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消化科
手机浏览
反流性的胃炎治疗,需要辨证施治,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表现,如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胆热脾寒等进行治疗,常见以下情况:
1、肝胃不和:肝胃不和的慢性胃炎患者,表现为易生气、善太息、胃脘部疼痛,生气后加重,情绪缓解后缓解。常出现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等症状,需要疏肝和胃治疗,可以用柴胡疏肝散、四逆散治疗,或者用逍遥丸、加味逍遥散;
2、肝胃郁热:常出现胃脘部灼热疼痛、口干口苦、两胁胀痛、舌红、苔黄、脉弦数等,如果反酸烧心比较明显,可以用左金丸、化肝煎治疗;
3、其它症状:如果表现为肝火亢盛,或者肝胆湿热,可以用龙胆泻肝汤治疗。某些人出现胆热脾寒,脾胃有虚寒表现,可又表现为肝胆郁热。因此胆热脾寒,又有痰浊闭阻,可以用温胆汤加减治疗。
分享:
反流性胃炎西医没有什么好方法,西药治疗就是用促胃动力的药物、结合胆碱类药物、抑制胃酸的药物,再就是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四联疗法。而中医则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多是因为脾胃升降失调、水饮停滞,由肝气郁结引起的,一般对症治疗,配合饮食调养。临床常用的方剂,一般多用至宝和胃汤、疏肝和胃汤等。情志调养方面,胃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所以治疗反流性食管炎,首先要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导致心情不畅而发生胃食管反流病。
李素娟│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8/05/03收听(33812)
"反流性胃炎是常见的一类良性疾病,主要是因为十二指肠液或者胆汁反流进入胃,引起胃黏膜的炎症,胃黏膜充血、水肿、溃烂等。反流性胃炎治疗的主要方法是消炎治疗的同时,使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促进胃肠蠕动,可以使肠液和胆汁很好的向下排泄而减少反流。同时要使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促进胃黏膜的恢复和修复的过程。"
崔双林│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20/05/04收听(77128)
"反流性胃炎可以口服奥美拉唑、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以及铝碳酸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反流性胃炎主要是因为胃动力下降导致胆汁反流到胃内,刺激胃黏膜出现慢性炎症的表现,表现为胃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糜烂、黏液糊可见黄色的胆汁,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腹胀、嗳气、打嗝、烧心等表现,出现了反流性胃炎,最好可以给予口服抑制胃酸的药物来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常见的药物有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还可以同时口服改善胃肠动力的药物,比如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多潘立酮等来促进胃内的食物和胆汁迅速的排到肠腔,减轻胆汁反流对胃黏膜的刺激。此外,还可以口服保护黏膜的药物,常见的有铝碳酸镁片、硫糖铝等,可以有效的保护胃黏膜以免受到胃酸或者胆汁的刺激。除了药物治疗之外,饮食上要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要三餐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周中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0/09/03收听(38782)
反流性胃炎是肠液、胆汁反流到胃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烧心、反酸,部分患... 夏建国│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3/05/14播放(89906)
反流性胃炎是肠液、胆汁反流到胃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烧心、反酸,部分患...
夏建国│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3/05/14播放(89906)
"一般胃部黏膜有一个平衡机制,破坏因素增加,并不能够引发炎症,只有当体质减弱,保护机制下降,刺激因素增强,平衡发生了紊乱,才可能形成炎症。另外,反流性的胃炎反流物主要是未消化的食物以及胆汁,未能够进入肠道内,反流引起了胃部的炎症改变。治疗也主要是以增加胃肠道动力,控制胃酸分泌为主,如控制胃酸分泌可用奥美拉唑,增加胃肠道动力可以选择依托必利、莫沙比利等胃肠道动力药物。另外如胆汁反流,还应当确定是否合并胆囊疾病,以便综合用药。"
杨宝亮│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2018/03/14收听(140)
"反流性胃炎的治疗,一般选用口服药物来进行治疗。比如胃动力药。胃动力药能增加胃肠道的蠕动,抑制胆汁反流入胃,比如常用的有吗丁啉、莫沙比利等等。另外,胃粘膜保护剂,比如硫糖铝,硫糖铝能与胃粘膜的粘蛋白络合形成保护膜,以保护胃粘膜,避免受到胆汁的损伤。还有思密达,思密达为胃粘膜的保护剂,有加强消化道粘膜屏障的作用。此外,还有吉福士,也是能起到保护胃粘膜,促进炎症愈合的作用的。"
曾宪付│随州市中医医院
2018/03/10收听(67100)
反流性胃炎通常指胆汁反流性胃炎。我们知道胃的结构,在胃的下方是十二指肠,在十二指肠有胰腺和胆道的开口,也就是胰液和胆汁会流入十二指肠,进而帮助消化。如果胰液没有往下走,反过来往高处流,进入胃内。在通常情况下,含有胰液和胆汁的消化液具有比较强的腐蚀性,会破坏胃黏膜表面的屏障功能,腐蚀胃黏膜,同时也会加重胃酸对于胃黏膜的损害。对于这些胃炎,通常情况下是因为胃动力不足,胃没有足够的动力把这些液体往下推送。同时,胃跟十二指肠之间,有一个结构叫做幽门,幽门起到关门的作用,没有食物通过的时候,幽门应该保持比较紧闭的状态。如果患者出现幽门括约肌功能的障碍,这个时候幽门在不该开放的时候,出现了开放,也会导致胆汁和胰液从十二指肠反流到胃内,导致反流性胃炎的症状出现。
唐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2018/06/26收听(90456)
反流性胃炎的发病非常普遍,在我国人群里面可能比例能够达到10%,尤其是肥胖人群,其比例会更高。... 尹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04/03播放(39058)
反流性胃炎的发病非常普遍,在我国人群里面可能比例能够达到10%,尤其是肥胖人群,其比例会更高。...
尹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04/03播放(39058)
反流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是由于胆汁通过幽门反流到胃,从而刺激胃黏膜产生的炎症,故又称为胆汁反流... 朱雄雄│苏州市中医医院 2023/09/27播放(72056)
反流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是由于胆汁通过幽门反流到胃,从而刺激胃黏膜产生的炎症,故又称为胆汁反流...
朱雄雄│苏州市中医医院
2023/09/27播放(72056)
"反流性胃炎主要是由于胆汁和肠液混合,通过幽门,逆流到胃,从而刺激胃黏膜产生炎症。平时饮食不规律,会吃一些甜食,如红薯或者水果类的甜腻之物,可以形成胆汁反流,刺激胆汁大量分泌,胆汁反流到胃引起反流性胃炎。反流性胃炎主要症状就是有腹胀、胃灼热、反酸、嗳气、呕吐、肠鸣或者排便不畅、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如果迁延不治,可能会出现为胃溃疡、糜烂性胃炎、胃穿孔,甚至胃癌等病变。"
2018/05/02收听(21606)
反流性胃炎引起的原因有多种:第一、胃部切除术后的病人,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会减弱,并且出现胃液反流的情况。第二、迷走神经切断和幽门成形术后的患者,还有就是胃肠吻合术后,病人会出现瘢痕性的括约肌,出现胃食管反流的情况。第三、进行过胆囊切除术后的病人,因为胆囊切除了,胆汁没有地方储存,幽门关闭不好,就会反流入胃。第四、先天性幽门关闭不全的患者,治疗效果也不好。第五、老年人脏器发生了生理性退行性病变,消化功能弱了,动力也差,就是会引起反流。一般除上述的原因之外,现在大部分青年人因为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饮酒过度、长期熬夜等原因,也可以引起胃食管的反流。
2018/05/03收听(44064)
反流性胃炎患者的注意事项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调整饮食:尽量摄入高热量、高... 曹建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1/28播放(69800)
反流性胃炎患者的注意事项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调整饮食:尽量摄入高热量、高...
曹建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1/28播放(69800)
"反流性胃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烧心、反酸等症状,根据是否导致食管黏膜糜烂、溃疡可分为反流性食管炎,即非糜烂性反流病。反流性胃炎也可以引起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组织的损害,出现食管外症状,这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男女发病无明显的差异。"
郭涛│莱芜市莱城区人民医院
2017/11/21收听(79628)
"我们所说的反流性胃炎通常指的是胆汁反流性的胃炎。我们知道胃的结构,在胃的下方是十二指肠,在十二指肠有胰腺和胆道的开口,也就是胰液和胆汁会流入十二指肠,来帮助消化。如果胰液和十二指肠没有往下走,反过来水往高处流,进入了胃内,在通常情况下含有胰液和胆汁的消化液,它具有比较强的腐蚀性,它也是碱性的物质,会破坏胃黏膜表面的屏障功能,来腐蚀我们的胃黏膜,同时也会加重胃酸对于胃黏膜的损害。对于这些胃炎,通常情况下是因为胃动力不足,胃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把这些液体往下推送,胃跟十二指肠之间,有一个结构叫做幽门,幽门起到关门的作用,没有食物通过的时候,幽门应该保持比较紧闭的状态。如果患者出现幽门括约肌功能的障碍,这个时候幽门在不该开放的时候,出现了开放,也会导致胆汁和胰液从十二指肠反流到胃内,导致了反流性胃炎的症状出现。"
2018/06/27收听(49424)
"反流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特殊类型,或称胆汁性胃炎、反应性胃炎,患者多表现为中上腹持续性烧灼痛、餐后加重。反流性胃炎临床表现呈非特异性,主要是消化不良的症状,上腹痛往往是患者第一主诉,腹痛多位于上腹部,与进餐无明显相关,有些患者腹痛可发生在夜间或凌晨,可能与夜间胆汁反流发生有关,疼痛性质多为烧灼样,通常对H2受体阻滞剂无明显反应,但铝碳酸镁及促动力剂有效。此外,有些人主诉口苦、反苦水,甚至反胆汁或呕吐食物等。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者常伴有胆汁性腹泻,甚至贫血、体重下降等,当同时存在十二指肠胃反流时,可表现为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症状,如烧心、胸骨后烧灼感及反酸等。胆汁反流至气道可出现上呼吸道症状,如干咳,一般认为酸反流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因素。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胆汁和酸与胆汁混合反流对食管黏膜损伤尤重,临床上多依靠内镜下诊断,胃镜下表现为胃内有胆汁反流、胃黏膜发红、水肿、质脆易出血、吻合口黏膜肥厚和隆起,病理学组织检查表现为壁细胞及主细胞消失,产生黏液细胞增加、腺体萎缩、黏膜下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
朱晓红│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
2021/08/20收听(20340)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种功能性的胃病,这种病跟病人的幽门开闭功能不好,含胆汁的食物往上反流到胃,甚至食管,引起这些器官的黏膜损伤。这种病跟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有直接关系,跟进食油腻、油炸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及喝酒有直接关系。这种病在确诊后,需要综合调理:一、在饮食上,要少吃油腻、油炸等刺激性的食物,要忌过饱,不喝酒。二、在行为上,沿顺时针的方向按摩上腹部,以促进胃的排空。另外,要放松心情,避免焦虑的情绪。如果有,建议适当的外出散步、旅游以缓解心情。三、如果上述调节效果不佳时,可以考虑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加熊去氧胆酸、磷酸铝凝胶治疗,疗程在三周以上。"
乐湘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七中心医院
2019/01/07收听(36210)
"反流性胃炎的发病机制是,原本肠液和胆汁混合后应向下蠕动排泄,但由于胃肠动力不足或幽门口松弛,以及其他不明原因,使胆汁和肠液逆流至胃,刺激胃黏膜引起的一系列不适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嗳气、烧灼感等。治疗上可以应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抑制胃酸过多分泌,促进胃肠动力药物改善胃肠功能,促进胆汁和肠液向下排泄,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增加胃黏膜的防御机制。饮食上和生活上也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以及餐后剧烈运动,或者是餐后立即躺下,必要时可以行手术治疗。"
杨蜜蜜│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9/06/13收听(90926)
"反流性胃炎的治疗在临床上一般以抑制胃酸,促进胃蠕动以及减少精神情绪方面的压力刺激等为主。可以用抑制胃酸药物比如奥美拉唑胶囊、雷贝拉唑肠溶片、泮托拉唑以及其他的相关药物,另外也可以应用氢氧化铝凝胶等相关的中和胃酸药物。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和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也可以应用,比如铝碳酸镁、得乐冲剂、硫糖铝、米索前列醇、麦滋林以及相关的药物,可以应用吗丁啉也就是多潘立酮,也可以应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来进行抗反流的治疗。如果反流比较明显或者已经影响到生活,可以进行外科的干预治疗。"
张强│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2019/10/12收听(65408)
"反流性胃炎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严重时可以通过手术手段,反流性胃炎是由于胃的幽门部弹性丧失导致胆汁、胰液等消化液从肠部进入胃部对胃部造成腐蚀,长此以往产生严重的胃部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胃部胀痛、反酸、胃部灼热感甚至胃出血,反流性胃炎是胃部常见疾病,一般由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或者是胃酸过多、胆汁反流造成的。确诊后可以选择胃部药物进行治疗,主要治疗原则是中和胃酸、保护胃壁、促进胃部消化以及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长期反流性胃炎还会引起胃癌,所以对于这种疾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发生更严重的后果。"
王靖红│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2019/07/04收听(26092)
食管反流性胃炎可以通过促进胃肠道动力、质子泵抑制、制酸药进行治疗,患者出现胃食管反流胃炎,是较常见的胃病里面的一种,主要是胃、十二指肠内的内容物反流进食管,导致患者出现食管的黏膜受损,从而引起食管糜烂、溃疡,导致患者出现烧心、反酸、胃部疼痛、胸痛等一些表现。部分人由于摄入的食物较多,对胃肠道形成压力,引起胃部不适,治疗时可配合促进胃肠道动力类药物,如莫沙必利、吗丁啉,能帮助胃肠道快速排空,缓解症状。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常见有拉唑类的,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能抑制胃酸分泌,使患者症状减轻。抑制胃酸分泌类药物主要包括硫糖铝、米索前列醇,抑制胃酸分泌的同时,对胃部的黏膜还可起到保护的作用。
2020/03/15收听(53544)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