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淤积性肝病如何治疗

2019-01-24 17:30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治疗,首先我们要检查病因是什么。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病因,其中很常见的是病毒感染,比如说巨细胞病毒的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胆道、肝内胆管的异常,还有肝细胞的异常,出现胆汁淤积性肝病,这是一个很常见的原因。还有一个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非感染的,像遗传代谢性的,像Alagille综合征,或者说希特林蛋白缺乏症等等,也是引起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一个主要原因,或者是说胆道的闭锁。那么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治疗,在明确病因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针对病因治疗。假如说这个孩子是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那么我们进行抗巨细胞病毒的治疗,用点更昔洛韦;假如说是希特林蛋白缺乏的,可以换奶粉,像一些含有中链脂肪比较高的一些奶粉来治疗就好了;有一些遗传性疾病,或者说很多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病人查不出来的,就是一个最基本的治疗,就是保肝利胆,最常用就是一些熊去氧胆酸,还有一些维生素E,用一些降酶的药,这样子他慢慢也就恢复了。假如是胆道闭锁,要通过外科及时的干预,最好是在2个月以内外科及时干预,这样小孩的生存率就比较大。超过3个月的外科干预,这个小孩的生存率就很低,而且手术的成功率也就很低。所以建议这些孩子在2个月以内,通过内科进行一些病因的分析治疗,属于外科的尽早手术,属于内科的就内科治疗,这样效果会比较好。

分享:

106

相关推荐

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中医药治疗我们临床上方法还是比较多见的,比如说中药汤剂的治疗,中成药的治疗,或者是说中药外用治疗,比如说穴位贴敷、针灸、推拿、肝病治疗仪的治疗。从整体来说,胆汁淤积性肝病中医首先是要通过辨证论治的。一般临床上根据我们的经验,胆汁淤积性肝病一般发病以中老年女性多见。我们有以下几个证型:肝肾亏虚型、肝胆湿热型、肝郁脾虚型。一般来说肝郁脾虚型,往往患者会伴有肝区的不舒服,食欲减退、恶心、腹胀、便溏、大便稀的表现。通过我们西医的诊断是胆汁淤积性肝病。我们中医的诊断辨证就是肝郁脾虚型。肝郁脾虚型的胆汁性淤积型肝病,我们中医治疗是疏肝健脾为主的治疗,我们成药可以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来治疗,主要还是疏肝解郁加上健脾化湿为主的治疗。肝胆湿热性,中医讲脾胃的功能是产生湿热和运化水湿的,所以说脾胃功能失调之后,湿热就会聚集,聚集在肝胆二经,临床表现常见有比如说肝区的灼热感、口苦、眼睛干、口干、想喝水、胃脘不舒服、大便是比较干结的,或者是大便是比较粘滞的,小便比较黄。我们中医药治疗可以以清热利胆为主。比如说成药可以选用双虎清肝颗粒、茵栀黄、茵莲清肝的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见于中老年女性,往往是有一个肝肾亏虚的表现。比如说肝区不舒服的还是隐隐约约的,往往会伴有乏力、倦怠、口干、口苦,但是这种口干口苦,不像肝胆湿热严重,伴有失眠、盗汗、超热的情况。我们临床上主要是沙参、枸杞、麦冬为主的治疗。对于各型的胆汁淤积性肝病,胆汁淤累积时间过长,可能会产生瘀血,而正虚血瘀往往是肝硬化的前期的病理表现,疾病控制不好会到肝硬化的阶段。所以说我们平时要适当应用活血化瘀加上扶正的药物,比如说我们用三七粉、黄芪、当归、丹参或者是说用软坚散结的药物,比如说鳖甲、牡蛎达到软坚散结,起到软化肝脏、缩小脾脏,解决脾功能亢进,恢复肝功能的作用。总之,中医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还是以辨证论治为主。临床辨证还是要通过舌苔、脉象来为主,结合我们中医的问诊,结合我们现在的生化检查。"

语音时长04:13''

张引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17/07/17收听(6181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2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