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是什么原因

2023-06-09 10:31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心梗的原因是由于给心脏供血的动脉,也就是冠状动脉因为病变,而不能够给心脏供血,使心脏处于缺血或者是缺血坏死的状态,称之为心梗。

最关键的原因是由于冠状动脉因为粥样斑块的增加,或者斑块的破裂,或者是在某些诱因的情况下,出现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导致给心脏供血的血管突然出现血流下降,不能够满足心脏对血液的需求,造成心脏的缺血损伤。

缺血损伤有轻有重,重的时候会出现心肌的坏死,坏死的心肌可以非常严重,表现为透壁型心肌梗死,比较轻表现为非透壁心肌梗死,所以最直接的原因是由于冠状动脉的病变,导致心脏不能够得到血液的供给而出现的非常严重的病症。

从其它角度上来讲,例如栓子的脱落,也可以会导致心肌梗死。

分享:

2

相关推荐

心梗的原因

"心肌梗死通常是发生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所出现的,那么至于心梗的原因,一般来讲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那么,冠心病的形成实际上是动脉硬化发展的一种形式。我们都知道,人体的血管是一个整体,不管是脑血管、心血管、肾动脉,还是外周动脉,它的病变实际上是有一体性的。通常在遗传的基础之上的,比如说有不良的生活方式、肥胖、久坐、吸烟、情绪波动、睡眠不佳,再伴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等。这些危险因素就逐渐的会侵害血管,导致血管出现动脉硬化。从最早的内膜增厚到斑块形成,再到轻、中、重度的狭窄。一旦冠状动脉发生了动脉硬化,动脉硬化的程度的不断的增加,如果病变程度大于50%以上,就称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尤其是患了冠心病以后,如果没有进行相关的稳定斑块、抗栓的治疗,那斑块在极度活跃的情况下就容易破裂、出血,形成血栓或导致小的栓子脱落,甚至是在外界某些应激的因素作用下,会产生一过性的冠脉痉挛,这些都是发生急性心梗的原因之一。当然了,病变的不同、位置的不同、程度的不同,可能心梗的部位是有所区别。但是,它的病变的基础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随着斑块的不稳定、斑块的脱落、血栓的形成,会导致急性的心肌的坏死,从而导致心梗的发生。因此,进行必要的早期的体检,明确冠状动脉的情况,避除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早期的对高危因素进行干预,尽早使用抗栓治疗,是冠心病患者预防心梗非常重要的措施。"

语音时长02:38''

杨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5/31收听(4386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8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