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眩晕定义

2023-07-26 01:03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眩晕分为两种,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周围性眩晕是指由于内耳的迷路前庭或者前庭神经的颅外段的病变,而导致的眩晕称。周围性眩晕在临床上有几个特点:

1、眩晕:程度非常剧烈,往往是头晕伴有明显的视物旋转,同时患者会伴有恶心、呕吐、大汗等一些非常明显的植物神经刺激症状;

2、眼球的震颤:这个在医生查体的时候可以发现,可以伴有水平或者水平旋转型的眼震;

3、平衡障碍:因为前庭周围有个前庭脊髓反射,当前庭功能发生障碍时,前庭脊髓反射发生调节异常,会有头晕、伴有走路不稳的症状;

4、往往前庭性眩晕和体位变化是相关的,如果在静止的时候,头晕相对来说是缓解的;当头位变动的时候,比如翻身、坐起或者躺下的时候都会有眩晕的发作。

分享:

263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11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