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脊髓脊柱外科
手机浏览
颅咽管瘤的位置中有鞍内-鞍上型,甚至鞍上型,这两种生长的方向就是向鞍上生长,垂体和下丘脑有一个较重要的内分泌轴,部分激素都由它们分泌,包括抗利尿激素,如果分泌较少,尿量就会增多,部分患者每天甚至饮用几十升水,尿量也增多。所以根据颅咽管瘤生长的部位,可能影响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比如抗利尿激素分泌较少,就会出现尿崩症,就是饮水多、尿量多,所以需要注意补充盐分等电解质的成分。这个出现的几率,我们称为首发症状,患者就诊时,主要就是尿崩,但是讲话直接就是讲饮食多、尿量多,这种出现的几率占10%。
分享:
"尿崩症一般分为原发性尿崩症、继发性尿崩症和遗传性尿崩症三种,临床上按发病部位可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两类。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病变引起的精氨酸加压素,俗称抗利尿激素不同程度的缺乏,或者由于多种病变引起肾脏对精氨酸加压素敏感性下降、缺陷,最终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多尿、烦渴、尿比重偏低、尿渗透压降低,尿量往往大于4000ml\/d,尿渗透压一般要低于300ml\/d。尿崩症是一种危害较大的疾病,如何去确诊,主要是首先看一下有没有家族的遗传史,可以考虑查尿常规、尿渗透压以及做血管加压素的试验。"
王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0/04/24收听(99708)
"尿崩症指的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对于精氨酸加压素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导致病人出现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尿崩症患者的尿量,可以达到3000mL以上,有些人每天的尿量可以达到4000mL,甚至到了10000mL的地步,也就是到10L的地步,病人通常情况下水缺乏比较严重,基本原因主要是三个,具体如下:第一个,中枢性尿崩症,中枢性尿崩症往往是因为下丘脑或垂体的疾病导致。第二个,肾性尿崩症,肾性尿崩症的原因主要是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异常有关系。第三个,妊娠相关的尿崩症,妊娠相关尿崩症的原因主要是胎盘产生的N末端的氨基肽酶让精氨酸加压素的降解加速,这样就会出现精氨酸加压素的缺乏,而出现妊娠相关的尿崩症,一般是分娩以后几周,妊娠相关的尿崩症就可以缓解。"
马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1/05/11收听(24850)
"人每天需要摄入以及排除一定的水分,来保持身体的平衡,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而尿崩症就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者缺乏,或者肾脏对抗利尿激素反应缺陷,而引起的一组症状群。它主要表现为多尿、低比重尿以及低渗尿,它的发病原因目前来说分为两大类,中枢性尿崩症、肾性尿崩症。所谓中枢性的尿崩症,也就是任何累侵犯下丘脑神经垂体的病变,都会导致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减少,造成多尿。一般来说,它的原因和肿瘤、创伤、炎性病变以及脑血管病变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也有一些没有明确的原因,这可能和染色体的遗传有关。另外,肾性尿崩症有多尿、低渗尿的特点, 90%都是遗传性的一种疾病,剩下的10%多半和肾脏的疾病有关系,比如慢性肾盂肾炎、阻塞性的尿路疾病、肾小管坏死、肾小管性酸中毒、还有低钾血症有一定的关系。"
李卉│长治市中医院
2018/03/22收听(14820)
刘泽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3/09/27播放(96648)
刘泽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3/09/27播放(96648)
"尿崩的原因很多,跟神经外科相关的尿崩主要是垂体柄、垂体后叶病变引起的,常见的原因像鞍区的生殖细胞瘤,鞍区的朗格罕氏组织细胞增生症,以及垂体后叶的一些受破坏的疾病垂体炎、垂体脓肿,甚至包括垂体拉克氏囊肿,这些都可以引起尿崩症。另外我们需要排除一些其它原因引起的像肾性尿崩,这可能是肾脏的疾病,肾小球回收回吸收功能的不足引起的。这些都需要肾内科大夫去排除。"
幸兵│北京协和医院
2018/04/16收听(73412)
尿崩症是指患者的尿非常多。正常情况下,每个人的小便量在1500-2000mL,因为身体产生一种... 刘泽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3/09/04播放(36585)
尿崩症是指患者的尿非常多。正常情况下,每个人的小便量在1500-2000mL,因为身体产生一种...
2023/09/04播放(36585)
"尿崩症主要临床表现是多尿、烦渴、多饮,起病通常会比较快,24小时尿量的有时候会超过5-10升,量非常的大。具体的病因是由于人体内抗利尿激素缺乏,或者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导致包括多尿、烦渴、多饮以及低比重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尿崩症主要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部位的病变所造成,其部分病例可能并没有明显的病因。尿崩症可能发生在任何的年龄,但青年人会更多点,由于这种低渗性多尿,患者经常会有很口渴的感觉,因为烦渴大量饮水,喜欢喝些冷饮。如果有充分的水分供应,对患者健康可能影响并不大,但如果病变已经影响到下丘脑口渴中枢,这时容易造成体内大量的脱水,甚至导致血浆渗透压和血清钠明显上升,出现极度软弱、发热,甚至死亡。"
王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23/03/22收听(35223)
尿崩症顾名思义,崩是崩溃,尿量非常多。该病书面定义指的是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者作用障碍,... 宋秋艳│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2023/03/23播放(61756)
尿崩症顾名思义,崩是崩溃,尿量非常多。该病书面定义指的是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者作用障碍,...
宋秋艳│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2023/03/23播放(61756)
"尿崩症的发生原因有很多,中枢性的尿崩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影响了精氨酸加压素的合成、转运、储存以及释放所导致。分为继发性和特发性的原因,继发性的尿崩症约50%的患者,是下丘脑神经垂体和附近部位的肿瘤引起,比如颅咽管的肿瘤、松果体的肿瘤、第三脑室肿瘤、转移性的肿瘤等,10%由头部的创伤所致。此外还有部分是由于脑部的感染性疾病,比如脑膜炎、结核等导致。还有一些就是特发性的尿崩症,在临床找不到任何病因。还有一种尿崩症,称为肾性尿崩症,是肾脏对AVP(精氨酸加压素)不敏感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的尿崩症。"
董清│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08/14收听(19186)
"垂体瘤手术导致尿崩症,首先需要区分是暂时性的尿崩症还是永久性的尿崩症。尿崩症在垂体瘤术后可以为一过性的改变,也可以是永久性的手术的后遗症。如果是暂时性的尿崩症,在这段时间内要注意让患者保证足够的饮水,等待一段时间之后,脑中的抗利尿激素的水平逐渐的恢复正常,患者和尿崩症有关的一些症状就会得到好转。如果是永久性尿崩症,要让患者在保证饮水的同时,可以适当的补充外源性的抗利尿激素。现在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是弥凝,弥凝是口服的制剂,药物的作用时间比较长,效果比较稳定。"
于姗│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12/03收听(58968)
"尿崩症是指垂体后叶素,又叫做抗利尿激素,它的分泌失调造成的尿量的增加,就是口渴调节中枢障碍,这时候患者有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多饮,喝水明显比较多。一般发病时期比较明确,很多患者都能明确地记住,哪一天开始突然间出现了喝水比较多的情况。再就是尿的多,当然喝水喝得多尿自然就会多。尿比重是下降的,血浆的比重也是下降的。一般情况下,如果尿崩症的患者,他在保证足够饮水量的情况下,是不会出现严重的生命危险的。但是有的时候如果水的摄入不是很及时,有可能会出现高渗昏迷,尤其是见于老年人,因为老年人本身调节系统没有年轻人强大。"
2018/05/03收听(54440)
颅咽管瘤是一种罕见病,它是一种先天性的胚胎残余性肿瘤。它的发病高峰期通常在患者十几岁和三、四十岁的时候。颅咽管瘤位于鞍区,就是我们眉心再往里大概四五厘米的位置,是脑子最核心、最深的部位,周围有很多重要的结构,比如视神经、视交叉、垂体、下丘脑、颈内动脉、分支血管等。所以当瘤慢慢长大以后,它会压迫这些结构,导致一些症状。颅咽管瘤是一种良性的肿瘤,目前外科手术切除治疗颅咽管瘤,可以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如果第一次手术能够完整切除,它的复发率是很低的,预后也较好,对患者的各方面干扰都比较小。
钱海│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2017/10/18收听(73132)
颅咽管瘤是一种罕见病,属于先天性胚胎残余性肿瘤。发病高峰期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期以及三、四十岁的中... 钱海│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2023/05/25播放(60984)
颅咽管瘤是一种罕见病,属于先天性胚胎残余性肿瘤。发病高峰期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期以及三、四十岁的中...
2023/05/25播放(60984)
颅咽管瘤是由外胚叶形成的颅咽管残余的上皮细胞,发展而来的一种常见的胚胎残余组织瘤,为颅内最常见的先天肿瘤,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临床表现常见因肿瘤增长压迫导致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喷射样呕吐等,还有肿瘤直接压迫功能区,导致视力和视野降低、内分泌功能紊乱、尿崩症等等。颅咽管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过程中将肿瘤尽量完整的切除,如能达到完整切除,它的复发率极低。如因肿瘤包裹视神经或其他重要的血管、神经,未能实施全切,在术后则需要进行放射治疗,以降低复发率。
王康│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2020/03/23收听(24680)
"垂体瘤后尿崩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手术过程中损伤到垂体柄,从而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所导致。对于发生尿崩症患者首先必须明确诊断是否为尿崩症,如果手术之后尿量超过250ml\/h,持续1-2个小时,尿比重低于1.005,考虑尿崩症诊断成立。一旦诊断尿崩症,其治疗上一定需要注意补充丢失的液体,如果丢失速度过快静脉或者口服补液难以跟上时,需要考虑给予血管加压素进行治疗。为了更好、更有效的指导补液,建议常规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同时结合尿量指导补液量。"
郐国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2019/01/29收听(11066)
老年人尿崩症比较少见,儿童比较常见。尿崩症是由于体内的一种激素,医学术语叫做抗利尿激素,又叫血... 宋秋艳│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2023/12/13播放(52890)
老年人尿崩症比较少见,儿童比较常见。尿崩症是由于体内的一种激素,医学术语叫做抗利尿激素,又叫血...
2023/12/13播放(52890)
"颅咽管瘤是怎么形成的,目前科学研究没有定论,到目前为止没有这方面的准确数据。颅咽管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具体如下:一、良性肿瘤的特点是生长比较缓慢,边界比较清楚,有完整的包膜,肿瘤不会扩散和转移,通过手术切除一般可以治愈,手术后不容易复发。二、颅咽管恶性肿瘤生长速度比较快,边界不清楚,有毛刺,没有完整的包膜,容易扩散和转移,手术后的病人很容易出现复发。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治疗颅咽管瘤的关键。"
崔双林│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20/05/31收听(42826)
颅咽管瘤是一种先天性的颅咽肿瘤,人体在胚胎时期有一个结构叫颅咽管。正常情况下在7-8周时,颅咽... 孙玉明│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2023/12/12播放(99052)
颅咽管瘤是一种先天性的颅咽肿瘤,人体在胚胎时期有一个结构叫颅咽管。正常情况下在7-8周时,颅咽...
孙玉明│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2023/12/12播放(99052)
颅咽管瘤分为鞍内型、鞍内-鞍上型与鞍上型三种。鞍内的意思就是长在蝶鞍内,本身它有垂体结构,但是... 张佳栋│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2023/10/06播放(66398)
颅咽管瘤分为鞍内型、鞍内-鞍上型与鞍上型三种。鞍内的意思就是长在蝶鞍内,本身它有垂体结构,但是...
张佳栋│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2023/10/06播放(66398)
颅咽管瘤有两种病理类型,一种是牙釉质瘤型,此种类型的颅咽管瘤常常都会产生钙化,另外一种称为乳头... 周忠清│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2023/06/14播放(79278)
颅咽管瘤有两种病理类型,一种是牙釉质瘤型,此种类型的颅咽管瘤常常都会产生钙化,另外一种称为乳头...
周忠清│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2023/06/14播放(79278)
39脑科医院 张良
播放次数:6.85万
海医二院 冯基高
播放次数:2.5万
北京三博脑科医院 任铭
播放次数:3.47万
北京天坛医院 王兴朝
播放次数:2.0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