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骨关节结核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2023-09-26 20:51播放 : 72886

手机浏览

视频内容

诊断骨关节结核,临床诊断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1、结合病史,病人的病史是对诊断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即需要结合发病时间和临床症状,比如发热、盗汗、局部红肿等;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既往临床上比较常用皮试,即PPD试验,因为结核菌的菌力在下降,PPD试验阳性的机会也在逐渐下降。现在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手段是T-SPOT检查,全称为结核感染T细胞特异性检查抗体。感染过结核之后,人的免疫细胞会特异性的识别细菌,产生特异性抗体,通过对T-SPOT进行检测,可以非常有效的发现病人是否感染过结核菌。如果以前没有感染或新发感染导致检测阳性,意味着结核诊断的阳性成立。T-SPOT检查的阳性率,准确性和特异性都非常高,都在80%-90%以上。所以使用T-SPOT检查是现在临床上诊断结核非常有效的措施,还可采用抗结核抗体等;

4、直接证据,比如将有病变的部位直接取出组织,进行病理检测,进行病理抗酸染色,进行细菌培养,培养出结核菌,可作为辅助的证据诊断骨结核。

分享:

88
同科室医生推荐

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

相关推荐

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常用的方法

"对于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除了根据临床表现以及体征以外,病理的组织学检查是确诊子宫内膜癌的依据。对于绝经以后阴道出血,绝经过渡期月经紊乱,均应排除内膜癌后再按良性疾病进行处理。对高危因素的女性,尤其是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比如肥胖、不育、绝经延迟的患者,包括长期应用雌激素、三苯氧胺,有雌激素增高疾病史的患者,或者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家族史,应该进行密切随诊,必要时送诊断性的刮宫组织病理学检查,相应检查情况如下:1、B型超声检查:可以为临床诊断和处理提供参考依据;2、分段诊刮:是最常用、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优点是能获得子宫内膜组织标本进行病理诊断,同时还能鉴别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管腺癌,也可以明确子宫内膜癌是否累及宫颈管,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3、辅助诊断方法:包括子宫颈管搔刮、子宫内膜活检,对于绝经以后出血,子宫颈管搔刮可以协助鉴别有无宫颈癌,如果B型超声检查确定宫腔内有明显的病变,做宫腔内膜活检可以明确诊断;4、细胞学检查:可以辅助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阳性率大约为75%,细胞学阳性只能作为筛查方法,不能作为确诊依据;5、宫腔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宫腔及宫颈管内有无癌灶,还有病变的大小和部位,直视下取材活检,减少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漏诊,但是宫腔镜检查可能会促进癌细胞的扩散。目前对于此项检查存在争议,结合核磁共振、CT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监测,可以判断病变的范围、子宫内外肿瘤转移、血清CA12-5水平的高低。"

语音时长02:37''

王爱喜郑州市妇幼保健院

2023/03/23收听(42759)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5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 00017 号
中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43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4)3718-184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5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