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医院
内镜中心
手机浏览
结肠息肉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结肠息肉的成因跟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其他的致病因素有关,结肠息肉分为增生性的息肉和腺瘤样息肉。增生性息肉跟炎性有关系,没有癌的相关性;腺瘤型息肉是肿瘤型的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的成分越多癌变几率越高。结肠息肉跟结肠癌息息相关,85-90%的病人都是因为结肠息肉转变成结肠癌,结肠息肉到结肠癌大概有10-15年的时间,所以结肠息肉一旦发现必须切除。结肠息肉治疗的方法有很多种,根据部位、大小、恶性程度来制定切除方案,比如说<5mm的直接圈套切除,那>2cm的要进行粘膜剥离。结肠息肉跟癌的相关性,每一个人都应该提高警惕,结肠息肉和结肠癌到底有多远,就是结肠镜检查的距离。45岁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结肠镜检查的病人,一定要做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息肉,切除结肠息肉,阻断结肠息肉到结肠癌的发展趋势。
分享:
"结肠息肉分两种:第一种是炎症增生性的。第二种是肿瘤性的,肿瘤也分良性跟恶性。息肉超过两公分就存在一定概率的恶性可能,肠镜下一旦发现结肠息肉,就需要处理。如果息肉比较小,考虑是炎症性,直接夹除。如果考虑良性肿瘤,可以行肠镜下息肉电切。如果肿瘤比较大,超过两公分,有可能是恶变的情况,先取病理,等病理出来结果出来以后再行肠镜下息肉电切,如果是恶性,就要做结肠癌根治手术"
蒋胜华│衢州市中医院
2019/03/30收听(70044)
"结肠息肉是指结肠黏膜隆起性病变。结肠息肉一般无明显的症状,少数结肠息肉患者可以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带血和黏液,还有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适,偶有腹痛、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关于结肠息肉的治疗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是结肠息肉比较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是根据结肠息肉所在的部位有无蒂以及大小、恶性潜在性而定,非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或者激光、微波切除术,术前需要清洁肠道,再行凝血机制无障碍的情况下进行。如果息肉比较大以及有恶变的风险,这个时候可行手术治疗,一般采取内镜和外科手术联合治疗,这样既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也可以维持大肠正常的功能。"
赵维波│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10/06收听(61780)
"结肠息肉可以通过内镜下高频电凝术或者黏膜剥离术等方式进行切除,结肠息肉是因为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导致肠道黏膜出现赘生物。常见的类型有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以及错构瘤等,其中腺瘤有一定的几率恶变,对于结肠息肉明确诊断之后,可以通过内镜下高频电切或者黏膜剥离术切除息肉。一般切除息肉需要术前完善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等检查,术后要观察是否出现出血和肠穿孔的并发症,比较小的息肉也就是直径<3mm的息肉,可以动态观察,最好每年做一次胃肠镜检查了解息肉的变化,必要时可以采取内镜下切除的方式来处理。对于息肉比较大有恶变倾向的,需要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周中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0/08/14收听(45258)
结肠息肉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1.小于1cm息肉:采取在内镜下钳除,创伤小...
金黑鹰│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2023/01/19播放(99366)
息肉的治疗有早和晚的区别,如果能够在息肉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已发现,通过简单的电凝或者肠镜下切除即...
庞明辉│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2023/06/05播放(96954)
"结肠息肉具体包括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以及腺瘤样息肉,主要是由于肠道的反复炎性刺激所导致的,病人也会出现排便带血,甚至还会有明显的腹部压痛点,而纤维结肠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小于2cm的结肠息肉通常可以在肠镜下进行切除,多发的息肉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选择开放手术,或者是腹腔镜下的手术,将肠管进行部分切除。术后也需要定期的随访和观察,注意合理的膳食,少食多餐,结肠息肉也是有恶变的可能性的,所以也应该早期的进行治疗,如果发现恶变,还需要进行扩大切除淋巴结的清扫,必要时术后需要补充静脉化疗。"
黄坤│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
2019/07/31收听(95406)
"结肠息肉是结肠上一种增生性病变,是一类疾病的总称而不是一个疾病。结肠息肉按照病理类型可以分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以及炎性息肉往往不会癌变,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绒毛管状腺瘤。腺瘤性息肉往往存在着一定癌变率,目前针对于结肠息肉的治疗主要是局部切除,这种切除可以通过内镜下进行切除。在早期没有内镜下切除技术之前,大的结肠息肉往往进行外科手术切除。但目前的主流治疗是针对结肠息肉进行切除,而且定期进行随访。随访的期限大约1-2年不等,所以结肠息肉的主要治疗是手术切除。"
彭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0/05/01收听(43210)
结肠息肉分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近年来结肠癌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有临床循证医学证据显...
葛志明│银川市中医医院
2023/03/16播放(71988)
"结肠息肉主要通过内镜下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目前尚没有有效的口服药物治疗,以及预防结肠息肉发生。结肠息肉发生原因很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而且息肉具有复发性,在切除息肉之后,可能在肠道其它部位又会生长出息肉。因此,在结肠息肉切除术后要定期复查结肠镜,发现息肉及时进行切除。息肉如果长期留置不管,可能会引发癌变。息肉分为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具有一定癌变风险,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混合型腺瘤等,以绒毛状腺瘤癌变风险最大。"
苏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0/05/17收听(46156)
"结肠息肉的治疗其实很简单,90%的结肠息肉可以通过内镜切除,比如说是<1cm的息肉,通过内镜下的钳除,热活检钳,可以直接钳除掉。如果是1-2cm的息肉,可以在内镜下做内镜下黏膜切除,进行完整的切除。>2cm的息肉,可以用内镜下黏膜下切除的技术切除。另外,直肠里边大的、早期的息肉,还可以经肛门微创手术去进行切除,这些手术的创伤都是非常小,而且对病人也不会有造成很大的损害。>3cm的息肉,特别是3cm以上扁平息肉,在内镜下切除有困难的时候,可以考虑在腹腔镜下面进行长段的切除。即使结肠息肉发生了癌变,只要不侵犯到黏膜下层,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也就是说早期息肉或者早期癌,是可以进行治愈的。"
2018/01/16收听(38682)
结肠息肉发病率升高与高脂饮食有关,检查发现结肠息肉应取活检,确定性质,再行进一步治疗。若为恶性...
沈通一│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2023/12/13播放(93080)
"结肠息肉我们也有一些人称之为大肠息肉,是指在结肠黏膜表面突出于肠腔的一种息肉状的病变,为了明确息肉的性质,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内镜下的治疗,将息肉切除,来看它到底属于哪一种病理类型。"
王珣│武汉市武昌医院
2017/08/25收听(44962)
结肠息肉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就是所谓的结肠息肉,结肠里长出来的新生物。不管它是炎症的、增生的还是腺瘤性,都叫结肠息肉。根据病理学类型,结肠息肉是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特别是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它是一种癌前病变。对于发现早期的癌前病变,进行切除可以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在临床上经常会推荐在40岁以后进行定期的肠镜检查,肠镜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这些结肠息肉,通过结肠息肉的治疗以达到预防大肠癌的作用。大肠癌是可以预防、可以治愈的疾病,关键在于早期的预防,结肠息肉的治疗就是预防大肠癌的最有效的途径。
2017/06/20收听(33172)
"结肠息肉的形成与长期腹泻、长期便秘、饮食、胆汁代谢紊乱、肠道疾病等有关。结肠息肉早期发病时大多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长期腹泻,人体的肠道就会发生炎症,炎症长时间刺激肠道后息肉会慢慢的发展严重。有些人长时间出现便秘,粪便产生的毒素刺激肠道成慢性炎症,从而发展成结肠息肉。平时喜欢吃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以及做了胆囊切除术的病人,大肠内的胆汁酸增加,胆汁代谢紊乱就容易患上结肠息肉。有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炎性疾病,也易有结肠息肉。结肠息肉形成原因与长期腹泻、长期便秘、饮食及胆汁代谢紊乱,患有慢性肠道疾病有关,患病后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苍天慧│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2020/01/23收听(69414)
结肠息肉是结肠内黏膜发生病变,积累过程中出现增殖、增长。结肠息肉发生是较长时间过程,结肠内食物...
陆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2023/04/26播放(38475)
结肠长度大概有80-100cm,包括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在所有的结肠部分都会长出一些息肉样东西。所谓的息肉就是结肠黏膜表面长出一些赘生物,它也分腺瘤、增生性息肉、错构瘤等,包括炎性息肉。这一类很多的结肠癌都是由息肉演变过来,尤其是腺瘤演变到结肠癌,所以对这种病人他早期没什么症状,这个时候如果不主动去发现它,等它长到2cm以上就会有恶变的可能性,所以说这种病人我们建议早期做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早期摘除,预防结肠癌的发生。
2017/10/18收听(93958)
结肠息肉是指结肠内的息肉样病变,息肉可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以及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是由于炎症反复刺激导致黏膜增生,增生性息肉发病机制与炎性息肉相似,这两种息肉基本不会癌变。而腺瘤性息肉可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绒毛管状腺瘤,管状腺瘤癌变率较低,约10%-20%每10年,而绒毛状腺瘤癌变率高,癌变率可高达40%左右每10年。绒毛管状腺瘤介于两者之间,对于腺瘤息肉的治疗主要包括内镜下黏膜剥除,即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通过内镜下进行介入治疗,可以不用做腹腔镜,也不用传统手术就可以将这种癌前病变去除,40岁以上的患者应当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
2020/03/30收听(64290)
结肠包括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结肠的长度大概在80-100公分左右。结肠息肉是指结...
2023/12/05播放(63056)
结肠息肉是结肠的黏膜面突出向肠腔的一种新生物,较为常见。结肠息肉分为散发性息肉和家族性息肉病,...
2023/04/05播放(99368)
"引起结肠息肉的常见原因包括:1、长期腹泻、大量酗酒,长期饮食辛辣、刺激者,容易使肠道发生慢性炎症、腹泻等,从而刺激肠道息肉的形成。2、长期便秘者肠道内毒素会刺激肠道炎症、息肉的形成。3、长期饮食高蛋白、低纤维含量食物、高脂肪者,相比于经常吃新鲜水果、蔬菜、高纤维食物的人,更容易得结肠息肉。4、胆汁酸及胆汁的代谢紊乱产生的代谢废物,脱氧胆酸和石胆酸均有诱发肠道黏膜产生息肉的诱因。5、肠息肉的病因多与家族性遗传相关。6、慢性肠炎、克罗恩病、阿米巴痢疾、肠道血吸虫、肠结合以及结肠手术后的吻合部位等肠道慢性炎症,均可导致肠息肉的发生。"
王巍│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0/01/29收听(18400)
太原中心医院 武飚
播放次数:2.95万
北京医院 孙建华
播放次数:4.35万
北京西苑医院 赵迎盼
播放次数:4.41万
北大一院 姜勇
播放次数:4.05万
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