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甲状腺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什么

2023-06-21 00:34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临床上针对治疗甲亢的药物,目前在国内只有2大类,包括咪唑类和嘧啶类,咪唑类常用的有甲巯咪唑,嘧啶类有丙基硫氧嘧啶,以上2种药物都是抗甲状腺的药物,一般最常见的是固定使用1种。所谓的副作用,首先是对于造血具有影响,部分患者会出现白细胞的减少,其次是对于肝功可能会有影响。具体的情况需要抽血检查判定,所有的药物在说明书上,都会写到存在肝功能的影响或者是肾功能的影响等,一般不需要患者自己进行判断,而是到医院就诊时,由医生开药时,需要给予患者通过相应的检查区分情况,所以患者不要自行解决问题。

分享:

387

相关推荐

抗甲状腺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什么

"抗甲状腺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白细胞减少。大部分发生在用药1-3个月之内,严重的发生粒细胞缺乏症,虽然发病率并不高,不到1%。但是最开始会出现发热、咽痛,是抗甲状腺药物最严重的副作用,死亡率比较高。因此我们在治疗初期,往往1-2周就检查一次白血球数,如果发现白细胞持续性下降,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小于1500\/mL,我们可以停用抗甲状腺药。如果发生粒细胞缺乏症,应该立即停用抗甲状腺的药,积极的给予广谱的抗生素,并且使用集落刺激因子进行抢救治疗。抗甲状腺的药物,部分患者服用以后还可以出现过敏,出现药疹,一般药疹可给予抗组织胺的药物,或改用其它的抗甲状腺的药。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比如剥脱性的皮炎,应该立即停药,医生帮助我们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有些抗甲状腺的药物还可能造成肝功能受损,可以出现血清转氨酶增高,一般减少剂量,并加用保肝药物,严重的可以换用其它的抗甲状腺药物或停用。丙硫氧嘧啶的少见不良反应,还包括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的血管炎,也有少数导致肝坏死的报道。虽然抗甲状腺的药物有副作用,但是医生会提前和我们沟通,告诉我们需要注意,而且医生也会帮助我们定期复查相应的指标,绝大部分抗甲状腺药物安全有效。"

语音时长02:26''

胡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7/05收听(1703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9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