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小儿外科
手机浏览
小肠气是因在母体内宝宝肌肉没有发育完全,腹股沟管有比较大的裂隙,肠子套出导致小肠气。宝宝小肠气要根据年龄处理,如果<1周岁,小肠气有自愈的可能性,但不是一定会自愈。宝宝>1周岁,自愈的可能性明显降低,建议及时做手术治疗。
平时对于1周岁以内或有小肠气的宝宝要注意观察在没手术前,平卧时小肠气是否能够回纳、自行消失,如果不能消失要到医院就诊,特别是伴有恶心、呕吐,小肠气凸在体外,即腹股沟疝嵌顿,此时比较危险,建议及早到医院救治。除此之外对于1周岁以内的宝宝建议用疝气袋,可以提高自愈的可能性。
分享:
宝宝小肠气掉下来以后,其实是疝气发作了,因为宝宝的鞘状突没有闭合,或者尿道口比较松弛。在哭闹或...
王晓晖│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08/21播放(98422)
"小肠气也称为疝,疝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或孔隙,进入另一个部位。常说的小肠气临床上叫腹股沟疝,也叫腹外疝,指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而致。引起腹股沟疝的病因,主要是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增高二大原因。腹壁强度降低的因素,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点:一、某些组织穿过腹部的部位,如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过腹股沟管等;二、腹白线因发育不全,也可形成腹壁的薄弱点;三、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等。引起腹内压力增高的原因有许多,如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搬重物、举重、妊娠等等。"
陈春燕│衢州市中医院
2021/05/26收听(94576)
"小肠气掉下来,需要尽早去医院的普外科或者急诊科进行处置。小肠气在临床上一般指疝气,如果病情较轻,医生可以通过手法复位,将疝气的内容物回纳入腹腔,再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手术治疗。如果不能回纳入腹腔,需要尽早完善相关检查,行急诊手术,防止嵌顿物时间过长,出现缺血、坏死,就会引起严重的感染,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安全。手术方式可分为开刀疝修补手术或者腹腔镜下疝修补手术,需要依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等决定。在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不要吃辛辣食物,尤其是在手术前的6-8个小时,更不能够吃饭和饮水,因为这会影响到麻醉、手术。具体的事项,可以向主诊医师进行咨询。"
陈冰│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2021/05/21收听(45546)
"小孩有小肠气,当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因为小肠气自己愈合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果没有出现嵌顿,只是经常发作,可以在适当的年龄做手术治疗。如果不是很严重的疝气,建议在一周岁左右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是严重的疝气或反复容易嵌顿的疝气,建议及早进行手术。在没有手术之前需要注意一种情况,就是出现了疝气的嵌顿,疝气的嵌顿就是疝气出来以后不能自行回纳消失,时间长了会出现疝气内容物、肠管的坏死,甚至睾丸的坏死。所以如果出现了疝气的嵌顿,需要到医院及时就诊,进行紧急处理。"
章立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2021/05/31收听(21140)
小肠积气通过按摩腹部,以及服用双歧杆菌、姜酊口服液改善症状。引起人体出现小肠积气,主要的原因是胃肠道的功能较弱,食物摄入后不能快速消化吸收,在胃肠道内囤积产生较多气体,从而引起腹部胀痛等表现。出现小腹部不适,可通过双手对腹部进行顺时针按摩,能有效刺激胃肠道快速蠕动,帮助气体排出,缓解患者症状。饮食上可以吃润肠排气类的食物,常见的有苹果、香蕉。另外,清淡饮食的同时,患者也可以结合医生的意见,配合口服调节肠道菌群类的药物,如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胶囊等,能补充肠道的益生菌。同时还应配合帮助排气类的药物,可以选择扶正理气合剂或复方姜酊口服液等药物,能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
周中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0/03/08收听(65360)
"在临床上,小肠疝的基本临床表现是腹股沟区域有突出的肿块,有的患者开始的时候肿块比较小,仅仅是刚能通过深环进入腹股沟管,疝环处有坠胀的感觉,如果肿块明显增大,穿过浅环进入阴囊,患者坠胀感会非常的明显。临床上,有一部分患者除了肿块,偶尔还会有胀痛,其他的症状倒是不常见。但是如果小肠疝发生嵌顿,患者会出现腹部的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腹胀等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而且症状会逐渐加重,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发展成为绞窄性疝。如果肿块不明显,又有一定的肠梗阻表现时,也要引起患者的注意,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明确诊断,以便于进一步的治疗。"
焦占江│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11/02收听(74262)
"小肠气是临床上的腹股沟疝,初期症状表现为腹股沟区域有明显包块,并且在走路或者站立时,包块突出的比较明显,平卧后包块会消失。后期症状会更加明显,甚至会掉到阴囊,开始影响日常的生活,如果治疗不及时,患者有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情况。疝如果出现嵌顿,不能还纳腹腔或者复位,会引起腹部疼痛以及肠梗阻的症状,如果进一步发生绞窄,可能导致肠坏死,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出现小肠疝气时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以免病情加重,给身体带来更大的伤害。"
李振凯│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2019/07/09收听(63496)
"小肠气是民间的通俗说法,在医学上通常指腹股沟疝这一类的腹外疝。通常表现为腹股沟区,出现可还纳性的肿块。在斜疝疝囊可以坠入到阴囊里。腹股沟疝通常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但是一岁以下的小儿疝气随着身体的发育,存在着自行愈合的可能性,也可以先进行观察。未成年人的小儿疝气在一周岁以上还没有愈合,可以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成人的腹股沟疝,通常采用股张力的疝修补,目前可以采用在腹腔镜下手术。相比之下,比开放手术有明显的优势。"
曾剑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18/06/28收听(43374)
"小肠气及小肠疝气都是由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导致的。后天因素,包括手术切口、引流口愈合不良,外伤、炎症、感染等腹内压力增高,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排尿困难、晚期妊娠、腹水、举重、婴儿经常啼哭以及腹内肿瘤等。疝气的治疗方法有两类,一、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疝气内消丸、橘核丸、补中益气丸,还有疝气带疗法。二、根治疗法,通过手术来对疝气进行修补。"
田亚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2018/07/04收听(41864)
小肠气只是一种俗称,在医学上称为腹疝。腹疝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老年人也可以见到。如果患者得了小...
刘竺华│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2023/08/10播放(61440)
"小肠气在非学医的普通老百姓中的一些常用语,除了小肠气之外,还有人叫做疝气。其实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腹股沟疝。腹股沟疝其实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缺损向体表所突出的疝。根据腹股沟疝的位置,还有生理结构来说,腹股沟疝可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这一类疝都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在区分上,是根据的突出肿块的大小、位置、形态、有无嵌顿,这些方面来进行鉴别。"
章银蓉│中山市博爱医院
2018/11/09收听(34200)
小肠气又叫疝气,是指由于腹壁或腹膜存在有薄弱的地方从而使体内的脏器由此薄弱点突出。腹腔内只要任何地方出现薄弱的地方都可能出现疝气,这个薄弱点有可能是先天发育也有可能是后天形成,最为常见的位于腹股沟。患者会发现大腿内侧有东西凸起,大小可以发生变化,平卧时通常消失,患者咳嗽或用力时可以出现膨大伴有腹痛,平卧时痛楚减轻。膨出的脏器除了小肠之外,还包括腹膜、大肠、膀胱甚至女性的卵巢都有膨出的机会。
彭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0/04/22收听(68612)
腹股沟疝俗称小肠气或疝气,其发生机制是腹腔内肠管等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组织缺损向体表突出,从而形成包块的情况。腹股沟区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的三角区,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腹股沟疝可分为腹股沟斜疝以及腹股沟直疝两种,临床上以腹股沟斜疝最为多见。男性患者发生腹股沟疝的概率明显高于女性,临床表现为在腹股沟三角区出现可复性或不可复性的包块,可复性疝多于站立行走时出现,并于咳嗽以及用力排便等腹压增高情况下增大。,当腹股沟疝出现嵌顿时,患者可合并明显的腹痛,伴有包块不可复、明显的触痛等临床表现。此时,患者应及时就诊,以免继发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赵海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0/04/22收听(44194)
小肠气这个概念应该是老百姓的一种叫法,在医学上把这类疾病叫做小肠疝气。腹腔内的小肠,通过身体的...
李海军│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
2023/05/06播放(76172)
小肠气即腹股沟疝,通过体查和彩超即可确诊,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1、体查:腹股沟疝固...
王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3/02/16播放(58570)
"小肠气是一种由于器官表层的部分缺损造成的疾病,由于先天或者后天的原因,身体器官表面的缺损导致患者在咳嗽和便秘时,缺损部位发生颤动,鼓出到体外形成一个包。在患者正常状态时,缺损部位也会回到正常状态。小肠气是通俗的叫法,在医学上称之为小肠疝气,女性患者可能患有的股疝,也是这类疾病。通常的治疗方式是通过手术切开或者进行包皮手术,儿童患者6岁前身体状况不稳定,许多器官未发育完成,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在6岁后身体的各项机能完善后,再进行手术。"
张晶晶│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2019/08/27收听(93204)
"小肠气也叫疝气,成人和儿童均可以发病。小儿疝气的症状是往往在孩子哭闹、剧烈运动、大便干结时,在腹股沟处可以摸到一个突起的块状肿物,有时会向下延伸,在平卧时或用手按压时会自行消失。小儿疝气还会影响小儿的消化系统,部分患儿可以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腹痛、便秘、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状。成人疝气的症状主要是在腹股沟区可以看到或摸到肿块,站立用力咳嗽时出现,平卧时可消除,肿块突出时,由于向上轻轻推起,有轻微阻力而很快消失,同时听到骨碌声。此外肿块突出时,病人有腹部下垂感,伴有胀痛或牵扯性腹痛,由于腹股沟部与泌尿生殖系统相邻,成人疝气患者容易导致性功能障碍。"
2020/05/03收听(65944)
"小肠气在医学上称为疝气,是先天性腹壁缺损或肌肉薄弱,当腹内压力升高时,腹腔内容物包括肠、大网膜等,从腹壁缺损或薄弱的地方突出来。所以阻止小肠气恶化的根源就是防止腹内压增高。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搬重物,多吃水果,防止便秘。另外还应避免感冒咳嗽、剧烈运动等。婴儿期的疝气在半岁内有可能自愈。成人一般不会自行康复,必须要通过手术治疗。"
2018/07/06收听(88836)
小肠气一经确诊,若是成年患者,且无绝对手术禁忌症,则建议行手术治疗。由于出现疝气时腹壁存在缺损...
2023/10/11播放(82116)
"小肠气也就是小儿疝气,治疗方式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对于一周岁以内的小儿疝气患者,以及体质虚弱、腹股沟疝面积不大的患者,多选择使用疝气带,对疝气部位进行局部压迫,一周岁以内的小儿疝气有自愈几率。保守治疗期间需要避免疝内容物自行脱出,一周岁以上的患者,腹股沟疝面积较大,经常出现嵌顿,疝块不能回缩,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通过疝囊高位结扎术,尽早治疗,避免发生危险,治疗期间应该避免患儿频繁哭闹、咳嗽,以免腹内压力增大,诱发疝块突出。"
王靖红│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2019/12/27收听(32404)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
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