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输血科
手机浏览
血小板没有细胞核,它是成熟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血小板的形成在骨髓中,由原始巨核细胞分化为成熟巨核细胞,成熟巨核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形成许多凹陷并深入胞质中。相邻凹陷细胞膜在凹陷深部相互融合,使巨核细胞部分胞质与母体分开。
最后,这些被细胞膜包围的、与巨核细胞胞质分开的成分脱离巨核细胞,经过骨髓造血组织中的血窦进入血液循环,成为血小板。血小板是圆盘状,直径一般在1-4μm至7-8μm不等,个体差异大。
血小板能够运动、变形,它的结构由外向内分为三层。最外层是由外膜、单元膜以及膜下微丝结构组成的外围;第二层为凝胶层,主要由微丝以及微管构造组成;第三层是微器官层,主要包括线粒体,致密小体以及残核等结构。总之,血小板没有细胞核。
分享:
"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的细胞有很多种,有输送氧气的红细胞、传导神经冲动的神经细胞以及人的生殖细胞,比如卵细胞。在细胞当中有一个细胞核,细胞核一般位于细胞的中央,但也可以偏于一侧,细胞核有细胞的核膜,里面有核仁。核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核糖核酸,核糖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染色体就在细胞核的核仁里。"
陈常云│日照市中医医院
2019/03/05收听(29024)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代谢、生长、分化中起重要作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尽管细胞... 刘康│湘潭市中心医院 2023/08/03播放(66024)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代谢、生长、分化中起重要作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尽管细胞...
刘康│湘潭市中心医院
2023/08/03播放(66024)
"精子有细胞核,精子分为头、颈、尾三部分,头部主要就是由细胞核和顶体组成,成熟的精子细胞核含有高度致密的染色质,顶体有水解酶性质的颗粒,与精子通过卵外各种的卵膜有关。顶体和核之间含有肌动蛋白,核膜为双层结构。精子的颈部比较短,位于头部以后,呈圆柱状或者是漏斗状,又称为连接段。它前面连接核的后端,后面连接精子的尾部。精子尾部分为三部分,即中段、主段和末端,主要结构是贯穿于中央的轴丝。主段是尾部最长的部分,由轴丝和外面的桶状纤维鞘组成,从远端中心粒到环之间称为中段,尾段随着主段进入末段纤维鞘逐渐变细而消失。"
林云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1/01/05收听(54040)
"对于红细胞有没有细胞核问题,它不是单纯的一个问题,因为红细胞在发育的过程中是有核的,但成熟之后是没有核的。它是怎么发育的?正常造血干细胞像种子一样,会变成两大系别的细胞:一种是髓系细胞;另一种是淋巴系细胞。髓系的细胞又包含几类细胞,其中第一类就是红系的祖细胞,也就是有核红细胞。第二类是巨核细胞,会发育为血小板。第三类是粒细胞。第四类是单核细胞。在有核红细胞一类,会一点一点向下发育,从大的有核细胞,慢慢变成小的没有核的红细胞。所以,红细胞一旦成熟就会从骨髓分泌到外周血中去,成为无核的红细胞。如果在外周血的血涂片中见到有核的红细胞,是幼稚的细胞,一定是病态的。所以,成熟的红细胞是没有细胞核的,但是幼稚的红细胞是有细胞核的。"
康志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19/02/05收听(38398)
"细胞核是真核生物细胞的遗传与代谢的调控中心,人体的细胞核中包含有一个人所有的染色体以及DNA等遗传信息。如果细胞核出现一些变化,或者其中的DNA染色体出现突变,就会形成一些基因相关的疾病。特别是在胚胎发育期出现这样的情况,通常就会导致先天性的或者遗传性、基因性的疾病。而后天的一些病原体包括细菌和病毒,也是可以通过攻击细胞核中的DNA来起到一个致病的作用,并且是可以让病原体自身来进行繁殖的。细胞核它是只有真核生物细胞才有的,原核生物细胞是没有细胞核的,例如大部分的细菌、病毒这些病原体大部分都是没有细胞核的,但是它们是可以感染真核细胞生物的细胞核的。"
聂志扬│北京医院
2019/08/30收听(74248)
外周血中可见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和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当分叶核中性粒细胞,包括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细胞的百分率增高时,超过5%称为核左移,常见于细菌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以及急性溶血反应等。粒细胞白血病时可出现病理性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现象,与细胞分化、成熟紊乱有关。细菌性感染相关的粒细胞类白血病反应,可出现极度核左移现象,与机体大量需求中性粒细胞及粒细胞释放有关。
王西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9/02收听(38804)
"细胞核增大、深染是病理学的细胞学检查中的一种描述,细胞核增大、深染肯定是不正常的,通常可以见于细胞水肿、炎症甚至恶性变的表现中。如果只有极少数个别的细胞核增大、深染,可能是正常的细胞衰老、凋亡过程中所见到的现象。如果在特殊的部位出现大片的细胞核增大、深染,要特别警惕是否有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如果女性做了宫颈刮片,病理结果提示有细胞核增大、深染,要警惕是否有宫颈癌变的可能性,最好进一步进行组织活检来明确诊断。所以单从细胞核增大、深染没有办法直接诊断某种疾病,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部位以及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
2019/11/08收听(53062)
外周血中红细胞都是从骨髓中释放而来,红细胞发育过程是从多能干细胞发育成单能干细胞。发育过程是原... 孙莉│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 2023/06/08播放(82656)
外周血中红细胞都是从骨髓中释放而来,红细胞发育过程是从多能干细胞发育成单能干细胞。发育过程是原...
孙莉│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
2023/06/08播放(82656)
在做活检时检查结果是细胞核大、深染,是属于细胞学检查的一种描述方式,是属于不正常的,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的:第一、可能是炎症细胞,一旦确诊就需要及时进行消炎、抗炎治疗。第二、考虑是细胞的恶变倾向,需要进行检查排除是否患有恶性肿瘤的几率,此情况会出现特殊部位的细胞核的大面积增大和深染。第三、可能是属于正常的细胞衰老以及凋亡过程中,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第四、如果是女性需要注意是宫颈癌的可能性,一旦出现此情况可以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组织活检,以便确认病症,再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治疗。
何立伟│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0/02/24收听(89020)
"一般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分为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和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两类。其中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多一些,而分叶核粒细胞通常呈现2-5叶,其中以两2-3叶居多。如果是周围血中中性粒细胞分叶核出现5叶或者更多的分叶,并且百分率超过3%,就称为中性粒细胞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以及骨髓造血功能衰退的时候。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以及应用的放疗、化疗以后,骨髓出现骨髓抑制也会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右移的情况。另外,应用某些抗代谢的化疗药物,如阿糖胞苷、6-巯基嘌呤等,也会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右移的现象。如果在疾病的过程中突然出现核右移,往往表示病情预后不良。"
刘加强│日照市人民医院
2019/03/06收听(45060)
抗增殖细胞核抗原的抗体,最早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清里面所发现。所以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的... 李玉慧│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4/21播放(33051)
抗增殖细胞核抗原的抗体,最早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清里面所发现。所以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的...
李玉慧│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4/21播放(33051)
"在活检过程中,如果出现细胞核大、深染的情况,则有细胞恶化,发生癌变的可能性,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查确定是否患癌。单一细胞、少数细胞出现此种情况时,也有可能是单纯的炎症、囊肿、息肉等病变导致。对于宫颈处细胞活检来说,细胞核大、深染,有可能是宫颈糜烂、宫颈炎等疾病导致,需要进一步做阴道镜等检查。由于活检中细胞核异常,很多都是由癌症导致,患者一定要结合血常规、B超、CT等检查综合确定,及时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威胁生命。也可取病变细胞进一步进行检验,如免疫组化,显微镜下图像特征等,可以确定病变部位为良性或恶性,详细了解病变情况。患者要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检查和治疗。如果确诊为癌症,要根据自身病情来选择治疗方式,一般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也要配合化疗、放疗等方式综合治疗。"
牟海峰│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2020/05/09收听(97050)
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脱落下来的小块的胞质。巨核细胞虽然在骨髓的造血细胞中为数最少,仅占骨髓有核细胞总数的0.05%,但是巨核细胞产生的血小板的止血功能极为重要。血小板的正常值为100×;10^9-300×;10^9/L。当血小板增多时,一般是指血小板计数大于400×;10^9/L,可以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也可以见于急慢性的炎症、缺铁性贫血以及癌症患者,这一类的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的数目会很快下降到正常水平。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也会有明显的升高,常高于600×;10^9/L,随后会缓慢的下降到正常范围。当血小板计数小于100×;10^9/L时,称之为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的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或者血小板的破坏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戈谢病等;也可以见于血小板的消耗过度,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家族性的血小板减少、巨大的血小板综合征等。
孙明丽│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06/19收听(29272)
"血小板是血液成分中的重要成分,主要有凝血的功能。一般来说,早晨是最低的,午后会略高,再就是对于季节方面,春季的时候可能就会比较低,冬季的时候可能会比较高。但是,都超不过正常的范围。正常的范围是(100-300)×10^9/L。对于骨髓性的疾病,还可以造成血小板过多和过低的情况,这个时候就要找到病因,看为什么会引起血小板的异常,对症下药,将血小板维持在(100-300)×10^9/L。"
盛秀云│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05/07收听(64484)
"血小板是人体负责止血的血细胞,正常范围是10-30万\/ml。低于10万\/mL就是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以后,人体就会发生出血的症状。但是是否发生出血与血小板的数量有密切相关,比如血小板的数量大于5万\/mL时,一般不会发生出血,并且可以耐受肝穿刺的手术治疗;血小板数量不低于8万\/ml,可以耐受开腹手术;但是如果血小板数量低于10万\/mL,不能耐受开颅手术。所以在做这些大手术之前,需要检查病人的血小板,如果血小板数量过低,需要补充血小板,血小板数量正常以后才能够做这些大型的手术。血小板数量增多容易发生血栓性的疾病,临床上一种疾病叫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的数量异常的增高,需要应用羟基脲来抑制血小板增殖,减少血小板数量。"
2019/01/31收听(97924)
血细胞流动在血液里边,有不同的功能,可以分为三大类:1、红细胞,红细胞缺乏就是贫... 武永吉│北京协和医院 2023/05/14播放(98180)
血细胞流动在血液里边,有不同的功能,可以分为三大类:
1、红细胞,红细胞缺乏就是贫...
武永吉│北京协和医院
2023/05/14播放(98180)
教科书上血小板的正常值在100-300×10^9/L之间,现在临床上检验科仪器的血小板参考值是... 徐文皓│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2024/07/01播放(1049)
教科书上血小板的正常值在100-300×10^9/L之间,现在临床上检验科仪器的血小板参考值是...
徐文皓│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2024/07/01播放(1049)
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最早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血清里面发现。所以抗增殖细胞核抗体的出现,往往还... 李玉慧│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4/21播放(47734)
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最早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血清里面发现。所以抗增殖细胞核抗体的出现,往往还...
2023/04/21播放(47734)
"血小板数量超过400×10^9\/L就是偏高,所以血小板500×10^9\/L多就是数量偏高了。至于血小板500×10^9\/L多的严重性,这需要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分析。比如一个老年患者本身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冠心病、脑血栓等基础性疾病,如果血小板500×10^9\/L多就会容易诱发形成更大的血栓,甚至是肺拴塞而影响病人的生命,就需要积极的处理,这种情况下血小板500×10^9\/L多就非常严重了。但是对于一个年轻人,由于急性阑尾炎引起的血小板反应性增高,达到了500×10^9\/L多,这种情况下对年轻人的影响就不像老年人那么严重,如果给予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升高的血小板也会逐渐恢复到正常。所以血小板500×10^9\/L多严不严重,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2018/10/29收听(99002)
血小板的正常数值是100-300×10^9/L,血小板350×10^9/L,血小板350×10... 杨红蓉│山西省中医院 2023/12/24播放(97854)
血小板的正常数值是100-300×10^9/L,血小板350×10^9/L,血小板350×10...
杨红蓉│山西省中医院
2023/12/24播放(97854)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