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手机浏览
直肠息肉出血是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当病变比较小的时候,出血从大便里并不能发现,一天的出血量如果在5ml左右,大便基本上看不出来。如果在75ml-100ml以内,大便也没有明显变化。只有一天出血量达到100ml以上,变成黑色的大便,这个时候往往提示有出血。如果要达到这个量,对于结肠息肉患者往往比较少见。
出血症状还与肛门的距离远近有很大关系,如果息肉比较靠近肛门口,出来的血液很快就排出来,大便里可以看到新鲜的血液。如果位置比较高,在横结肠以上,甚至升结肠部位,出血以后周围会有很多细菌,会分解血液。此时在大便里面看不到出血的痕迹,这种病人更容易漏诊。
分享:
"大部分的直肠息肉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没有任何感觉,也对排便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如果是较大的息肉,会因大便干结刺激,可以引起黏膜表面的糜烂,出现出血的症状,属于下消化道出血,叫近血,离肛门比较近。这种出血往往与大便混杂在一起,或者附着在大便表面,是鲜红色的血液。当然不会出现柏油样大便,出血一般不会太凶险,量不会太大,有别于痔疮的出血。病人可能会有里急后重感,尤其是大的直肠息肉会刺激黏膜,引起反复出现便意,以及排便不尽的感觉。较大的息肉可能会从肛门脱出,特别是距离肛门比较近的息肉,可以在排大便的时候自行脱出,用手可以还纳,也要与内痔进行鉴别。另外,直肠有分泌黏液的功能,直肠较大的息肉往往会导致直肠黏膜面积增加,出现黏液分泌增多,伴有黏液便。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进行肛门直诊,或者用窥镜观察有无息肉,相应进行治疗。"
聂里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0/05/06收听(26150)
"直肠息肉指的是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内凸出的病变,直肠息肉常见的有增生性息肉及炎症性息肉。这两种性质的息肉和直肠黏膜炎症刺激和损害是有关系。直肠息肉出血大多是由于粪便排出过程中,擦破了直肠黏膜引起的大便表面带血,是一种无痛性出血,出血量比较小,血液通常还是鲜红色的,不和大便相混合。如果直肠息肉并发感染,那么直肠息肉诱发的便血也可以表现为粘液脓血便。直肠息肉出现便血在儿童中是比较常见,对于直肠息肉的诊断还是需要通过肛门直肠镜检查来帮助确诊。"
何立伟│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19/06/14收听(61878)
"大便带血是直肠息肉最为常见的一个症状,血色呈鲜红,量不多,大多在排便以后,有时会带有粘液,血液与大便不相混合。直肠息肉的临床症状明显与否,主要取决于息肉的大小以及所在位置。小的息肉可以没有症状。如果息肉表面有溃烂,粪便内才会出现血和粘液。另外,还有一个症状是大便稀软,每天大概2-3次,腹痛及直肠的坠胀感较为少见。个别患者息肉位置较低、蒂长,在排便时可以脱出肛门,这种情况多见于儿童患者。有的患者可以同时存在以上几个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明确诊断。"
肖萌│邹平市中医院
2019/01/27收听(40404)
直肠息肉出血是由于直肠息肉局部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对于直肠息肉出血,根据息肉的大小、类型、部位以... 史刚刚│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2023/08/10播放(84432)
直肠息肉出血是由于直肠息肉局部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对于直肠息肉出血,根据息肉的大小、类型、部位以...
史刚刚│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2023/08/10播放(84432)
"直肠息肉是常见的直肠良性肿瘤之一,是指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直肠息肉最主要的症状是出血,无痛性便血是直肠息肉的主要临床表现。息肉的便血出血量较少,当排便时因挤压使息肉脱落,息肉体积大、位置低时可发生较多的便血。便血的特点为大便带血,直肠息肉出血主要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慢性的炎性刺激有关。当发生直肠息肉出血时,可行保守治疗,比如口服药物配合物理疗法,缓解出血症状。可以行肠镜下息肉切除并送病理检查,达到切除息肉,又能达到止血的目的。如息肉较大、基底部较宽,肠镜下无法切除息肉,需开刀手术切除病变进行止血。"
王书昌│哈尔滨市第二医院
2020/12/23收听(84094)
"直肠息肉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它是大肠黏膜的隆起性病变。直肠息肉它主要形成的原因是肠黏膜长期受到慢性炎症的刺激,导致肠黏膜上皮异常增生而产生。直肠息肉的症状表现为:1、肠道刺激症状,比如腹泻或排便次数增多,如果继发感染,有时会有黏液脓血便。2、临床上最常见的一个症状就是便血,多呈鲜红色或者黏附于粪便的表面,出血量一般不大。3、脱出,如果位置比较低,直肠息肉容易脱出肛门外。如果息肉比较大,需要用手还纳,不能还纳则出现嵌顿、坏死。还有一些直肠息肉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少数可以导致贫血、消瘦或者营养不良等。所以,大多数的直肠息肉没有特殊的症状。多数直肠息肉都是通过直肠指诊发现,必要时需要行肛镜或结肠镜来明确诊断。"
董典博│聊城市人民医院
2018/11/17收听(73296)
直肠息肉是在直肠形成的突出或隆起性的肠道病变。直肠息肉多数是良性,有多发、有单发,有窄蒂的或者... 李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10/22播放(84180)
直肠息肉是在直肠形成的突出或隆起性的肠道病变。直肠息肉多数是良性,有多发、有单发,有窄蒂的或者...
李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10/22播放(84180)
"直肠小的息肉很少引起症状,息肉增大后常见的症状为直肠内出血,多发在便后出血,而且往往是鲜红色血液,不与粪便相混淆,多为间歇性出血,并且出血量较少,很少引起贫血。直肠下端的息肉可以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呈鲜红色、樱桃状,然后自行缩回。直肠息肉病发感染时可出现粘液脓血便,大便频繁,里急后重,有排便不尽感。炎性息肉主要表现为原发病症状诊断。主要是通过直肠指检和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见到直肠息肉后,进一步检查全部的大肠。"
张金锋│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2018/05/09收听(81884)
"直肠息肉的常见症状有:一、便血,多发生在大便后表面带血,颜色鲜红,多为间歇性便血,若没有发生感染时,可出现黏液便或黏液血便,有里急后重感,甚至便秘或大便频繁。二、直肠脱出,直肠息肉蒂较长时或位置靠近肛者,排便时可能出现脱出肛外,便后又自行回缩。三,腹痛,一般情况下很少发生,主要是出现在结肠息肉比较严重的病人身上,是患者出现肠梗阻而导致的。四、腹胀、腹泻、便秘,临床症状常不明显因较轻微和不典型被忽视。五、贫血症状、消瘦等全身病症,可以出现在息肉的数目较多,病程持久的病人身上。"
牟海峰│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2019/08/22收听(17514)
直肠息肉早期没有症状,息肉长到一定程度后,主要症状就是大便改变,比如便血、黏液便、脓血便等,具... 周雷│中日友好医院 2023/11/12播放(66728)
直肠息肉早期没有症状,息肉长到一定程度后,主要症状就是大便改变,比如便血、黏液便、脓血便等,具...
周雷│中日友好医院
2023/11/12播放(66728)
"直肠息肉,是指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包括肿瘤性的赘生物或者非肿瘤性的赘生物。前者,是癌前期的病变与癌发生关系密切,后者与癌关系比较少。这两种息肉,在临床上并不容易区分。所以息肉,作为初步判断,待病理学确诊后,再进一步分类,因此临床上所谓的直肠息肉,并不是说息肉的病理性质。通常临床所说的息肉,都为非肿瘤性息肉。临床症状,一般不太明显。即使出现某些消化道症状,比如腹胀、腹泻、便秘等,也可能因为较轻微,或者不典型而被人忽视。一般多以大便带血、粘液血便来就诊,常误诊为痔疮等肛门疾病,或者痢疾而延误其必要的检查。凡原因未明的便血,或者消耗的症状者,特别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应进一步做肠镜的检查。"
李光振│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2018/05/09收听(12034)
"直肠息肉的症状,需要根据息肉的大小决定。对于小于0.5cm以下的息肉,一般没有任何的症状多数和正常一样,大便的情况也没有明显的变化。对于大于0.5cm或者1cm的息肉,反复迁延不见愈合的,多数会出现息肉表面充血、水肿,有的可以出现糜烂的情况,临床的症状多数会有便血的可能。这种便血多数是鲜血便或者手纸带血,出血量比较少,10ml或者40、50ml,多数需要与痔疮鉴别。如果息肉是管状腺瘤性息肉或者是癌变情况,大于2cm以上的息肉,有可能出现消化道大出血,有的出血的量比较大,容易出现失血性休克的表现。所以,直肠息肉除了有出血的情况之外,没有明显的其他症状,也不会出现腹部的疼痛的情况,除非有息肉癌变转移的可能性,才会出现癌变的一系列的其他问题。"
王强│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8/12/05收听(66140)
直肠息肉,应根据患者所发生的部位,以及发生的大小判断是否具有症状。对于比较小的息肉,通常是没有... 左罗│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23/05/08播放(51534)
直肠息肉,应根据患者所发生的部位,以及发生的大小判断是否具有症状。对于比较小的息肉,通常是没有...
左罗│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23/05/08播放(51534)
"直肠息肉属于大肠息肉的一种,发生在直肠黏膜异常增生的一种赘生物,一般直径在0.3-0.5cm左右。因此大部分结肠息肉的病人没有什么临床表现,可能是在做肛门窥镜或者结肠镜检查的时候意外发现,较大的息肉可能会反复刺激直肠黏膜而出现变异,但是又有便排不尽感。如果是较大的息肉,可能在排便的时候会脱出到肛门外,酷似于内痔脱出肛门,可以用手还纳。如果较大的息肉,可能在大便反复刺激摩擦的时候发生破损、糜烂、出血,这种出血往往是鲜红色的血便,可以附着在大便的表面,也可能混在大便的中间,一般是鲜红色,不会出现柏油样或暗红色的血便,这有别于上消化道的出血。如果发现直肠息肉需要及时治疗,以免发生癌变,因为这个部位反复被大便刺激,部分息肉有可能会发生癌变。所以尽早治疗,而且也防止息肉长的过大,切除的时候创面过大,然后引起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2020/05/07收听(24988)
直肠息肉常见症状如下:1、带蒂息肉:排便时经常脱出,起立时或用手还纳时可缩回: 薛伟彩│河北省中医院 2023/10/22播放(58000)
薛伟彩│河北省中医院
2023/10/22播放(58000)
"直肠息肉是指直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明确的病理的前提下统称为息肉。息肉主要分为炎症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两种。直肠息肉主要的临床表现根据息肉生长的部位、大小、数量的多少,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它主要表现为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继发炎症感染时可伴有多量黏液或黏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感,便秘或大便次数增多。肠系息肉较大可引起肠套叠;息肉巨大或多发者可发生肠梗阻;长蒂且位置近肛门者可脱出肛门。手术患者也可以有腹部闷胀不适、隐痛或腹痛等症状,可伴有出血,出血量较大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如果患者有上述症状,建议完善肠镜检查,明确诊断后选择合适的诊疗方案。"
高曰文│日照市人民医院
2018/06/01收听(74372)
直肠息肉是直肠黏膜细胞的异常增生导致其突出到肠腔内的一种表现,其症状相对较少,常常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发现,它的症状有便中带血,是无痛性的便中带血,量较少,常常是被忽视的。如果较大或者有较长蒂的息肉,可以从肛门脱出到肛外,这样可在肛门口触到肿大的肉球,如果息肉较多,还可以出现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的刺激症状,甚至对排便习惯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大便次数增多。直肠肿瘤性息肉还可以发生癌变,必须要加以重视,直肠息肉的体积越大,癌变风险越高,而对于直肠息肉家族病史的病人,更要注意肠息肉癌变的可能性。
曹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0/04/15收听(34196)
"直肠息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和直肠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大多数直肠息肉都是良性的息肉,多数起病比较隐匿,没有特别的临床表现,不容易发现。少数的患者可以表现为大便习惯的改变、大便中带有血或者黏液、大便稀、大便次数增多等,有的还有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感或者消瘦、贫血等全身的症状。要对直肠的息肉有明确的认识,需要进行肠镜的进一步检查,对怀疑有恶变的可以取病理,明确诊断,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更应该进行检查。"
李振凯│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2019/07/29收听(55222)
"直肠息肉患者的症状表现有下腹疼痛、血便脓便、里急后重等,因为直肠局部发生增生性病变后,会对周围末梢神经组织产生压迫性刺激,从而引起下腹疼痛的症状表现。直肠表层黏膜组织在病症影响下,会出现有充血性肿胀现象,一旦与排泄物发生摩擦刺激后,上层黏膜组织中的毛细血管会出现有破裂、渗血的情况,渗出血液以及坏死脱落的组织与排泄物发生混合后,会通过肛门从体内排出,所以就造成血便、脓便的症状反应。另外,部分患者由于息肉组织体积较大,正常排泄功能受阻,肠道息肉组织受到粪便重力牵拉作用下,会出现有排便感明显,但是无法顺畅排出的情况发生。"
王靖红│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2020/02/05收听(63842)
直肠息肉属于消化道黏膜赘生物,为常见的消化道良性肿瘤,占消化道肿瘤的50%-70%,包括单发、... 李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023/10/04播放(68780)
直肠息肉属于消化道黏膜赘生物,为常见的消化道良性肿瘤,占消化道肿瘤的50%-70%,包括单发、...
李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023/10/04播放(68780)
浙江省肿瘤医院 陈寅波
播放次数:4.35万
中日医院 周雷
播放次数:4.72万
武汉协和医院 夏泽锋
播放次数:2.28万
北京安贞医院 李进军
播放次数:3.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