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凉针灸哪个部位

2023-04-04 14:48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膝盖局部发凉,临床上多数可以用火针治疗。针灸治疗选择的穴位,一般就是如鹤顶、内膝眼、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等这样的穴位。

在髌骨周围有三个穴位,摸到髌骨,髌骨的上缘就是一个穴位,就是鹤顶穴。让病人取坐位,屈膝90°,摸到髌骨以后,顺着往下摸就是髌韧带,在髌韧带的内侧和外侧,各有一个穴位,就是内膝眼穴和外膝眼穴。其中管外膝眼穴,又叫做犊鼻穴,这是临床上用的比较多的,叫做七三针。在髌骨的上、内下和外下这三个穴位,就是鹤顶、内膝眼、外膝眼。

接下来再介绍两个在膝盖靠下的穴位,一个是阴陵泉穴,一个是阳陵泉穴。阴陵泉穴就是胫骨的内侧髁,顺着小腿内侧往上去摸,摸到一个硌手的骨头,这就是胫骨的内侧髁,它的下端有个凹陷,这个位置就是阴陵泉。阳陵泉是位于腓骨小头的前下方,腓骨可以摸到是外侧的小腿骨,上面有一个腓骨小头,它的前下方就是阳陵泉。所以如果出现膝盖凉的现象,有可能会选用到以上的这些穴位。

分享:

87

相关推荐

脚凉膝盖凉怎么回事

"脚凉、膝盖凉是平时临床过程中常见的一类症状,尤其好发于一些中老年的女性。在主诉时常有说感觉无论穿多厚都觉得脚凉、膝盖凉等此类情况,临床上此类情况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由于下肢的感觉以及对痛温觉的感觉受损,导致痛温觉异常,会觉得异常的发凉,即使穿的比较厚也会觉得凉,引起这类的疾病,临床上常见于腰椎的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导致的神经痛温觉的受损,有时也见于局部的外周性周围神经炎,如糖尿病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等等,在早期损害到了痛温觉感受器,从而使腿部有异常发凉的感觉;第二、导致下肢血流减少的一些疾病,如下肢的血管的狭窄,血肿、血管的血栓以及节段性动脉炎导致狭窄等,动脉的缺血就会导致下肢的动脉血供不足,从而使下肢出现发凉、脉搏减弱以及营养功能障碍,有时会出现下肢皮肤的色素沉着等等。出现此类情况,则应尽快到血管外科就诊,以除外有无动脉缺血性的疾病。在动脉缺血性疾病较为严重时,可出现足趾的苍白以及发凉、疼痛等这些缺血的表现;第三、静脉瘀滞性疾病,使静脉不能够及时回到心脏,而使静脉瘀滞出现下肢的这种发凉、发麻,多见于下肢静脉血栓、大隐静脉曲张、静脉功能不全等等。出现此类情况,则也应到血管外科就诊,以除外相应的疾病并进行及时的治疗。"

语音时长02:12''

李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0/04/04收听(28230)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7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