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偏低是怎么回事

2023-12-18 13:35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尿酸偏低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饮食方面:

最常见的原因是摄入过少、营养不良,患者通常不仅有尿酸偏低,同时可能还存在其他的,营养缺乏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二、先天性缺陷:

比较少见的原因,是先天遗传性问题,即肾小管重吸收尿酸功能下降。

三、肾小管功能方面:

这种情况比较特殊,部分患者为急性的肾小管损伤、急性的间质性肾炎,也可以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尿酸功能下降,导致尿酸偏低。这类患者与先天性尿酸偏低患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可以明确患者曾经是否检查过尿酸,如果过去检查尿酸均正常,近期检查尿酸明显偏低,要怀疑可能存在急性的小管间质肾病。针对这些患者而言,需要小心背后的特殊原因。

1、部分患者可能是吃药引起,比如止疼药、退烧药;

2、部分患者可能是因为患有免疫病,比如干燥综合征,或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些免疫性疾病,也会导致急性小管间质肾病;

3、个别患者可能是肿瘤类疾病,也会影响到小管间质。

所以对于尿酸偏低的患者而言,需要排除饮食的问题,排除肾小管后天的、获得性的缺陷,还要考虑一些先天性缺陷。

分享:

80

相关推荐

01:40

尿酸偏低怎么办

刘泽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1/05/28播放(91382)

尿酸偏低的原因及危害

"尿酸水平偏低,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长时间的素食可以导致尿酸水平偏低,因为尿酸主要是由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代谢所产生的。因此,如果是长时间的素食的话,就会导致尿酸水平的偏低。第二、某些微量元素或者是矿物质缺乏,比如锌、镁、维生素D和维生素B12缺乏的情况下,也可以造成尿酸水平的偏低。第三、患上了肝脏的疾病,肝脏疾病会累及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功能出现异常,嘌呤的合成就会减少,或者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就会受到抑制,不能把嘌呤氧化成尿酸。所以,尿当中或者血液当中的尿酸水平就会下降。第四、如果肾小管的功能出现了损伤,或者损害,比如近端小管的重吸收减少,或者分泌的功能增加,就会降低与血液尿酸的浓度,从而导致尿酸性的肾性的低尿酸血症。因为尿酸作为一种代谢产物,实际上低尿酸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危害,所以,如果临床当中出现了尿酸水平偏低的情况,应该从以上几种情况的去鉴别,考虑到底是哪种原因导致的血尿酸水平的偏低,如果是饮食的因素,可以进食一些高蛋白的肉类,比如动物的内脏或者一些海鲜。这样的情况下,血尿酸水平就会升高到正常的范围。当然也涉及到一个度,过度的摄入又会导致高尿酸血症。因此,对于尿酸水平偏低,实际上也不必过于的担心,正确分析它的原因,一般低尿酸不会对身体造成比较明显的危害。"

语音时长02:40''

杨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5/29收听(8467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9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