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是怎么形成的

2023-08-17 13:25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小儿脑瘫称为脑性瘫痪,是一组因发育中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的损害,从而导致患儿持续存在的中枢神经系统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综合征。脑性瘫痪运动功能障碍可伴有感觉、认知、沟通、知觉、行为等异常,以及癫痫发作和继发性骨骼肌肉系统异常。本病较为常见,在发达国家患病率是1%-3.6%,我国大约在2%。许多围产期危险因素被认为与脑性瘫痪发生有关,具体如下:

1、围产期脑损伤:如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脑卒中、产伤、颅内出血;

2、早产相关脑损伤:如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脑室内出血;

3、脑发育异常:如脑发育畸形、遗传性或代谢性脑发育异常;

4、产后脑损伤:如核黄疸、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

5、产前危险因素:包括绒毛膜羊膜炎、宫内发育迟缓、毒物接触、先天性TORCH感染,此类因素可能共存并相互作用。

近年对脑性瘫痪病因进行更深入探讨,目前认为胚胎早期发育异常可能是导致婴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围产期缺氧缺血性等事件的重要原因。胚胎早期发育异常主要来自受孕前后孕妇体内外环境的影响、遗传因素以及孕产期疾病引起妊娠早期胎盘羊膜炎等症状导致。

分享:

380

相关推荐

什么是小儿脑瘫?

小儿脑瘫的定义,国内目前标准化的定义就是新生儿期或者说围生期,就是孕晚期加上新生儿早期出生的,各种原因导致的脑损伤,导致的孩子运动落后,运动姿势以及肌张力的改变,以及姿势的异常。但实际上就分析他的原因来讲的话,大部分还是缺氧性脑病导致的。就是各种原因的缺氧、窒息,还有感染以及代谢性的缺陷、低血糖等原因导致的新生儿期的应激状态,之后导致脑功能的障碍出现的问题。小儿脑瘫基本上在早期一般在生后2-3个月就能够识别出来,找有经验的大夫。当自己的孩子有新生儿期有脑损伤的高危因素的时候,一定按照医生的计划,在生后2个月、3个月、4个月定期地去小儿神经科随诊,能够发现他的早期的肌张力的异常,早期的姿势的异常,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早期干预。干预话包括运动就是康复肢体功能训练。再就是说脑白质损伤比较明显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应用一些药物,促进脑白质的发育,这样的话,综合治疗以后,就能够改善他的愈后。小儿脑瘫并不是说孩子都是肌张力增高,都是剪刀步态才叫脑瘫。其实肌张力低下型的软瘫、硬瘫或者就是手足徐动型的都是小儿脑瘫。小脑瘫早期治疗,预后才能改善,到后期,假如2-3岁再来改善,预后就会差很多。而且就是说小儿脑瘫除了运动问题,常常合并智力低下,或者癫痫,要系统的治疗,只有癫痫控制的稳定的情况下,小儿脑瘫治疗运动能力才会有改善。

语音时长01:15''

王三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

2017/10/18收听(9580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58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