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为何会哭“死”过去

2023-07-15 03:26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有的小儿在遇事发怒、惊恐或不合意的时候,会突然大哭不止,直到呼吸暂停、双唇发紫。重者可有四肢强直、失去知觉,甚至惊厥,而后恢复原状。医学上称为小儿屏气症状或呼吸暂停症,是小儿癔症的一种表现形式。小儿屏气发作是由于小儿受到情绪刺激或要求得不到满足,以及疼痛等物理因素刺激而出现的一种现象。最初小儿会哭叫,随即因过度换气而屏气呼吸暂停。由于没有氧气的吸入,二氧化碳在体内堆积,小儿的口唇由红色变为青色,而后转为紫色,同时出现四肢强直,有的小儿甚至出现四肢抖动。全过程持续10余多秒,长则2-3分钟,然后重新开始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神志逐渐恢复。小儿屏气发作间隔时间长,会造成大脑暂时性缺氧,甚至导致小儿意识丧失、四肢阵挛性抽搐、大小便失禁等危症症状,这时应该及时送至医院抢救。
家有2-3岁小儿屏气发作的患儿,家长应该怎么做:
1、平时要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既要严格要求、耐心说服,也要及时了解小儿的情绪变化,尽量避免情绪方面的刺激;
2、要培养小儿开朗乐观的性格,特别要克服小儿唯我独尊的小皇帝思想,可让其多与其他小朋友接触。从小培养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良好品格,以减少小儿屏气发作的次数;
3、小儿一旦发作,家长要及时安抚,或把小儿抱到室外,换一个环境,也许能缓解小儿的情绪。

分享:

281

相关推荐

糖尿病最后都怎么死的

据统计,糖尿病最后绝大多数首先死于心血管并发症,例如心肌梗死、严重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心跳骤停。第二、死于脑卒中,也是通俗说的中风的人也很多。第三、死于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此期的肾病一般必须依赖透析才能维持生命。糖尿病患者即使肾移植以后的效果也很差,所以最终死于糖尿病肾病的人也非常多。第四、死于各种的感染,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高,容易抑制自身免疫功能,加之高血糖本身很容易滋生细菌,感染可能是细菌感染、结核菌感染、霉菌感染,或者是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治疗上难度大,效果差,容易发展成感染性休克、败血症而导致死亡。第五、容易死于癌症,糖尿病患者长期慢性高血糖的毒性作用,削弱了机体的免疫功能,比一般的人更容易发生组织癌变,当高血糖的同时,又伴有癌症的时候,在治疗上往往难度更大,而且癌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作用加重,使治疗上的难度明显的增加,使血糖更加难以控制。这个时候癌症的折磨和高血糖难以控制,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加重,以及急性代谢紊乱的情况也很容易发生,而导致死亡,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第六、糖尿病患者常常容易死于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导致致残,例如微血管并发症导致的视网膜出血、视网膜剥离,由一个正常人变成了残疾人,眼睛对周围的危险因素的识别能力下降,当危险降临的时候而导致死亡。另外,大血管并发症导致的下肢的溃烂、截肢、长期的卧床,容易并发血管的栓塞、褥疮感染而导致死亡。

语音时长02:31''

孙苏欣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2018/08/14收听(3260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4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