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眼科
手机浏览
高度近视眼的患者很容易发生一些眼部并发的疾病,比如视网膜的不健康、黄斑的病变、青光眼,最常见的是容易带来晶状体的浑浊,也就是发生白内障。
这一类型的白内障,通常称之为并发性的白内障,是并发于高度近视,由于高度近视的发生而改变了晶状体生理状态,改变营养的结构,造成了晶状体的浑浊,这种晶状体的浑浊通常发生比较早。
一般年龄相关的白内障也就是老年性白内障,一般60岁以上、70岁以上,甚至80岁以上才发生。但病理性近视造成并发性白内障发生会比较早一点,有的患者40-50岁就发生,甚至30多岁发生也有。
这样的患者主要的晶状体浑浊方式表现为核浑浊,晶状体的核浑浊为主,会导致近视度数急剧加深,在短期内使近视度数快速增长,导致眼睛跟不上进展的速度。如果两个眼睛的发展速度不平衡,也会导致两个眼睛的度数差异过大,造成患者用眼不适。
如果发生了晶状体浑浊,可以通过白内障手术对浑浊的晶状体进行手术处理,把浑浊去除、植入人工晶状体。一般而言,患者能获得很好地视力恢复。
分享:
"晶状体混浊称白内障,白内障最常见的是老年性白内障,外伤也可以引起白内障,糖尿病、眼内疾病如角膜溃疡、青光眼、葡萄膜炎也会使晶体的蛋白质发生变化引起白内障,称并发性白内障;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抗精神类的药物也可以引起晶体蛋白质发生变化,引起白内障。白内障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视力不同程度的下降,视力下降后矫正视力低于0.5,或者矫正视力未低于0.5但影响工作和生活的质量,也可行白内障手术。白内障最常采用的手术方式是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操作时间短、伤口小,不需要打针也不需要吃药,常采用表面麻醉。"
敖琳│乌海市人民医院
2019/07/18收听(52172)
"晶状体浑浊也就是白内障,对于初发期的白内障,晶状体上仅有不均匀的小片的散在的浑浊,不影响看东西,不需要治疗,平时注意外出时戴上墨镜或者宽檐帽遮挡紫外线,少喝酒或者不喝酒,定期观察即可。目前各种治疗白内障的眼药水的疗效不确切,所以不建议使用治疗白内障的眼药水。如果晶状体浑浊进一步发展,看东西出现遮挡,影响生活质量,就需要手术治疗,目前手术的方式主要是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成熟,手术操作的时间短,而且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无痛苦。"
2020/03/25收听(13794)
"晶状体混浊是常说的白内障,也是晶状体混浊最主要引起的疾病。晶状体是椭圆形,它的混浊部位和程度直接决定了后期治疗方案的选择,比如晶状体混浊的部位在周边部,并没有影响视轴,其实病人没有任何感觉,只是可以观察到混浊,但是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因为没有视力的影响。所以白内障的早期只要观察不需要特殊的治疗,本身也没有特殊的药物可以治疗白内障。当晶状体混浊的程度加重,部位逐渐向中央进展的时候,视力会急剧地下降,这个时候其实也没有特殊的药物可以治疗,而手术是治疗晶状体混浊,也就是白内障目前唯一有效的方法。只要病人没有眼底其他影响视力恢复得疾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患者的恢复非常理想。"
孙鹏锐│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23/03/22收听(20095)
"晶状体的混浊,分先天性的晶状体混浊以及后天性的晶状体混浊。先天性的晶状体混浊就是与先天性的发育异常有关系,如果没有影响视力,有点混浊也是可以观察的。如果明显地影响视力,需要尽早的进行手术,来预防弱视情况的产生。如果是后天性的晶状体混浊,可能与外伤、全身性的代谢问题或者年龄的增长有关系,通常年龄的增长或者是外伤因素,或者是糖尿病,都会引起白内障的情况,这种就是后天性的晶状体混浊。这类情况首选的治疗方式就是手术,置换人工晶体,就能够恢复之前的视力,或者能够收获一个比较理想的视力。"
齐林嵩│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
2019/08/09收听(84322)
"眼睛晶状体混浊是通常所说的白内障,白内障就是指晶体混浊引起的一种疾病,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手术把混浊的晶状体取出,然后植入透明的人工晶体代替混浊的晶状体,实现白内障的治愈。手术时间要根据晶状体的混浊程度和视力情况综合进行考虑,轻度的晶状体混浊,不需要手术,观察治疗就可以。晶状体混浊到一定程度视力下降明显,才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晶状体混浊唯一的办法。"
王秀亮│聊城市中医院
2019/04/10收听(23468)
"正常情况下晶状体是透明的,保障光线进入眼睛看东西清晰。如果由于先天因素、代谢障碍、辐射、中毒、外伤、药物以及葡萄膜炎等疾病并发,可以引起晶状体混浊,进入眼睛的光线受阻,可以引起看东西模糊,这就是白内障。晶状体轻度混浊或者轻度白内障,治疗原发病病因是关键,如糖尿病性白内障需要控制血糖,放射性白内障避开放射线才行。晶状体轻度混浊可以考虑谷胱甘肽、卡他林、白内停、治障宁、麝珠明目等滴眼液治疗,口服谷胱甘肽、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2等,可以口服中医中药如石斛夜光丸、磁朱丸、障翳散、杞菊地黄丸等治疗。严重影响视力需要白内障囊内摘除术或者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
邢琳│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9/11/14收听(33982)
"严格意义上讲任何先天性或后天性的因素,如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营养障碍等引起的晶状体混浊,使其透明性下降,都称为白内障,但并不是晶状体的任何浑浊都会影响视力。人的晶状体能将光线准确的聚焦于视网膜,并通过调节作用看清远近物体,这都是在晶状体保持高度透明性的基础上所实现。临床上白内障,一般按病因、解剖部位、混浊的形态和发病时间进行分类。根据病因分为外伤性、老年性、并发性、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等,根据发生的年龄分为先天性、婴儿性、青年性、成年性、老年性白内障,根据晶状体混浊的程度分为未成熟期、膨胀期、成熟期、过熟期白内障。根据混浊的部位分为核性、皮质性、囊下、混合型白内障等,根据混浊的形态分为板层状、冠状、点状及其它形态的白内障。"
路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020/05/19收听(73936)
"晶状体混浊指的就是白内障。白内障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眼科疾病,它有很多原因可以引起,比如药物性、代谢性、辐射性、外伤性、并发性,当然最常见的就是年龄相关性,就是我们说的老年性白内障。白内障是可以治愈的,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手术。手术方式是通过做白内障手术将混浊的晶体取出,同时可以植入人工晶体,术后可以有效提高视力。目前,临床上常用手术方式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时间比较短,大概20分钟左右,并且伤口很小,大概只有3mm的切口,切口也不需要缝合。如果病人眼底没有别的疾病,术后视力恢复是比较理想的,建议白内障病人到眼科进行常规的手术治疗。"
韩冰│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9/03/08收听(94078)
晶状体浑浊且浑浊到一定程度影响视力... 许卓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3/04/28播放(37018)
晶状体浑浊且浑浊到一定程度影响视力...
许卓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3/04/28播放(37018)
晶状体点状混浊的原因还是与先天性有关系,一般点状的混浊多数比较稳定,存在于核区或者皮质区,它是实心或者薄片状、点状或者片状的混浊。混浊不同于老年性的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主要是核区颜色的变化,以及皮质层的楔形混浊。一般点状混浊多与先天的发育有关系,可能是由于在胚胎发育期有异常混浊带到了出生之后,通常是不影响视力的,并且临床上也不做处理,主要是以观察为主。但如果是混浊的面积比较大,就是先天性的白内障,这种情况就需要手术,点状混浊不影响视力,不需要手术。
2019/12/16收听(91122)
晶状体混浊通常是指白内障的表现,这是眼科非常常见的疾病。引起的原因比较复杂,是机体内外各种因素对晶状体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常见的原因主要包括年龄老化、遗传因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药物中毒、局部营养障碍,以及某些全身代谢性或者免疫性的疾病,都可以破坏晶状体的组织结构,从而产生晶状体混浊。对于这种疾病,要根据对视力造成的影响程度深浅,来决定治疗方案。在疾病的早期,对视力影响比较轻微时,可以暂不处理,定期观察视力变化。当视力下降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张健│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8/07/05收听(11926)
晶状体混浊是白内障的一种表现,是眼科非常常见的疾病。引起晶状体混浊的原因非常多,机体内外各种因素或者环境、年龄老化,都有可能引起晶状体混浊。常见的一些病因包括年龄老化、先天性遗传、代谢异常、眼部的外伤、辐射、中毒、局部的营养障碍,或者全身代谢性、免疫性的疾病,都有可能损害晶状体的组织结构,从而导致晶状体颜色发生改变。对于这种情况,在早期症状不太明显的时候是不需要处理的。等到晶状体混浊变得越来越严重,导致视力明显的下降,可以考虑通过手术的方式改善视力,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2019/05/21收听(17766)
"600度以上的近视称为高度近视,常见的原因有三种:一、遗传因素,近视眼已被公认为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二、发育因素,婴幼儿期眼球较小,故呈远视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到6岁后发育正常。如果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这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多在学龄期开始,一般低于600度,到20岁左右即停止发展。如果幼年时发展快速,至15-20岁时进展更加迅速,以后即减缓。这类近视常高于600度,可达1000度以上,这种近视称为高度近视或者病理性近视。三、环境因素,从事文字工作或其他近距离工作的人,近视也比较多,青少年学生中近视眼也比较多,而且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患病率明显上升。"
于东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06/06收听(67892)
晶状体是眼睛的一个重要结构,就像照相机的镜头一样,起到了使光线发生偏折、聚焦,而且调节焦点远近... 张顺华│北京协和医院 2023/09/10播放(76344)
晶状体是眼睛的一个重要结构,就像照相机的镜头一样,起到了使光线发生偏折、聚焦,而且调节焦点远近...
张顺华│北京协和医院
2023/09/10播放(76344)
晶状体的作用有:晶状体是眼的屈光间质之一,对外界进入眼内的光线有折射和通透作用,是外界光线进入眼内的必经通路。如果晶状体的透明度、位置以及形状发生改变,会引起视力下降;晶状体有调节作用,当看近距离物体时,晶状体会变凸,对光线的折射力会增强,从而能够看清近距离的物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弹性会逐渐下降,调节作用会逐渐减弱,从而引起“花眼”现象。另外,晶状体能够滤去部分紫外线,对视网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陈国玲│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2019/05/20收听(51340)
晶状体位于眼球的前1/3,位于玻璃体前虹膜、瞳孔后,周围有房水包绕,通过悬韧带与睫状肌相连接,... 李晖│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2023/04/27播放(28496)
晶状体位于眼球的前1/3,位于玻璃体前虹膜、瞳孔后,周围有房水包绕,通过悬韧带与睫状肌相连接,...
李晖│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2023/04/27播放(28496)
"晶状体是眼球内部比较主要的结构,晶状体形状呈现为凸透镜,是屈光介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发挥比较强大的屈光调节功能。如果晶状体的屈光度发生了改变,就有可能导致屈光不正的发生,这种屈光不正也叫调节性的屈光不正。晶状体本身是透明的结构,所以眼睛可以看得比较清楚,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眼睛出现了某些代谢性的异常,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就有可能导致晶状体的透明度下降。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也就是一旦出现,就会变得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不可能再重新恢复透明,也就是白内障的发生发展过程。所以对于白内障的治疗,目前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
2019/08/26收听(15780)
"晶状体是双凸面、有弹性、无血管的透明组织,具有复杂的代谢过程,其透明度和位置的改变,都会产生严重的视力障碍。晶状体是眼屈光介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1900度的凸透镜,具有独特的透光和折射功能,并且可以过滤部分紫外线,保护视网膜、黄斑。晶状体悬韧带和睫状肌可以完成眼的调节功能,到40岁以上,晶状体弹性下降,会出现老花。"
喻继兵│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
2019/07/01收听(18794)
"上眼睑下垂的临床表现是在平视时上睑缘遮盖瞳孔,上睑抬不起来,给病人造成视力上的影响,另外会造成外形上的不满。上睑下垂又分为先天性、后天性两种,先天性一般是出生就有的先天性畸形,在五岁左右,学龄前就可以行上睑下垂的矫正。后天获得性一般是外伤所造成,或者是脑部肿瘤。整形外科大多做的是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方法比较多,轻中度的可以用上睑提肌缩短,上睑提肌和米勒氏肌复合体的上提。另外,重度的可以行额肌瓣悬吊术,术后可能有短期的矫枉过度,造成突眼畸形。"
李小静│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1/04/26收听(10706)
"近视根据屈光成分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屈光性近视;第二种是轴性近视。屈光性近视就是指由于晶状体的形状改变,比如晶状体曲率变的过大,所以,才会引起眼睛的屈光力超过正常范围,但是,眼轴长度还是在正常范围,所以,这种情况称为屈光性近视,主要就是由于晶状体改变导致的。对于这种情况,矫正的方式也是通过配戴框架眼镜或者角膜接触镜提高视力。对于这种情况,在平时更加注意合理的用眼习惯,因为如果不注意,眼睛总是处于调节状态,晶状体的曲率会变的更大,就会导致近视变的更大。"
2019/01/30收听(70540)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