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血小板低怎么治疗

2024-01-08 13:18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降低的原因,主要是脾大和脾功能亢进,吞噬较多病变、衰老的血细胞,使血小板和白细胞下降。肝硬化患者在发生血小板减低后,要先进行病因治疗,如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等引起的肝硬化,应先积极接受抗病毒治疗,当控制住病情后有助于血小板的升高。

对于血小板减低非常严重的患者,药物治疗通常效果较差,根本的治疗措施还是要解决脾大、脾功能亢进的问题。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应用脾动脉栓塞的方法,也可以使用脾脏切除的办法,能够使血小板迅速恢复正常。

但是否需要做上述两种治疗,要具体咨询主管的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判断。另外,要注意部分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的血小板下降,早期通过治疗肝病,可以使脾功能亢进得到缓解,血小板数目有所回升。虽然血小板数目很难恢复到正常,但患者的凝血功能并不与血小板的数量成正比,虽然血小板的数量少,但凝血功能可以保持正常,一般也不会出现自发性出血。所以如果检查凝血功能正常,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

分享:

33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7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