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供血不足的首选治疗方法

2023-10-20 22:33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多种原因可造成脑供血不足,治疗方法要根据这些原因选择最好的方案,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脑部由心脏供血,部分患者的脑部供血不好并不是脑部问题,而是心脏出问题,如心跳特别慢或者心脏有房颤,所以心脏有时不能有效提供血液。此时针对脑供血不足应对患者进行植入起搏器治疗,使其心跳恢复正常,心跳不要太慢;

2、运输血液通道出现问题,即血管,从心脏发出一些大血管,如主动脉弓一直到颈内动脉、椎动脉,若这些血管出现问题如有动脉粥样硬化,即胆固醇沉积于血管壁。轻症的动脉硬化不需要用支架治疗,要规律服用降脂药物稳定斑块,甚至逆转斑块减轻动脉粥样硬化。一些比较严重的狭窄,可用介入手段,即植入支架,然后重新让管腔得到开放,从而保证血液供应;

3、小血管问题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疾病,长期会让血管玻璃样变、弹性不好。针对这些情况要治疗原发病,把高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好,基本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治疗。

总之,若心脏有问题导致的脑部供血不好,首先应针对心动过缓或者心律进行治疗;若通道问题导致供血不良,需要扩大血容量保证血液供应。每天个人的入量大概在2500ml左右,即保证足够饮食、饮水。若依旧供血不足,医源上可给患者输液保证患者的血液供应。远期来看要缓解脑供血不足,应积极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这些危险因素处理好。

分享:

495

相关推荐

脑供血不足治疗的方法

脑供血不足是临床常见疾患,主要是以患者自觉头晕不适或者视物模糊、站立不稳为主要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首先需要明确诊断,排除可以引起头晕的其他疾患。一旦确诊为脑供血不足,就需要积极治疗,以免加重病情,导致其他更为严重的后果。对于不同年龄,有不同基础病的患者,治疗方法往往有所不同。如果是年轻患者,平时没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仅仅是由于颈椎病引起的脑供血不足,可视其病情的严重程度,给予不同治疗。病情较轻者可不予以药物治疗,指导其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注意保护颈椎,即可改善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如果病情较重,恶心欲呕,不能睁眼,需要静脉给药,可以加强改善微循环、抑酸护胃等治疗。如果是50岁以上的男性或者55岁以上的女性,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颈动脉硬化等任何一项,则需要积极启动一级预防。改善饮食,提倡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食绿叶蔬菜,规律口服降压药、降糖药或者降脂药。同时加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具有活血化瘀功能的中成药,也可以口服选择,如脑心通胶囊、银杏叶制剂、三七制剂、丹参制剂以及其他复方制剂等。如果是静脉输液,还可以选择具有扩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的西药,如长春西汀、前列地尔、丁咯地尔、桂哌齐特等等。

语音时长02:12''

梁发俊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8/09/25收听(2553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0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