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毓璜顶医院
检验科
手机浏览
成年人白细胞正常值是(3.5-9.5)×10^9/L,新生儿、婴幼儿数值较高。正常人白细胞值是正态分布曲线,95%的人群在此范围内波动。白细胞正常值有日间变化,下午比上午高,上午比夜晚高,波动范围很大,所以最好有正常基础对照值。
白细胞高和低都有一定临床意义,白细胞高见于炎症、化脓性感染、心肌梗塞、尿毒症、糖尿病并发症等。白细胞低多见于白细胞和粒细胞减少症、血液病、化疗病人等。但是白细胞适当高和低时不要过度关注,因为其是统计学范围,普通人了解即可。
分享:
血常规白细胞的正常值与年龄密切相关,不同年龄阶段血常规白细胞的正常值有着明显的不同。比如成年人外周血中白细胞的正常值是(4-10)×10^9/L,而新生儿白细胞的正常值是(15-20)×10^9/L,六个月到两岁的婴幼儿白细胞的正常值是(11-12)×10^9/L。所以不同的人群,白细胞的数量有着明显的差别。一般白细胞数量增多常见于急性感染,尤其是急性细菌感染时。还有急性组织损伤,如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烧伤等,白细胞数量也会出现明显增高。白细胞数量减少可见于病毒感染,以及恶性肿瘤患者接受了放疗化疗以后,由于对造血干细胞的损伤,也会出现白细胞数量减少。
刘加强│日照市人民医院
2019/03/12收听(91300)
血常规中白细胞的正常值是4-10×10^9/L,即4000-10000/μL的水平。<...
血常规中白细胞的正常值是4-10×10^9/L,即4000-10000/μL的水平。
欧晋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5/23播放(49794)
血常规是临床上很常见的血液系统的抽血检查的方法,可以发现血液系统内的比较常见的疾病,比如有没有... 李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12/29播放(85006)
血常规是临床上很常见的血液系统的抽血检查的方法,可以发现血液系统内的比较常见的疾病,比如有没有...
李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12/29播放(85006)
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随着检验现代化、自动化的发展,血常规检验是由机器检测完成的。血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等,通常可以分为三大系统,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红细胞计数是指的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目,成人男为(4.0-5.5)×10^12/L,成人女为(3.5-5.0)×10^12/L。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正常参考范围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血细胞比容指抗凝血液在一定条件下离心沉淀,测出的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正常参考范围男性为40%-50%,女性为35%-45%。白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白细胞数目,成人为(4.0-10.0)×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50%-70%,嗜酸性粒细胞占1%-5%,嗜碱性粒细胞为0%-1%,淋巴细胞占20%-40%,单核细胞占3%-8%。血小板的计数,正常参考范围为(100-300×10^9/L。
孙明丽│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06/04收听(99248)
血常规主要检测指标有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具体如下:1、白细胞计数正... 陈如寿│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2023/06/18播放(80906)
血常规主要检测指标有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具体如下:
1、白细胞计数正...
陈如寿│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2023/06/18播放(80906)
"血常规是临床上常用的一项检查指标,一般重点关注的项目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数值,如果是血液系统疾病需整体进行分析。可以简单的分析血常规的四大主要指标,1、白细胞正常值是4.0-10×10^9\/L,白细胞低于4×110^9\/L临床上多见于化疗后的患者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白细胞>10×10^9\/L多见于感染性疾病,红细胞血红蛋白一般综合来看,细胞正常值为3.5-5x10^9\/L,血红蛋白90-110g\/L需要注意,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指标略有区别。2、如果红细胞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时多见于贫血,高于正常多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3、血小板正常值为100-300×10^9\/L,血小板低于正常多见于血小板减少症易引起出血,高于正常多见于血栓性疾病。"
赵立刚│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2020/03/23收听(37764)
不同地区血常规由于检测试剂有所差别,血常规的正常值也略有差别,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正常值范围是(4-1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50%-75%;淋巴细胞百分比为20%-40%;单核细胞百分比为3%-8%。嗜酸粒细胞百分比为0.5%-5%;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为1%以下;红细胞计数正常值范围在(3.5-5.5)×10^12/L;红细胞压积在38%-50.8%;红细胞平均体积在(82-95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为(27-31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为(320-360g/L);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为15%以下;血小板计数为(100-300)×10^9/L。
惠吴函│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4/02收听(65996)
"成人白细胞的正常范围是(4-10)X10^9\/L,针对于新生儿这类特殊的人群,白细胞的范围是(15-20)X10^9\/L,六个月到两岁的儿童,白细胞的范围是(11-12)X10^9\/L。白细胞总数的增减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淋巴细胞等数量的改变,也会引起白细胞的总数变化。针对于白细胞增加最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感染性的疾病所引起,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的时候,是白细胞升高的最常见原因。对于严重的组织损伤、大量的血细胞坏死、急性大出血以及急性中毒等情况,也可导致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增多,引起患者的白细胞计量增多。"
李冰洁│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2019/12/24收听(71594)
白细胞的正常值,因为不同的人群而有不同的正常范围。如新生儿的正常范围是(15-20)×10^9/L,六个月到两岁儿童的正常范围是(11-12)×10^9/L,而成人的白细胞正常范围是(4.0-10.0)×10^9/L。白细胞高和白细胞低都是不正常的现象,临床上引起白细胞增高,最常见的原因是急性的细菌感染,如急性的肺炎、急性的阑尾炎等。同时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等,也会出现白细胞数量异常增高。白细胞数量减少,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如感冒、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同时某些化学药物中毒,如苯中毒、铅中毒、汞中毒等,也会出现白细胞数量减少。
2018/11/05收听(86294)
白细胞旧称白血球,也被称作免疫细胞,能吞噬异物或产生抗体,以帮助机体防御感染。白细胞无色,呈球形,有细胞核,体积比红细胞大。白细胞的正常范围是4000-10000/ml。白细胞共包括五类细胞,各自有不同的比例,中性粒细胞是50%-70%,嗜酸性粒细胞0.5%-5%,嗜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3%-8%。如果白细胞数量低于4000/ml,叫白细胞减少。如果超过10000/ml,就是白细胞增多。白细胞数值增多除了疾病因素以外,日常的生理因素也可影响白细胞的数量,如寒冷、运动、餐后,白细胞数量就会轻度增高。
2018/10/10收听(99108)
"白细胞是血细胞的一种,是无色有核,在外周血中通常为球形。人体血常规检测中正常成人白细胞总数正常值为(4-10)×10^9\/L。白细胞通常分为五种: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又分为杆状核和分叶核,杆状核中性粒细胞正常值为(0.04-0.5)×10^9\/L,分叶核中性粒细胞正常值为(2-7)×10^9\/L,嗜酸性粒细胞正常值为(0.05-0.5)×10^9\/L,嗜碱性粒细胞正常值为(0-0.1)×10^9\/L,淋巴细胞正常值为(0.8-4)×10^9\/L,单核细胞正常值为(0.12-0.8)×10^9\/L。白细胞不仅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也存在于血管外各种组织中,其主要的生理功能是防卫作用,不同种类的白细胞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机体的防御反应,比如中性粒细胞有很强的吞噬活性,可吞噬细菌和坏死的细胞等,并且能将吞噬物彻底分解。"
康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1/07/29收听(35938)
白细胞是一类无色、球形、有核的血细胞,正常成人白细胞总数为(4-10)×;10^9/L,可以因每日不同时间和机体的不同功能状态,而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白细胞不是均一的细胞群,根据其形态、功能和来源部位可以分为三大类,为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其中,粒细胞又可根据胞质中颗粒的染色性质不同,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三种。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的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如果体内的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当白细胞减低时,有可能是病毒感染。
2018/06/16收听(85364)
"血常规中白细胞偏高,一般提示感染可能性大,但也需要具体分析。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其中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细菌感染可能性大,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提示病毒感染可能性大,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往往见于过敏性疾病,比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白细胞偏高也见于一些血液系统疾病,比如白血病、淋巴瘤等,要根据它的程度以及患者的具体症状具体分析。如果患者有发热、咳嗽,合并白细胞偏高,往往提示肺部感染,如果患者周身皮肤有出血点和瘀斑,伴有白细胞的偏高,要需要注意血液系统疾病,必要时做骨穿检查明确诊断。"
郭莹│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9/07/26收听(47544)
血常规检查中主要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等。其中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为: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红细胞计数的正常值为:成年男性(4.0-5.5)×10^12/L,成年女性(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白细胞计数的正常值为: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10^9/L,0.5-2岁(11-12)×10^9/L。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正常值为:中性粒分叶核细胞为(2-7)×10^9/L,嗜酸性粒细胞(0.05-0.5)×10^9/L,嗜酸性粒细胞(0-0.1)×10^9/L,淋巴细胞(0.8-4)×10^9/L,单核细胞(0.12-0.8)×10^9/L。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值为(100-300)×10^9/L。
管延蒙│潍坊市人民医院
2018/10/25收听(71808)
有时候会给儿童化验血常规,这是查体当中必不可少的项目。在血常规当中主要看三个项目,分别是血红蛋... 肖娟│北京协和医院 2023/06/28播放(28462)
有时候会给儿童化验血常规,这是查体当中必不可少的项目。在血常规当中主要看三个项目,分别是血红蛋...
肖娟│北京协和医院
2023/06/28播放(28462)
"婴幼儿血常规正常值分别介绍一下,血常规的正常值随年龄不同而不同,一岁之内的孩子叫婴儿,1-4岁的孩子是幼儿期,所以分别介绍如下:1、婴幼儿的血常规,红细胞计数示4.3×10^12\/L,血红蛋白是118g\/L,网织红细胞是0.005,中性粒细胞占0.36,也就是36%。淋巴细胞占0.56就是56%,血小板能是100-300×10^9\/L。2、幼儿期的血常规。红细胞是4.4×10^12\/L,血红蛋白是134g\/L。网织红细胞是0.005,中性粒细胞占0.58,也就是58%。淋巴细胞占0.34,就是34%,血小板是100-300×10^9\/L。这是婴儿和幼儿时期的血常规的正常值,介绍如上。"
孙玲娣│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0/11/06收听(89270)
血常规中 杨铁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5/18播放(41017)
杨铁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5/18播放(41017)
血常规wbc就是白细胞,血常规是最基本的血液检验项目,血液包括液体还有有形的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大部分是有形的细胞。对于血验包括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比如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就是俗称的红血球、白血球,通过观察这些细胞的数量和形态来判断疾病,这是非常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在血常规中的白细胞的正常值是4-10x10的9次方每升,简单的说就是4千到1万。它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对于中性粒细胞来说,正常是0.5-0.7,淋巴细胞正常值是在0.2-0.4,嗜酸性粒细胞正常是0.005-0.05,嗜碱性粒细胞正常值是0-0.0075,单核细胞的正常值是0.01-0.08,这是所有血常规中白细胞的正常值。这些白细胞的变化,比如白细胞增多,它通常是见于炎症性的感染或者是出血、中毒,当然还有白血病等等。减少通常见于比如流感、麻疹等等这一类的这种病毒性的疾病。还有非常严重的败血症,或者是有一些其它血液性的疾病。白细胞如果是减少,少于正常值有可能是由于脾亢,就是脾功能亢进。还有一些血液造血功能的障碍、骨髓的抑制,还有一些像疟疾、伤寒、病毒的感染等等。
王晓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0/04/02收听(71560)
"流感患者的血常规通常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1、血常规完全正常,也就是白细胞总数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淋巴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内,这种情况在临床上相对来说比较多见。2、表现为白细胞总数正常、淋巴细胞的计数下降。这种在流感患者当中相对也比较多见。3、表现为白细胞总数下降、淋巴细胞的计数下降。这种往往见于病情稍微严重的患者。4、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少见,仅见于极为少数的患者,在发病的早期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升高。"
侯凤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3/22收听(24306)
"一般小儿血常规先要看白细胞。白细胞出生时数目大约在(15-20)×10^9\/L,生后6-24小时左右可达到(21-28)×10^9\/L,逐渐下降,一周后大约达到了12×10^9\/L,6-12个月白细胞数维持在10×10^9\/L左右。8岁以后接近成人水平,出生时中性粒细胞约占60%-65%;淋巴细胞占0.35%,生后白细胞总数逐渐下降,生后4-6天两者比例相等。红细胞出生的时候相对高,能达到(5.0-7.0)×10^12\/L,要看血红蛋白的量,血红蛋白的量每个年龄段也是不一样的,一般刚出生的时候,新生儿能达到145g\/L左右。如果小于145g\/L是贫血,1-4个月的时候一般大于等于90g\/L;如果小于90\/L就有贫血,4-6个月之后是大于等于100g\/L,小于100g\/L也是贫血,6个月至6岁大于等于110g\/L,6-14岁为120g\/L。还要看血小板,血小板数基本与成人相似,大约在(150-250)×10^9\/L。还要看辅助的数值,比如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血红蛋白浓度,要在贫血的状态下,或者血红蛋白异常、白细胞异常情况下,进一步看这些指标。感染的情况下,要看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如果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都有异常,要引起重视。"
高丽艳│鹤岗市人民医院
2019/03/18收听(14414)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杨智
播放次数:4.79万
湖南省人民医院 廖江涛
播放次数:5.97万
北大一院 徐京杭
播放次数:8.14万
成都医学院附属医院 李燕
播放次数:4.3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