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长期便秘最常见的并发症

2023-12-08 17:01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老年人便秘是一个常见症状。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有可能长期便秘。便秘的主要表现是2-3天甚至7-8天才大便一次,尤其是排便初期排便非常困难,后期可能是软便。但是无论什么样的便秘形式,对老年人都有一定伤害。比如便秘可能会加重原来痔疮、肛裂的症状,或者引起直肠的并发症,比如肠道功能紊乱。另外,临床上由于便秘粪块的阻塞,而出现肠梗阻的表现也比较常见。针对便秘,日常生活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

1、调整饮食:饮食主要以蔬菜、粗纤维为主;

2、在家里配备智能马桶:便秘时,可以用智能马桶冲洗来增加排便的力量;

3、开塞露:每天早晨起床后用一点开塞露,可以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4、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比如每天早晨去马桶上稍坐一会儿,给自己一个排便意识。这样,可以培养排便的节奏,对排便也有一定的好处,并且能减少痔疮的并发症。

另外,便秘可能会引起肠道的一些病变。经过研究,便秘可能会使结肠癌的发病率增高。因此便秘的危害很大,需要长期进行排便习惯的培养。

分享:

142

相关推荐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比较复杂,常见伴有疾病性质的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失眠、老年痴呆、脑卒中或者是脑血管疾病伴发的精神异常,这些都是老年人比较常见的、有需要治疗的心理问题。因为心理问题这个词的含义比较笼统,对有些遇到现实困难,出现心理上或行为上的反应,也是可以成为心理问题的。有些老年人在退休以后,特别是在退休前后一段时间,因为日常生活的节奏和内容发生明显的变化,有部分老人这样的变化可能适应或者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表现的容易伤感、抱怨或者对外界产生回避的行为,不愿意和他人更多的接触、交流。如果其它方面还都保持比较正常,还能够有正常的沟通,对家庭、生活中正常的事情也能有所参与,主要是看作一个对环境情景变化的适应方面的困难。如果家人能够理解这种状况,进行积极支持和帮助、鼓励,特别是适当的安排老人的生活内容,能够逐渐的改变这种状况。如果出现持续性的情绪低落、自责,或者低落、自责的程度明显和现实不相符,超过一定的时间,比如两周以上,家人要引起重视,要尽早去精神科就诊,接受专业的诊断,以排除存在抑郁发作等精神疾病的现象。 "

语音时长02:31''

张卫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2020/07/03收听(7070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28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