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障碍手术方式如何选择

2023-01-04 01:09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肌张力障碍手术方式目前在我国常见的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离断术,即通过把引起肌张力障碍的肌肉或者神经切断。第二种是把重点放在脑内,分为两种,一种叫立体定向毁损术,一种叫做脑深部电刺激术。毁损术就是把相应手段放在脑内相应核团,通过毁损方式来达到治疗效果的方式。但毁损有个最大的缺点是它不可逆,毁损以后,就像蛋清变成蛋白,它不可能再回到蛋清。脑深部电刺激是通过在相应核团放置电极,通过电流方式改善神经元异常放电,从而达到改善肌张力障碍的目的。因此脑深部电刺激术具有可调、可控、可逆优势,目前是肌张力障碍刺激性治疗种较为科学的方式。可能有的患者就问,那什么时候需要用离断术,什么时候用毁损术,什么时候我们用脑深部电刺激。对于离断术,目前发现了它有它的局限性,所谓的离断术或者神经根切除术是指把局部神经根或者肌肉切断,通常治标不治本。因为只是治疗引起症状的部位,而没有把脑内引起肌张力障碍的神经元做到治疗,脑内神经元还在引起肌张力增高,但是因为离断或者切除神经根,引起肌肉不受控制,因此这类手术患者经常会引起疼痛。因为神经元让患者收,但其肌肉已经没办法收,就会引起疼痛,还有部分异常肌肉团块性收缩。因此,对于目前来说,最常用可能是脑深部电刺激,但脑深部电刺激费用可能相对比较高,而离断术或者叫做神经根切除,相对而言费用稍低,但副作用要大些。因此如果要选择,应该首选脑深部电刺激,因为它具有微创、可逆、可调优势。如果家庭非常困难,可以暂选神经根切除术,但它副作用确实比较大。

分享:

113

相关推荐

如何选择双眼皮手术的方式?

双眼皮手术的方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切开的方法。另一类是不切开的方法。其中的不切开的方法有几种方式,一种是通过一个埋线,在皮下和睑板之间形成一个疤痕的粘连,这样就在睁眼睛的时候形成双眼皮。另一种就是在上眼睑做一个小的切口。1-3个这样的小切口,也形成一种皮肤和睑板之间粘连,这样也能够形成一个双眼皮。还有就是我们可以在上面做几个小切口,去除一部分的疝出的眶隔脂肪,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微创的手术方法形成双眼皮。主要有这三种情况,但是如何去选择?这种手术方式主要是根据求美者他自身的一个情况。比方对于那些年轻的,眼睑的皮肤比较薄,睑裂比较宽,像这类我们就建议做微创的方法,或者是做埋线的方法。这样他的恢复创伤就小,恢复的快,效果也是很好的。但对于年龄到了30岁以上,上眼睑皮肤比较松驰,或者说他这个皮肤的堆积比较明显的这样的人,我们就建议他做切开的方法。这样在手术的过程当中能够去除一部分松驰的皮肤,形成的双眼皮也可以形态更加完美。在这里跟大家也特别强调一下,在我们现在经常在广告上或者是其他宣传材料上听到说韩式双眼皮,或者是什么微创等很多方法。其实这些方法都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当然我们前面说的是切开方法就是传统的手术方法,当然现在也有就是我们叫所谓的那种韩式或者是三点,三点埋线、微创等这些名词,虽然很繁多,但是实际上都是一种埋线方法衍生而出来的手术术式。基本方法思想是这样的。

语音时长02:20''

郑永生北京正美医疗美容诊所

2017/07/10收听(15010)

眼袋手术方式该怎么选择?

出诊的时候遇到一个患者,她今年四十多岁,眼部皮肤很松弛,眼袋也很严重,她是想来做眼袋手术的,但是当我告诉她,她这种情况做外切眼袋手术比较好一些,可是她不同意,...

付敏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20/11/17阅读(4166)

去眼袋手术方式如何选择?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内路眼袋手术,什么情况下选择外路手术?一般来说,我们是有一个原则的,如果年龄30岁以下,下眼睑的皮肤松弛不是很明显,或者眼袋脂肪也不是非常突出,我们还是考虑首选做内路眼袋手术,也就是结膜入路的眼袋手术。这样通过手术切口,我们就可以把眼袋脂肪去掉,因为本身皮肤比较紧没有明显的松驰,所以术后也不会出现很严重的继发性的皮肤更加松驰的情况。恢复相对来讲比较快,一般来说一周左右,恢复就比较好。而且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刀口是在结膜面,从外面看是一点痕迹都没有。所以患者,特别是年轻的女性容易接受。但是外切的眼袋手术,也就是经皮入路的眼袋手术,它适合各种人群,年轻的、皮肤紧的、年龄大的、皮肤松都适合做外切的眼袋手术。特别是眼睑皮肤松驰,皱纹比较明显,或者眼袋脂肪膨出比较明显的情况下,我们要首选外路眼袋手术,而且这是一个最佳的手术方法。如果这时候再采取内切的眼袋手术,有可能造成下睑皮肤的松驰非常明显,患者可能达不到比较好的效果。这就是内切、外切眼袋手术的适应症,选择好适应症,根据患者本身的情况,我们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案,去达到最佳的手术效果。

语音时长01:53''

赵延勇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2017/07/10收听(5203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