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急性期治疗措施

2023-04-28 07:19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脑梗塞的病因不同,采取的措施不一样。脑梗塞发生后,急性期的病因诊断及治疗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1、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这种情况往往有较长期的动脉硬化史,动脉内膜的斑块逐渐增长而发生血栓堵塞,若发生急性的闭塞会造成急性脑梗死。在这个情况下,若患者能在6个小时之内前往医院就诊,后循环的脑梗塞若在24小时之内来就诊,通过评估,可能会采取最积极的治疗措施,比如溶栓,甚至血管内取栓治疗。但若超出了这个治疗的时间窗,只能选择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他汀类的药物和抗血小板聚集类的药物;

2、动脉栓塞:是比较常见的脑血急性脑血栓的原因,这时候血栓的形成不在原位,而是由于近端的不稳定斑块脱落而阻塞了远端的血管。这种情况下主要采取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进行急性期的治疗;

3、心源性栓塞:是指栓子从心脏上脱落下来栓塞了主要的脑部动脉,造成脑梗塞。这种情况下,需要评估心脏的情况,明确是否是由于房颤进行相应的处理,甚至可能发现不知道的潜在病因,这时则需要心脏科和神经科两个科的通力合作来解决问题;

4、腔隙性脑梗死:是由慢性的脑小血管病变所致,这时候的急性脑梗死不会是大面积的急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的症状比较轻,因此主要采取药物治疗。

分享:

464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38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