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感染中心
手机浏览
出血热是牧区常见的传染病,很多城市也是流行区,经常会有散发病例。但是是否需要打疫苗,需要具体分析。出血热疫苗不是国家规定的一类疫苗,普通人没有规定一定要打。
出血热疫苗主要针对在出血热流行的疫区人员,经常跟鼠类有接触的工作人员、在疫区生活劳动的人或外出旅行,如果可能去疫区旅行,有可能接触动物的排泄物,也建议打疫苗,如果确定被老鼠咬伤、抓伤,这类情况下也可以打。但并不是要求出血热疫苗像别的疫苗一样常规注射,比如流感疫苗、肝炎疫苗,如乙肝疫苗等,这类疫苗建议一定要注射。
分享:
出血热疫苗能够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这个病是经过鼠类传播,由汉坦病毒引起,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往往起病比较急,进展比较快,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以导致死亡。本病发病主要取决于人的生活习惯、工作环境以及动物的生活习惯,带毒的鼠类主要栖息于农田和野外环境。人类感染主要是从事农业活动和野外作业有关的工作,如果带毒鼠在居室内聚集,也会导致感染居室内的环境。因此,个人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最有效的办法是几种出血热疫苗,在我国针对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地区,实行扩大的免疫接种计划,建议流行地区的人群应当接种出血热疫苗。
张玉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0/08/11收听(37146)
出血热疫苗是用来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疾病的,现在打出血热疫苗是用来预防疾病的最主要的手段,是非常有必要打的。因为流行性出血热又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因为鼠类传播的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鼠类分布是比较广的,是由鼠类传播出血热毒,最后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因为流行广、起病比较急,而且病死率也比较高、危害比较大,现在一般都是通过出血热疫苗来预防这个疾病的,一旦发病以后,出血热疾病会引起肾功能的衰竭,有的还会导致其他部位的出血。病死率是比较高的,所以打疫苗是非常有必要的。
胡春艳│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8/07/12收听(33580)
出血热的疫苗有必要打,尤其是对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区的人群,一旦发病流行性出血热即肾综合征出血热... 徐京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5/26播放(68848)
出血热的疫苗有必要打,尤其是对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区的人群,一旦发病流行性出血热即肾综合征出血热...
徐京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5/26播放(68848)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对高危人群有必要打,比如在疫区工作的人、经常跟鼠类或鼠类排泄物有接触的人,还有去疫区旅行的人也可以考虑打疫苗。流行性出血热也叫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是主要传染源,其他动物,比如猫、狗及家兔等也可以携带病毒,带病毒动物可以经粪、尿以及唾液排毒。流行性出血热在牧区是比较常见的传染病,卫生条件不好的城市或者是农村也会有流行,但一般以散发为主,不会造成大规模流行。流行性出血热疫苗不是国家计划免疫范围之内的疫苗,对于非生活在疫区、卫生条件比较好的地区,没有必要打疫苗。"
王久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10/23收听(19086)
"如果不是在高危地区,可以不用注射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手段之一,注射的主要是高危地区的10-70岁人群,一般疫区的林业工人、水利工地民工、野外救援工作人员和部队官兵应该注射,由于经济开发、部队调防,由非疫区进入疫区的人员接种疫苗尤为必要。注射方法是一共注射四支,第一支注射之后七天注射第二支,第二支注射21天之后注射第三支,第三支注射六个月之后注射第四支,免疫后综合抗体转阳率两针为46%,三支为96%,以注射三针为宜。流行病学效果观察,保护率可以达到90%左右。"
王雅晶│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
2021/05/26收听(25406)
"出血热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疫苗,一般打一次就可以,疫苗的接种成功率一般在96%左右。如果有加强针,可以在4-12个月之内打一次加强针,如果没有加强针,一般接种一次就可以。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手段之一,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HFRS病毒引起,是由鼠类等传播的自然疫源性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在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期间,在预防方面要做好控制,比如要消灭传染源,消灭老鼠,可以有效的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生。另外,要及时进行疫苗的接种,可以有效的预防流血性出血热的出现。如果接种了疫苗,患者需要积极保护自己的身体,多吃有营养的食物,保持乐观的心情,密切关注自己打疫苗之后有无身体的变化。如果患者出现了感冒、发烧或者其它慢性血管疾病,都不建议进行疫苗的接种。"
周小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5/13收听(14014)
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也就是流行性的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人通常会出现发热、身上出血点以及肾脏的损害,经过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出血热疫苗是用来预防出血热的,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可以通过注射疫苗,避免感染出血热。很多地区的出血热疫苗是免费的,可以在第1天、第14天基础免疫,6个月以后加强一针,个别偏远的地区有可能需要收费,每个地区收费标准并不完全一致,一般60元左右。
2019/04/04收听(52266)
出血热疫苗要根据感染汉坦病毒的不同毒株决定,其注射的时间点也会不同。如果在野外地区感染流行性出... 王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03/04播放(80138)
出血热疫苗要根据感染汉坦病毒的不同毒株决定,其注射的时间点也会不同。如果在野外地区感染流行性出...
王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03/04播放(80138)
"接种出血热疫苗后七天内不能喝酒,如果此时喝酒有可能引起受种者出现过敏症状,如皮疹、发痒、局部红肿等。此外,接种疫苗或者注意事项,还包括以下几点:1、每次接种完毕后,都要在接种单位停留半小时,仔细观察有无心慌、恶心、无力,以及过敏等情况,如一切正常就可自行回家休息。2、接种后三天内,注射处不要沾水。3、一周内最好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芥末、生姜、生葱、生蒜等,也不要吃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海鲜等发物。4、注意多休息,避免熬夜、剧烈运动,以及重体力劳动。5、接种后可能会出现局部的红肿、发痒、疼痛,以及发热、恶心、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一般在1-3天内会消失,无需特殊处置。"
康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1/06/03收听(39088)
出血热的全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老鼠传播的疾病,通常为出血热病毒感染引起。针对此类病毒,目前... 阎文昭│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2023/04/20播放(49723)
出血热的全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老鼠传播的疾病,通常为出血热病毒感染引起。针对此类病毒,目前...
阎文昭│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2023/04/20播放(49723)
"出血热又叫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通过接触被鼠类污染的食物,接触了鼠类的排泄物,或者被鼠咬伤而感染。本病主要是引起全身毛细血管的广泛性损伤,临床上主要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或者出血,以及肾损伤为主要表现。会出现五期,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出血热根据发热的高低、中毒症状的轻重,以及是否出现休克和肾损伤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和不典型几种类型。一般预后较好,病死率大约在10%左右。如果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及对症治疗,病死率可以明显下降。"
薛宏丽│辽宁省人民医院
2021/05/13收听(49596)
"出血热通常是指流行性出血热,又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属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啮齿类动物,在我国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主要的宿主动物和传染源,林区以大林姬鼠为主,人不是主要传染源,病毒传播途径包括:1、呼吸道传播,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便、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气溶胶,能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体;2、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或胃肠道黏膜感染;3、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破损伤口接触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血液后,也可导致感染;4、垂直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后,病毒可以经胎盘感染胎儿,曾从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孕妇的流产儿脏器中,分离出汉坦病毒。"
2020/08/28收听(97958)
出血热也就是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重要的传染病,是由流行出血热病毒,也就是汉坦病... 曾艳丽│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04/28播放(39501)
出血热也就是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重要的传染病,是由流行出血热病毒,也就是汉坦病...
曾艳丽│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04/28播放(39501)
"出血热是一组疾病,由不同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不同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出血热有各自相应的病例特点,但是共同的特征是引起体内小血管的受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充血、出血的表现,严重的可以出现腔道出血,甚至脏器出血,常常伴有低血压休克。可以伴有肾脏损伤、肝脏损伤,严重的患者由于抢救不及时可以死于休克或者肾功能衰竭。临床常见的出血热包括以下几种:一、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表现为发热、出血、肾损害,常常伴有低血压、少尿,一般由老鼠传播。二、登革出血热,由蚊子来传播,主要表现为出血、肾脏损伤、肝脏损伤,以及皮肤黏膜充血、出血的表现。三、可见于新疆出血热,主要由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感染引起,也是以充血、出血为表现,可以出现肾脏和肝脏的损伤。四、比较严重的是埃博拉出血热,我国目前还没有,主要由埃博拉出血热病毒感染导致,死亡率相对来说比较高。"
侯凤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0/10/26收听(19538)
"出血热又称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属的各型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的传染源据国内外不完全统计,有170多种脊椎动物能自然感染汉坦病毒。我国发现的53种动物,主要是宿主动物有啮齿类,其他动物包括猫、猪、犬、兔等。在我国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宿主,林区以大林姬鼠为主。该病的传播途径可以经过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垂直传播、虫媒传播,该病人群普遍易感。在流行区隐性感染者可达到3.5%-4.3%。"
吕振│大庆市第二医院
2018/07/09收听(47572)
出血热人传人有个别病例报道,但是人不是主要的传染源,人传人的概率非常低。出血热患者早期的血液或者是尿液中可以携带病毒,有个别病例报道出现人传人的现象,但是这种情况发生率很低,人也不是主要的传染源。出血热主要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是以鼠类为主要的传染源,主要宿主是啮齿类,其他动物包括猫、猪、犬、兔等。出血热的传播途径也非常广泛,可以通过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液、粪便、唾液等形成气溶胶通过呼吸道而感染,形成呼吸道传播,也可经过消化道传播,就是进食被鼠类携带的病毒污染的食物,经过口腔或者胃肠道黏膜进行感染,也可通过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者破损的伤口将病毒带入体内,形成感染。可以形成垂直传播,如果孕妇感染出血热后,可以经过胎盘感染给胎儿。
2021/05/03收听(71676)
出血热是一种传染病,是感染汉坦病毒之后出现的疾病。传染源主要是啮齿类动物,如鼹鼠、家鼠,病毒经... 汪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2023/12/10播放(76650)
出血热是一种传染病,是感染汉坦病毒之后出现的疾病。传染源主要是啮齿类动物,如鼹鼠、家鼠,病毒经...
汪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2023/12/10播放(76650)
"出血热分很多种,有一些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也有一些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比如埃博拉出血热,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唾液,以及接触感染者本人进行的传播。中国比较多见的出血热主要是肾综合征出血热,原来也叫流行性出血热,这种出血热是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这种出血热主要是通过接触食物和鼠的排泄物而传播,所以不需要担心流行性出血热在人际间传播的风险。要想阻断流行性出血热疾病的流行,很重要一点就是防鼠和灭鼠,另外也可以注射出血热的疫苗。"
2020/03/31收听(73664)
出血热可以传染人,流行性出血热又叫肾综合征出血热,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它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也就是汉坦病毒既可以感染动物,也可以感染人类。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染源是老鼠,除此以外,猫、狗、猪、兔等动物也可以传播病毒。人类的出血热主要是由老鼠传播而来,主要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虫媒传播。目前研究显示,没有人与人之间传播出血热的证据,因此人与人之间是不会传播出血热病毒,人的出血热主要是通过老鼠进行传播。
毕蔓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0/09/24收听(47962)
出血热又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通过与鼠类接触传播,鼠类的尿液、粪便污染食物或水源以及动物与人... 阎文昭│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2023/08/28播放(40858)
出血热又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通过与鼠类接触传播,鼠类的尿液、粪便污染食物或水源以及动物与人...
2023/08/28播放(40858)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杨智
播放次数:4.79万
湖南省人民医院 廖江涛
播放次数:5.97万
北大一院 徐京杭
播放次数:8.14万
成都医学院附属医院 李燕
播放次数:4.3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