几个月左右的水平。
2019/02/14收听(49630)
骨髓造血是人体血细胞必需的一个功能,骨髓的造血主要是指三大部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如... 马梁明│山西白求恩医院 2023/01/19播放(81098)
骨髓造血是人体血细胞必需的一个功能,骨髓的造血主要是指三大部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如...
马梁明│山西白求恩医院
2023/01/19播放(81098)
促进骨髓造血的食物,往往都是一些富含造血必需原料的食物,比如人体造血必需的原料,包括铁元素、叶酸、维生素B12等等。其中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有动物的肝脏、猪血、羊血、紫菜、黑木耳、香菇、大枣等等。这些食物中铁元素含量丰富,红细胞能够充分的利用铁元素来合成血红蛋白,从而促进骨髓造血。其次,在一些绿叶的蔬菜和新鲜的蔬菜当中,叶酸浓度含量较高,可以促进骨髓造血。最后动物性的食物,比如蛋黄、动物的内脏以及新鲜的肉类、鱼类等,维生素B12含量丰富,多食用这些食物也能够促进骨髓造血。
2019/03/05收听(29402)
人体的造血器官有很多,包括骨髓、脾脏、淋巴结、胸腺等。并且人体的造血器官随着年龄的变化与身体的状况而变化,例如刚出生的婴儿,除了骨髓造血以外,肝脏和脾脏也有一定的造血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就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并且一般是在长骨的两端,扁骨和不规则骨等部位,骨髓的造血功能最旺盛,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骨髓的造血功能也在下降。进入老年以后人体的大部分红骨髓就变成了黄骨髓,也就是脂肪化,但是如果碰到人体急性失血的情况,部分黄骨髓又可以转变成红骨髓,以发挥造血功能,所以骨髓是人体最主要的造血器官,并且伴随人的一生。
2018/11/04收听(57912)
人类的重要造血器官是骨髓,血细胞的形成都在骨髓里完成。骨髓里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成髓系祖细胞及... 赵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5/07播放(92362)
人类的重要造血器官是骨髓,血细胞的形成都在骨髓里完成。骨髓里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成髓系祖细胞及...
赵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5/07播放(92362)
胎儿期肝脏和脾脏是主要的造血器官。出生以后,骨髓就成了主要的造血器官,肝脏和脾脏就变成了具有潜在造血功能的器官。当人体出现了红细胞减少如各种溶血性贫血的时候,肝脏和脾脏可能部分恢复造血的功能,以补充人体缺少的红细胞,就叫做髓外造血,髓外造血的特点有:一、肝脏和脾脏恢复造血功能以后,体积往往是增大的,所以,临床上常见的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镰状红细胞症、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患者,肝脏和脾脏往往是肿大的。二、髓外造血的能力是有限的,产生的红细胞数量往往很少,并且由于脾脏的增大,还会引起单核巨噬细胞对红细胞的破坏增加。所以,通过切除脾脏以后,对于这些溶血性贫血的治疗,是有一定效果的。
2018/11/23收听(90556)
身体不造血了就是造血功能衰竭,造血功能衰竭以后就不能正常产生细胞、血小板、白细胞。人体就会出现贫血进行性的加重,发生严重的感染和严重的出血。病人表现为面色苍白,鼻腔、牙龈的出血或者是严重的发烧,一般如果是不经过治疗,病人的生存期很少超过两周左右的时间。当然,如果病人发生了造血功能衰竭的情况,给予积极的输血,输血小板以及抗炎菌药物治疗。同时,积极的针对病因给予治疗,有部分病人的造血功能是可以恢复的,比如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经过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或者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后,病人的病情是可以缓解的。病人的生命就可以与正常人没什么大的区别。
2018/12/15收听(62304)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指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能力减弱,不能满足外周血中正常血细胞的新陈代谢,病人就出现外周血中血细胞减少的情况。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可见于多种原因和疾病,常见的疾病有再生障碍性贫血。这是一种造血干细胞衰竭性的疾病,由于T淋巴细胞攻击人体的造血干细胞,导致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同时,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疗和化疗以后,由于放疗和化疗对造血干细胞的损伤,也会出现骨髓造血功能低下的情况,可以表现为外周血中全血细胞减少。此外,某些药物也会引起骨髓造血功能低下,比如氯霉素,长期服用某些利尿剂的病人也会出现骨髓造血功能低下的情况。"
2019/03/02收听(84636)
造血功能障碍,就是指骨髓的造血功能减退,无法满足外周血中血细胞的正常新陈代谢,不能正常的向外周血中释放各种血细胞,病人会出现外周血三系减少的情况。在临床上,造血功能障碍最常见的疾病就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上分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两种类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服用环孢素、司坦唑醇等药物治疗,同时还可以给予一定的对症治疗,包括输血、抗感染等等。对于急性的再生障性贫血,首选的方法就是应用环孢素、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同时对于年龄较轻的患者,如果没有明显的感染症状,有合适的骨髓供体,也可以采用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所以对于造血功能障碍性的疾病,首先要明确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还是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然后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
2019/05/28收听(33984)
"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也就是再生障碍性贫血,这是一种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发病原因目前认为是,人体的T淋巴细胞攻击自身的造血干细胞,导致造血干细胞受损,不能正常的增殖分化,病人出现贫血、感染、出血等一系列的症状。根据临床病情轻重程度和进展缓慢,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主要以服用环孢素和雄激素类为主;而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病情进展较快,除了服用环孢素以外,常用的办法就是应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或者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而对于年轻的患者,如果没有明显的感染,有合适的供体,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2018/12/26收听(30154)
肝脏损伤是指肝脏受到外界的伤肝因素,而导致的肝功能异常或是肝脏的形态受到破坏。根据导致肝损伤的... 王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3/26播放(70524)
肝脏损伤是指肝脏受到外界的伤肝因素,而导致的肝功能异常或是肝脏的形态受到破坏。根据导致肝损伤的...
王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3/26播放(70524)
"肝囊肿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之一,肝囊肿有先天性的,还有一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肝内出现了新生的囊肿,后天性肝囊肿可能是肝脏管道发生退行性改变的结果。大多数肝囊肿并无症状,也有一些患者感到腹部不适或疼痛,这可能是由于囊肿位置表浅,与膈肌或腹膜摩擦所致。一般这种肝囊肿引起的疼痛并不严重,肝囊肿一旦产生不会自行消失,也没有药物控制,多数会逐渐增大,但一般发展缓慢,不会癌变。少数囊肿生长速度较快,对脏器本身或周围的器官形成压迫症状时,可以用B超引导下的针吸治疗或手术减压治疗,需要警惕的是有时肝囊肿与肝癌可合并存在,肝囊肿患者仍需定期随访。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以医生面诊为准。"
陈克│吴江第一人民医院
2018/05/15收听(98294)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