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康复治疗方法

2019-03-16 15:37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脑梗塞现在是一个发病率比较高的脑血管疾病,主要原因是脑血管产生血栓,被血栓堵住,有可能来自心源性的,叫做脑栓塞,如果是原位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叫脑梗塞,但都是造成血管的血供不足,甚至断流引起的急性脑缺血性事件。

它的急性期治疗肯定是溶栓、取栓、药物治疗等等。到了康复期,主要就是强调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不管是被动运动,还是主动运动,都强调功能锻炼。其次还有康复理疗,包括中医中药针灸,还有推拿和按摩,还有电针之类都可以。

除此之外,药物治疗也非常重要,药物治疗主要是卒中的二级预防药物治疗,比如阿司匹林,还有稳定斑块的他汀类药物。因为脑梗病人出现再次脑梗几率会比没有脑梗的病人高的多,如果不做好预防治疗,出现二次中风、三次中风的可能性就会很大。所以除康复科所使用措施,二级预防药物也要跟上才行。

分享:

26

相关推荐

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法

"对于卧床的脑梗塞患者,康复治疗应该是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这样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不能操之过急。第一、如果是卧床的病人,应该训练患者在床上能够左右的翻身,这个是最基本的躯干的功能锻炼的项目,通过训练可以让患者自由地翻身,最主要的效果就是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比如褥疮、肺炎等等;第二、如果患者能够在床上自由地翻身以后,就可以练习坐起来,坐位是患者比较容易完成的动作,也是防止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行走以后日常生活生活所必需的,应该与患者翻身训练同时进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患者背靠的东西进行训练;第三、患者在坐位的训练完成以后,需要积极地进行站位的训练。患者能够独立站稳以后,可以让患者将重心慢慢的移到的患腿上,这样可以锻炼患腿的持重的能力;第四、患者能够独立站立后,患腿能够持重达到身体重量的75%以后才可以进行行走的训练。对于患者,不要过早地使用手杖,以免影响患肢的锻炼。在进行步伐锻炼之前,应该先练习双腿的前后交替迈步和重心的转移,等到逐步的熟练以后才可以进行步行的训练;第五、在患者独立坐稳以后,可以进行日常生活的技能的训练,比如尽量自己去穿衣服、吃饭、洗澡、做个人卫生,甚至可以做简单的家务,参与公益的活动等等;第六、如果患者出现语言的障碍,语言康复也是很重要的。最主要是跟患者进行语言的交流,可以让患者自己读一读报纸,念文章,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法。\r"

语音时长02:20''

曾湘豫北京医院

2017/07/24收听(35114)

脑梗塞后遗症的康复方法

"脑梗塞后遗症的康复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具体的方法有下面几个步骤,第一、进行按摩和被动锻炼。对于早期卧床不起的病人,应该由家人对其瘫痪的肢体进行按摩,主要是为了预防肌肉的萎缩,要注意对大小关节多做屈伸的运动,手指、肘关节等等都要弯曲到位,主要是为了避免关节的僵硬。如果病人稍微能活动,可以在别人的搀扶下坐在凳子上,做踢踢腿、伸伸膝或者是试着扶着东西站起来等等活动;第二、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可以逐渐开步走,并且做上肢的锻炼,可以试着扶着东西站起来,身体向左右两侧的活动、下蹲等等,还可以在原地踏步,轮流抬左腿、抬右腿,扶着墙向前面一点一点地移动,锻炼的时候应该注意,要有意识地让患侧肢体多负重的锻炼,锻炼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锻炼过度,掌握锻炼的强度,可以一天多做几次。对上肢的训练,可以试着抬抬上肢、平举,做这些运动可以改善他的血液循环,消除浮肿。再进一步就可以逐渐加强一些功能的锻炼,以争取达到生活能够基本的自理。经过上述的锻炼以后,如果病人能够自己行走,走路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走路时先把患肢抬高,做跨越的步态,并逐渐的进行跨越门槛、上下楼梯等等,距离可以逐渐的加长,如果下肢恢复的比较好的,还可以进行小距离的跑步等等。对于上肢的锻炼主要是训练两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比如让自己梳头、穿衣服、系鞋带、解纽扣,甚至打字、洗脸等等。如果有条件的还可以参加乒乓球、拍皮球等等的活动。如果想锻炼灵活性,可以试着拿筷子或者拿手夹花生、黄豆等等的,以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在逐渐达到日常生活能够自理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功能性的恢复的锻炼,锻炼的同时应该注意药物也不能停,还可以配合着针灸、按摩等等综合的治疗。进食的时候要注意,早期可以由家属来喂,慢慢的可以过渡到自己来进食,如果病人有呛咳,需要用鼻饲,千万不要强行地去喂食,很容易呛出肺炎。其实带着鼻饲管的同时也可以用嘴进食,如果病人每天进食的量和进食的速度都能够保证,也可以逐渐的把胃管去掉,两个可以同时进行,不要操之过急。取胃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没有呛咳、没有反流的时候才可以把胃管拔掉。再好一点,还可以试着让患者做简单的家务活动,可以叠叠被子、洗洗碗、开开门、拖拖地等等,这些康复训练的方法对病人都是有很有好处的。\r"

语音时长03:54''

曾湘豫北京医院

2017/07/24收听(8489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4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