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神经内科
手机浏览
目前评估肌力通常使用6级分法,主要为0-5级,包括以下方面:
1、5级:属于正常人肌力;
2、4级:可抵抗部分阻力,但比正常人肌力偏弱;
3、3级:能够抵抗重力,即患者平举时不晃动,但遇到轻微阻力,胳膊、腿会发生晃动;
4、2级:能够带动关节收缩,但无法抵抗重力,可观察到患者关节平移,也可缓慢伸平,但无法支持较长时间;
5、1级:存在肌肉收缩,但肌肉收缩力量较弱,无法带动关节活动;
6、0级:完全没有任何肌力。
分享:
"临床上肌力评定的方法为六级法,包括六个等级:零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零级就是肌肉完全瘫痪,不能够做任何的收缩和自由运动。一级是可以看见肌肉有收缩,但是,不能在床上进行活动。二级就是肢体有肌肉收缩,可以在床上做平移活动,但不能够抬离床面。三级就是肢体可以克服重力,能够抬离床面,但不能抗阻力。四级是肢体能够抬离床面,可以对抗一定的外界阻力。五级就是正常的肌力,这种肌力可以使人正常的运动。"
常克武│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2019/04/14收听(75724)
下肢肌力的评定方法,可将下肢平放在床上,针对不同情况定义为不同等级的肌力,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彭华│上海长征医院 2023/09/29播放(66432)
下肢肌力的评定方法,可将下肢平放在床上,针对不同情况定义为不同等级的肌力,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彭华│上海长征医院
2023/09/29播放(66432)
肌力评定分级主要分为以下6级:1、0级:完全无肌力,无肌肉收缩,不能活动; 国红│北京医院 2023/04/10播放(46312)
肌力评定分级主要分为以下6级:
1、0级:完全无肌力,无肌肉收缩,不能活动;
国红│北京医院
2023/04/10播放(46312)
"临床上神经内科最常进行的查体就是肌力的分级。肌力的分级主要指的是肌肉的主动运动时候的力量,肌力的分级一般分为六级:0级指的是患者的肌肉完全瘫痪,看不到肌肉收缩。1级肌力指的是患者仅能检测到肌肉的收缩,但是患者在临床上不能产生主动的动作。2级肌力患者在临床上能够进行平移,但是不能抵抗患者自身的重力,患者的肢体不能主动的抬离床面。3级肌力就是患者的肢体肌力,可以克服地心引力能够抬离床面,但是不能抵抗轻微的阻力。3级以下的肌力,患者不能够进行行走活动。4级的肌力,患者能对抗外界的阻力活动,但是不完全。这时患者在行路或者拿东西的时候,会表现为肢体无力的症状,比如走路时下肢有拖拽。5级的肌力就是正常的肌力。"
杨立平│大庆市中医医院
2019/09/12收听(32184)
徒手肌力评定分级共分为6级,常常是以手的力量来作为一个评定标准,具体如下:1、0... 彭华│上海长征医院 2023/11/09播放(40836)
徒手肌力评定分级共分为6级,常常是以手的力量来作为一个评定标准,具体如下:
1、0...
2023/11/09播放(40836)
徒手进行肌力检查的评定标准,通常有以下几条:1、0级肌力:给患者一个语言命令,患... 国红│北京医院 2023/07/21播放(73064)
徒手进行肌力检查的评定标准,通常有以下几条:
1、0级肌力:给患者一个语言命令,患...
2023/07/21播放(73064)
在临床上通常采取手法对肌力进行测试,具体使用方法:观察患者所测试肌肉,是否能够带动关节完成屈伸动作,如可让患者做屈臂或者抬腿的动作,如果能够完成上述动作,还可以在用手施加一定的阻力,判断肌肉收缩的力量。根据检查的结果可以将肌力分为0-5级:0级肌力代表肌肉不能收缩,也就是不能够带动任何关节进行屈伸活动;1级肌力代表肌肉收缩,但不能够使关节活动;2级肌力是在去除重力的条件下,可以让关节做出屈伸活动;3级肌力表示可以抵抗重力的条件下,做关节的屈伸活动,但不能够抵抗外力;4级肌力,肢体能够抵抗重力和部分的外力;5级肌力表示肌肉能够使关节活动,并能够抵抗重力和充分的抵抗外力。
王东伟│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9/05/20收听(87362)
"肌张力的评定分级临床上可以分为肌张力减低和肌张力增高,其中肌张力增高又可以分为折刀样肌张力增高、齿轮样肌张力增高以及铅管样肌张力增高。对于肌张力减低,病人可以表现为肌肉迟缓柔软,被动阻力降低,一般多见于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比如格林巴利等。肌张力增高主要是表现为肌肉的僵硬,被动阻力增加,临床上可以见于锥体外系疾病,比如帕金森病或者多系统萎缩等,病人都可以出现肌张力异常。对于肌张力的评定标准,需要专业的神经内科医生给予评定,治疗上要针对病因给予疾病治疗。"
刘月姮│大庆市中医医院
2019/09/25收听(40636)
Brunnstrom评定方法是根据患者的运动情况进行,从而判断患者的恢复情况,具体分级如下:<... 陈文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2023/02/25播放(68080)
Brunnstrom评定方法是根据患者的运动情况进行,从而判断患者的恢复情况,具体分级如下:<...
陈文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2023/02/25播放(68080)
四肢肌力检查通常用于评估肌肉收缩的力量和能力,以确定是否存在肌无力或者肌肉萎缩的问题。常用方法... 李红冬│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2024/06/04播放(632)
四肢肌力检查通常用于评估肌肉收缩的力量和能力,以确定是否存在肌无力或者肌肉萎缩的问题。常用方法...
李红冬│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2024/06/04播放(632)
肌力分级标准分为六级,分别是0-Ⅴ级。肌力指身体进行主动运动时,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具体分级如... 赖光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10/02播放(95120)
肌力分级标准分为六级,分别是0-Ⅴ级。肌力指身体进行主动运动时,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具体分级如...
赖光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10/02播放(95120)
"肌力主要是指肌肉的力量,临床上可以分为6个级别,从0级开始。0级就是肌肉一点活动都没有,也看不见肌纤维的收缩。1级就是肌肉也没有活动,但是能看见肌纤维的收缩。2级是肌肉可以活动,可以在床面上平移,但是不能够抬离床面。3级是肌肉能够抬离床面,能够对抗重力,但是不能够对抗阻力,稍微有阻力,肢体就会落到床上。4级是肢体能够对抗重力,同时也有一定对抗阻力的作用,但是较正常人5级的肌力是要弱的。这就是临床上肌力的分级标准,中枢神经受损之后会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表现为肢体的无力,在医师的指导下判定,后续经过治疗可以得到缓解。"
2019/12/12收听(22674)
" 肌力等级主要是指人体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对于肌力临床上可以用于评估病人运动受损的情况,肌力一般分为6个级别,从0级到5级。 对于零级病人可以出现完全的瘫痪,肌肉纤维都没有收缩。1级病人有肌纤维的收缩,但是没有肢体的活动。2级病人有肢体的活动,不能够对抗地球的引力,只能在床面上进行平移。3级病人有肢体的活动,同时也能够对抗一定的阻力,但是比较差。4级病人能够对抗阻力,但是比正常的5级肌力要差。对于肌力的评估,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评估,对于肌力损伤,见于锥体束受损,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也可以见于肌炎或者周围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2019/12/17收听(85774)
"肌力一般分为0-Ⅴ级:1、0级是肢体完全不能活动且不见肌肉的收缩;2、Ⅰ级是可见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肢体的运动;3、Ⅱ级肌力是肢体可以活动,但不能对抗重力,也就是患者的肢体不能抬离床面;4、Ⅲ级肌力指患者可以对抗重力,但是不能对抗阻力,患者一般可以勉强抬离床面;5、Ⅳ级肌力就是患者的肢体可以抵抗一定的阻力,如抬起患肢的时候给予一定的阻力,可以感觉到患者的患肢有一定的抵抗力;6、Ⅴ级肌力是正常肌力。从0-Ⅴ级是肌力逐渐增大,0级是完全瘫痪,Ⅴ级是正常肌力。"
孙庆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0/03/28收听(76644)
"肌力分级为0-5级的六个肌力分级记录法,具体如下:1、0级是指肌肉无任何收缩现象,也就是完全瘫痪;2、1级是肌肉可轻微收缩,但不能活动关节,仅在触摸肌肉时能感觉到肌肉的收缩;3、2级是肌肉收缩可引起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肢体不能抬离床面;4、3级是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5、4级是能做对抗阻力的活动,但是肌力比正常肌力较差;6、5级是视为正常肌力。肌力分级法能够帮助临床判断患者病情的轻重以及瘫痪的程度。"
王翀│南京鼓楼医院
2020/10/04收听(77628)
正常肌力分级共6级,即0级到5级,主要内容如下:1、5级:正常人肌力为5级; 李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4/07播放(94782)
正常肌力分级共6级,即0级到5级,主要内容如下:
1、5级:正常人肌力为5级;
李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4/07播放(94782)
"肌张力分级的评定标准采用的是Ashworth分级标准,一般分为0级、1级、1级+、2级、3级、4级共五个标准。1级表明正常肌张力,1级表明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曲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出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或者突然释放。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2级肌张力明显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的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被移动。3级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都感困难。4级患者出现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曲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杜志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2019/06/03收听(42326)
在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方法中,评定量表比较多,常见的有粗大运动评估、精细运动评估,以及日常生活能... 权弋│河南省儿童医院 2023/11/17播放(58762)
在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方法中,评定量表比较多,常见的有粗大运动评估、精细运动评估,以及日常生活能...
权弋│河南省儿童医院
2023/11/17播放(58762)
"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的基础,康复评定类似于临床医学中的疾病诊断,但不是确定疾病的性质与类型,而是确定功能障碍的性质与程度。1、运动功能的评定,通过运动指数评分法:10条肌肉,每条最高5分,共5×10×2=100分。2、感觉功能的评定,通过感觉功能评分法:28个点,分别检查痛觉和轻触觉,共28×4×2=224分。3、日常生活能力评定。4、关节活动度评定。5、肌张力评定。6、二便功能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的评定共10项(满分100分),包括排便、排尿、梳洗、入厕动作、进食、转移、活动、穿衣、上下楼梯、洗澡。四肢瘫功能指数的评定内容共10项(满分100分),前9项是日常生活有关的各项动作,包括转移、梳洗、洗澡、进食、穿脱衣服、轮椅活动、床上活动、膀胱功能、直肠功能,第10项是护理知识测验。"
周红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2018/08/08收听(93374)
"肌力和肌张力的区别在于肌张力是指肌肉在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和被动运动的时候所遇到的阻力。一般检查的时候需要患者肌肉放松,触摸感受肌肉的软硬度,同时被动屈曲,患者的肢体感知所能遇到的阻力。而肌力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在检查的时候一般是以关节作为中心,检查肌群的伸、展、内、收、悬等功能,通过检查来了解相应肌群的肌力。二者的区别在于肌力主要反映的是肌肉的收缩能力,而肌张力主要反映的是患者被动运动的时候所遇到的阻力,这个主要是通过医生在检查的时候,通过具体的查体来进行判断。"
张玉玲│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0/12/14收听(39446)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