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人体内产生抗血小板的自身抗体,导致网状内皮系统破坏血小板过多,从而造成了血小板的减少。患有ITP的患者,多半以上为儿童。多于感染后数天或数周内起病,男女比例相似,70%-80%的患儿可以痊愈,余下的20%-30%可能发展为慢性的ITP。ITP根据其新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新诊断的ITP、持续性的ITP和慢性ITP。其发病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临床认为与免疫因素、感染等有关。急性型起病比较急骤,部分的病人可有畏寒、寒战、发热;全身的皮肤出现瘀点、瘀斑,可有血疱形成及血肿形成;还常见的症状有鼻腔出血、齿龈出血、口腔黏膜及舌体出血等;慢性型起病隐匿,一般没有前驱症状,多为皮肤、黏膜的出血,如瘀点、瘀斑,外伤后出血不止,鼻腔出血、齿龈出血比较常见。主要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约90%的病人经正规治疗后血小板能够恢复正常。对于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例,临床可以采取免疫抑制剂,比如环磷酰胺、环孢素、达那唑等治疗。近年来国内外采用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如果使用二线的免疫抑制剂没有效果的病人,可以采取脾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