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医院
小儿外科
手机浏览
肠旋转不良会导致患者出现肠扭转及十二指肠梗阻等严重症状,所以一旦确诊为肠旋转不良,应及时开展手术治疗。在临床上发现较早的情况下,孩子在生后6个小时可能会出现大量便血、腹胀、呕吐的症状,急诊手术可能会发现肠扭转,可诊断为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年龄较大的孩子通常不会发生肠扭转,但可能会出现十二指肠梗阻,导致患者出现反复呕吐、腹胀的症状,此类孩子的营养状况较差,生长、发育较迟缓。因此,对于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患儿,应早期诊断并早期进行手术。
分享:
肠旋转不良是小儿外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病变基础是在胚胎期,肠管发育没有按照逆时针还纳入腹腔这...
曹振杰│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023/02/20播放(91578)
肠旋转不良分两种,一种是发生在新生儿期,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这种孩子除了发生呕吐,第二...
2023/09/13播放(98874)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是因为先天性的发育问题,导致腹腔内的肠管没有达到特定的位置,导致本来应该处于正常位置的肠管,没有在正常的位置上,就是肠子位置变异。有一些肠旋转不良的病人,终生没有症状,不需要手术,但对于肠旋转不良引起了临床症状,最主要的是引起肠梗阻,这时需要做手术。但是对小孩子,手术不分大小,做手术的目的是分离腹腔里的粘连,把肠管归位,手术算中等以上的手术,有些病人在成年以后发病,属于中等程度的手术,具体要观察手术中腹腔粘连的程度,手术时间不是很确定。"
赵玉国│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9/07/06收听(83760)
肠旋转不良在新生儿消化道畸形中比较常见,主要的原因是胚胎期中肠发育不良有关。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肠梗阻的症状及新生儿生后不久开奶即出现的频繁的呕吐,而且呕吐次数比较多,甚至会出现严重的腹胀,胎粪在早期可以有排出,但是随着梗阻症状的加重,后期胎粪排出减少,甚至没有大便的排出。肠扭转主要的症状是肠梗阻,主要的治疗方法基本上均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愈率非常高,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手术可以减轻肠坏死等相关的并发症。
陈彦香│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0/05/20收听(20270)
肠旋转不良是小儿外科常见的疾病,发生以后,在临床上X表现比较有特点。因为它的病变基础是胎儿肠道...
2023/05/07播放(73172)
肠旋转不良,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疾病。肠旋转不良顾名思义,就是肠管旋转发生了改变。在胚胎期应该...
2023/01/12播放(99070)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是一类先天性疾病,主要是在胚胎发育时,由于部分原因,肠道没有旋转到位,发生的一...
王江│湖南省人民医院
2023/02/04播放(65594)
肠旋转不良手术,这种手术名称叫Ladd索带松解肠旋转不良矫治术。这种手术是由国外引进,因为发病...
2023/05/14播放(67552)
"正常肾脏最终会上升到肾窝位置,通过绕自身长轴旋转,使肾盏指向侧面,肾盂朝向中线,肾旋转异常时肾脏不能完成旋转,通常在其他肾脏畸形如肾异位融合或马蹄肾时,肾脏会发生旋转异常,关于肾旋转异常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有理论认为输尿管芽分支不对称导致其旋转,每个分支都会诱发其周围的后肾组织分化,前侧较后侧发展更快,肾盂也向中线旋转,肾脏供血不良时,并不是旋转不良的原因或者限制性的因素。在临床上把肾脏的旋转异常分成了四类,腹侧位是指肾盂朝向腹侧,肾盏指向背侧,肾脏与初始相比完全没有旋转,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旋转异常。腹中线位是由于肾脏旋转不完全,肾盂朝向内前方,肾盏指向后外方,背侧位是指肾脏旋转180度,导致肾盂朝向背侧,血管从侧面绕到前方进入肾门,这是最少见的一种旋转异常,而侧向位是指肾脏旋转超过180度,但没达到360度,导致肾盂朝向身体外侧,而肾实质靠近中线位置。"
韩毅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0/08/07收听(23894)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这种疾病,一般认为是一种多基因、复杂、复合作用而形成的疾病。一般认为在胚胎发育...
2023/12/20播放(77158)
"通常这一情况是由于先天性的发育不良所导致的。右肾旋转不良,肾脏出现梗阻现象,肾脏受到周围的血管的压迫,在血管压迫时间过长之后,肾脏甚至可能出现相应的症状,包括肾积水、肾衰竭、肾绞痛等严重后果。肾旋转不良同样会对肾血管以及输尿管造成相应的影响,出现这些症状后需要手术进行治疗。如果平时没有什么不舒适的症状,是不用特意去治疗的,多饮水促进排尿,控制好饮食,不要吃刺激性强以及生冷的食物,避免熬夜以及过度疲劳,养成良好的饮食以及作息习惯,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即可。如果病情严重出现上述各种并发症现象,要及时到医院采取手术。"
牛颜良│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19/09/20收听(30990)
新生儿肠旋转不良,进行的手术是叫Ladd索带松解肠旋转不良矫治术。这种手术在手术台操作的时候,...
2023/08/24播放(67892)
"新生儿肠道旋转性不良也就是新生儿肠旋转不良,是新生儿期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畸形,也是引起消化道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主要与胚胎期中肠的发育有关。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在新生儿期是以肠梗阻、呕吐,或者腹胀为主要表现,当出现十二指肠不全性梗阻的时候,一般在生后的3-5天新生儿即开始呕吐,每次喂奶后不久即开始呕吐,呕吐物可以为胆汁或者是乳汁,呈绿色或者是黄色,当出现严重的肠旋转不良,引起梗阻的时候可以主要表现为呕吐。所以新生儿早期如果有高位肠梗阻的症状,或者是呕吐物含有大量的胆汁,就要高度怀疑肠旋转不良,超声或者X线可以明确诊断,治疗的方法是全部都要进行手术。"
2021/05/02收听(16464)
"如果骨纤维结构不良范围病变较小,没有明显引起明显的疼痛症状,或者估计不会发生病理性骨折,只要保守治疗就可以了。如果是负重骨就尽量减少负重行走,减少局部病变部位的应力负荷,同时积极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消炎去痛处理就可以。也要定期观察纤维结构不良部位发展的情况,也就是半年要进行X摄片、核磁共振检查。如果骨纤维结构不良较重,范围较大,症状又比较明显,预计可能会发生病理性骨折,这时就要进行手术治疗,将纤维不良处的病灶彻底清除,然后再进行植骨内固定治疗。"
黄恺│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2020/12/16收听(65222)
"婴儿的肠旋转不良是新生儿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是先天性的畸形。治疗婴儿肠旋转不良的手术方法有两种:第一、传统的剖腹探查手术;第二、是现在主流的腹腔镜微创手术。两种手术方式所致的术后恢复时间也不尽相同。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恢复时间较传统剖腹手术恢复要早,一般在医院,术后48小时左右,患儿肠功能即可得到恢复。患儿可以先从试饮水开始,慢慢过渡至母乳或者是人工喂养,在喂养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少量多次的喂养,观察腹部体征的变化和排便的情况,以判断患儿肠功能恢复的情况,来进一步决定后面的喂养以及营养的情况,所以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评估,一般术后4天左右即可出院。"
潘祝彬│安徽省儿童医院
2020/05/13收听(88886)
"外阴营养不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的治疗方式有以下几种:1、使用激素类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比如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等药物,能控制瘙痒、缓解营养不良症状,可以起到一定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使用氟轻松软膏或曲安奈德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2、若药物治疗不佳可以采取物理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比如使用激光、冷冻治疗或聚焦超声等方式来进行治疗。3、若进行多次物理治疗之后没有效果出现,或出现不典型增生等各种情况,可以采取手术切除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出现疾病后建议及时就医,早期治疗相对效果较好,避免拖延治疗时间。"
时思毛│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0/02/06收听(79620)
"旋转会头晕是因为人的平衡系统,其实一切都跟耳朵有关。在内耳里面有三个半圆形的管道,称为半规管,每个管道都互相垂直,内部遍布极其微小的绒毛,半规管系统对人的运动和平衡能力起着关键作用,能感知旋转动作。在每个半规管内部,还有两层黏稠的胶状液体,专家将这两层液体称为内淋巴液和壶腹嵴顶。当旋转身体时,液体也会在耳道里晃动,使微小的绒毛不断前后移动,当旋转停止时,肌肉可以非常快速的启动和停止,但内耳中液体的反应不会那么快,滞后性导致大脑在收到这一信号的同时,已经知道身体的运动已经完全停下来,就产生了一种错觉,形成了晕眩的感觉。"
陈瑜│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2020/07/28收听(45576)
咽鼓管功能不良的治疗方法如下:
1、如果是急性的咽鼓管功能不良,比如因感冒等急性上...
梁茂金│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2023/07/29播放(80416)
咽鼓管功能不良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咽鼓管吹张、咽鼓管球囊扩张,具体如下:
1、药物...
王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3/15播放(79134)
"咽鼓管功能不良,在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是鼻腔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1ml,每日2次,雾化吸入,口服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及欧龙马滴剂,每日3次口服,疗程为两周,同时需咽鼓管吹张,自行捏鼻鼓气,咀嚼口香糖,促进咽鼓管运动,每日2次,咽鼓管功能不良的问题即可逐步缓解。咽鼓管功能不良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常会导致患者鼓膜内陷、中耳积液、耳闷、听力下降,吞咽时有异常声响的症状出现。咽鼓管功能不良常与鼻炎、鼻咽炎及扁桃体肥大、扁桃体炎有关,治疗的同时需积极治疗以上疾病。"
张佰君│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
2019/03/13收听(60882)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
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