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康复训练

2023-11-23 22:52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一般年龄是25-50岁,症状是腰痛、腿痛或是腿麻。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首先要考虑保守治疗,发病初就进行治疗,但是如果出现下肢无力或大小便失禁的情况,就要咨询医生是否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果发生腰椎间盘突出,在急性期要休息,尽量减少运动,然后做好腰部保暖,睡硬板床,不要睡地板和竹席,避免剧烈运动,像篮球、足球、跳舞等。对腰部要进行保护,不要长期站立,长期坐,不要负重,不要大弯腰,不要抱小孩,弯腰下蹲的过程中,要注意采用正确的姿势,比如搬重物的时候要挺直腰再蹲下去,而不是直接弯下去搬重物。要避免长时间久坐,最好坐20分钟就起来活动。因为坐位相对于站位和躺位对于椎间盘的压力会更大。另外不要坐沙发,不要坐低板凳,在平躺的时候,膝盖下放一个枕头,侧卧时大腿中央放一个枕头来减少对脊柱的压力。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还有手法、牵引、理疗、针灸,如果症状明显好转,就要进行腰部锻炼。可以利用门框或者单杠进行悬吊训练,悬吊训练动作要轻柔、缓慢,并且持之以恒。也可以做站立训练,把两手放在腰上,臀部,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往后做伸腰的动作,做36次。还有是往后倒着走的锻炼,倒走锻炼要选择平坦而安全的场地,走路的时候是挺胸收腹,平视前方,双手自然的前后飞舞,尽量少回头,速度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一般每天至少走15分钟,每天两次。此外,有一个麦肯基的动作,患者趴在床上,两手臂将上半身尽量的撑起,下半身贴床,让腰部尽量后伸,反复做这个动作,每天至少持续20-30分钟。

分享:

81

相关推荐

帕金森病的康复训练

"帕金森病的康复治疗同样不能改变疾病的进展和结局,而只能够减轻帕金森病引起的一种继发性的功能障碍和由此所带来的残损,从而延缓病情的发展,延长患者独立生活的时间。帕金森病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才会收到效果。康复训练的目标主要是促进所有关节的充分运动,防止关节的挛缩,改善运动的速度、灵活性和协调能力,增强姿势的稳定性,提高患者对平衡功能的感知,进行步态的训练,注意增大步长,改善停步、起步、转弯以及转身的灵活性,增强日常生活能力,维持和改善耐久力,教会患者和家属能量保存的技术。另外通过运动和作业疗法防止便秘、骨质疏松、下肢循环障碍等等并发症,还应该帮助病人对慢性残疾进行心理调整和生活方式的修正。康复训练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日常生活功能的训练、头颈部的锻炼、鼓腮的锻炼、面部锻炼、语言的训练、步态的训练、躯干的训练、平衡训练等等。在日常生活训练方面,应该鼓励患者自行的穿衣服、脱衣服,推荐穿比较柔软、宽松的衣服,以增加上肢活动以及上下肢配合的训练。对自行起床有困难的患者可将床头给它抬高,可以在床尾结一个绳子,让患者拉着绳子起床。另外应该避免坐过软的沙发和过低的椅子,尽量在椅子旁边有扶手,这样起来的时候可以扶着扶手起来。也可以将椅子后方的地抬高,让它有一定的倾斜度,让患者便于起床。对头颈部的锻炼,可以让患者头后,仰注视天花板大概五秒钟左右,再低头,让下颌尽量去触及胸部,还可以左右晃动,头面部向右转,慢慢的向左转,慢慢的也可以向侧右摆动。要注意头颈部训练的时候一定要坐在椅子上,采用坐位的方法,以防跌倒。另外鼓腮训练可以采用,对着镜子练习,让面部出现微笑、撇嘴或者吹口哨、鼓腮的动作等等。对于面部动作的训练主要是做皱眉的、舒展的等反反复复的训练,或者用力地闭眼、用力地睁眼的锻炼。对语言方面的锻炼可以让病人缓慢而大声的朗读报纸或者优美的散文等等。唱歌也是很好的锻炼的方法。因为大多数帕金森病人都有步态障碍,所以步态训练还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每天有计划地进行,比如原地站立以及高抬腿、跨步等等。在病人行走的时候,可以在地板上设计一个标志,按照标志去走,另外还可以在患者前方可以设置一个大概5cm高的障碍物,让病人走过的时候实行跨越的步态。还要注意的就是穿鞋的时候一定要穿摩擦力比较大的鞋子,以防滑倒。另外如果不平衡的可以给病人一个手杖,手杖可以帮助病人限制前冲的步态,以及保持他的平衡状态。还有生活自理能力丧失或者晚期帕金森病的患者,关节活动和被动的训练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动作。家属需要帮助病人做肢体的被动运动,活动的时候动作要轻柔,也要和缓,要对颈、腰、四肢各关节和肌肉全面的进行按摩和伸展运动,每天大概进行3-5次,每次大概有15-3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训练的目的主要是尽量保持关节的活动幅度,防止褥疮等等并发症,而且还要定期翻身。对于躯干的训练可以采取用双脚分开站立,两个腿稍稍有点弯曲,左上肢抬高,并且缓慢的向左侧弯曲,保持几秒钟,再向右侧重复。平衡训练可以在各种体位下进行,对晚期的病人最好采用坐位的方法,想平衡训练,还有躯干的训练,最好是去医院的康复科找专科的医生给专业的指导。\r"

语音时长04:58''

曾湘豫北京医院

2023/03/23收听(4050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8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