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
手机浏览
类风湿关节炎引起自身免疫反应的因子称为类风湿因子,是针对变性IgG所产生的自身抗体。而抗体类型有IgG型、IgM型、IgA型以及IgE型,类风湿因子的分型,对于疾病诊断以及预后判断较有意义。
类风湿因子的阳性,可见于较多疾病,包括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脊柱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老年人以及孕妇,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等。
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不一定是类风湿关节炎,应进行相关检查可明确诊断,并进行规范化治疗,使病情得到较好控制。
分享:
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自身免疫反应的因子较多,目前可以查到的类风湿因子便属于自身抗体。还有C... 陈乐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03/15播放(98812)
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自身免疫反应的因子较多,目前可以查到的类风湿因子便属于自身抗体。还有C...
陈乐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03/15播放(98812)
实际没有风湿因子的说法,而是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自身抗体,是抗变异性的IgG抗体,主要... 杨铁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5/23播放(54924)
实际没有风湿因子的说法,而是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自身抗体,是抗变异性的IgG抗体,主要...
杨铁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5/23播放(54924)
"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病因未明确的慢性风湿免疫性疾病,以炎性滑膜炎为主,与感染因素、自身免疫因素以及遗传因素有关,呈慢性进行性加重。 主要表现为晨僵、手指关节、腕关节、踝关节、颞颌关节等,多关节对称性疼痛、肿胀,后期会出现明显的关节畸形,严重影响身体活动会累及肾脏、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导致心包炎、干燥综合征、坏死性脉管炎、贫血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结合X线检查、血沉、类风湿因子检查,明确诊断,主要通过药物保守治疗的方法控制症状,延缓病情的发展。"
聂雷生│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2019/12/17收听(47886)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症状是全身多关节反复肿胀、疼痛伴有晨僵现象。类风湿关节炎最常受累的关节是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双手掌指关节、双腕关节双肘关节、双膝关节和双足趾关节。类风湿关节炎除了关节症状以外,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全身其他症状,比如在关节伸侧面可能会出现类风湿结节。四肢可以出现片状皮疹。另外,肺间质纤维化、肾脏受损在少部分类风湿关节患者中也会出现,类风湿关节炎抽血化验可以发现血沉快、C反应蛋白增高、类风湿因子阳性、抗CCP抗体阳性等情况。
张学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0/03/17收听(93200)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反复发作的四肢大小关节对称性肿胀、疼痛伴有晨僵现象,化验可能有血沉快、C反应蛋白升高、类风湿因子阳性、CCP抗体阳性等。有患者问确诊类风湿关节炎以后如何治疗才会好,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是系统的个体化过程,在非药物治疗方面要尽量避免患者的关节着凉水,避免阴冷、潮湿的环境,预防感冒。另外,要进行适当的关节活动,避免晨僵现象。在药物治疗方面可以先用非甾体抗炎药消炎消肿、止痛,非甾体抗炎药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的发展,但是可以起到快速消炎止痛的作用,有利于患者树立信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最主要的药物是口服免疫抑制剂,包括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羟氯喹、艾拉莫德等等,这些药物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治疗,可以使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得到根本的缓解。对于重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以皮下或静脉注射生物制剂,包括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白介素-6受体拮抗剂等,小分子靶向药也可以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2020/03/18收听(39310)
风湿因子在医学上称为类风湿因子,简称RF,是一种自身抗体。在多种疾病的患者血清中都可以出现类风... 陈维飞│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2023/05/11播放(55742)
风湿因子在医学上称为类风湿因子,简称RF,是一种自身抗体。在多种疾病的患者血清中都可以出现类风...
陈维飞│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2023/05/11播放(55742)
风湿因子医学称为类风湿因子,指人体抗原Fc段所产生的IgG抗体,属于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是患者... 陈乐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06/19播放(85234)
风湿因子医学称为类风湿因子,指人体抗原Fc段所产生的IgG抗体,属于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是患者...
2023/06/19播放(85234)
实际上并没有风湿因子这个名词,而正确的应该是称为类风湿因子,是一种抗变异性的IgG自身抗体,抗... 杨铁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5/18播放(39814)
实际上并没有风湿因子这个名词,而正确的应该是称为类风湿因子,是一种抗变异性的IgG自身抗体,抗...
2023/05/18播放(39814)
"免疫反应是指机体对异己成分或变异的自体成分做出的防御反应,免疫反应可以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和特异性免疫反应,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构成人体防卫功能的第一道防线,并协同和参与特异性的免疫反应。而特异性免疫反应可以表现为正常的生理反应、异常的病理反应以及免疫耐受等,按介导效应反应免疫介质的不同,特异性免疫反应可以分为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以及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对于免疫反应,还可以按疾病种类进行免疫反应的分类,比如免疫缺陷性疾病、免疫增殖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对于此种自身免疫导致的相关免疫反应,机体可以通过相关检测进行发现。"
罗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1/06/19收听(61612)
"免疫反应是指机体对外来物质或者变异的自身成分作出防御反应的一种过程。免疫反应可分为非特异免疫反应和特异免疫反应。非特异免疫反应是一种共性的免疫防卫功能,构成人体防卫的第一道防线。非特异免疫反应可以对一切外来侵入进行防御和清除,但是,免疫防御的效果很一般,具有面广而效果不强的特点。特异性的免疫防御是一对一的免疫反应功能。它可以阻挡相应的外来侵入,具有专一高效的特点,但是其免疫防御的面积不广。"
于园园│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2019/05/08收听(95838)
"什么叫免疫?所谓免疫,顾名思义即免除瘟疫。用现代的观点来讲,人体具有一种生理防御、自身稳定与免疫监测的功能,就叫做免疫。具体如下:1、生理防御,就是人体抵御病原体、毒性产物侵犯,使人免患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以及其他微生物的疾病;2、自身稳定,人体组织细胞不停的在新陈代谢,随时有大量新生细胞代替衰老的和受损伤的细胞,而免疫系统能够及时把衰老和死亡的细胞识别出来,并把它从体内清除出去,从而保持人体的稳定,就是免疫所起的作用,叫自身稳定;3、免疫监视,主要是对发生突变的细胞进行自身监视,及时识别出来并把它消灭掉,在人体抗肿瘤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平常大家所说的免疫,很多人会认为就是人体的抵抗力,实际上从本质上来讲,免疫并不是单纯代表人体的抵抗力,而是指机体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功能,包括机体对异物、病原生物体或者非变生物体的识别,排除和消灭等一系列过程。当然,这种过程可能会引起自身的组织损伤,也可能没有组织损伤,所以免疫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2020/04/14收听(69370)
正确的说法不是风湿因子阳性,而是类风湿因子阳性。类风湿因子是抗变性的IgG自身抗体,可出现在不... 杨铁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6/05播放(76290)
正确的说法不是风湿因子阳性,而是类风湿因子阳性。类风湿因子是抗变性的IgG自身抗体,可出现在不...
2023/06/05播放(76290)
"物理因子治疗就是常说的理疗,是指利用声、光、电、磁、冷、热、力等物理因子和天然因素,如日光、空气、温泉等天然因素或机械刺激,比如针灸、按摩、牵引等治疗疾病的方法,属于康复医学范畴。其中声是超声波治疗,光包括红外线、紫外线、白炽光、激光治疗,电包括低频电离子导入治疗、中频电治疗和微波高频电治疗,冷包括冷敷、冰敷等,热包括热敷、辐射热和电磁震荡热等,力指运动锻炼治疗。理疗临床应用广泛,适应范围广,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有意义,很多医院都有专门的理疗科室。"
王东伟│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9/05/05收听(34230)
"血管内皮因子又称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也叫做血管通透因子,其是一种化验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目前发现的最重要的促进肿瘤血管形成的因子,可以通过抑制该指标使肿瘤血液供应减少,同时可抑制肿瘤的生长。目前在临床中抗血管内皮因子的药物最常见的是贝伐单抗,但是使用该药物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高血压、出血和血栓形成,同时在使用该类药物后,肿瘤患者如果不继续使用药物可能容易出现复发,所以需要使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并且血管内皮因子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等多种疾病有密切的相关性。"
陈冰│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2020/11/09收听(37690)
内因子缺乏引起的贫血是属于巨幼细胞性贫血,与维生素B12缺乏有关。内因子是胃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 徐文皓│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2024/01/15播放(41974)
内因子缺乏引起的贫血是属于巨幼细胞性贫血,与维生素B12缺乏有关。内因子是胃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
徐文皓│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2024/01/15播放(41974)
炎症因子风暴也称为细胞因子风暴,或者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机制是免疫细胞过度活化。 曾艳丽│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12/12播放(41107)
炎症因子风暴也称为细胞因子风暴,或者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机制是免疫细胞过度活化。
曾艳丽│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12/12播放(41107)
"炎症因子风暴又叫细胞因子风暴,是指机体感染微生物后引起体液中多种细胞因子,如α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α干扰素、β干扰素、γ干扰素等迅速大量产生的现象,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脏器衰竭的重要原因。免疫系统的日常工作是清除感染,但是如果免疫系统被激活到极限程度或者失去控制,就会伤害宿主。极端的免疫攻击是细胞因子风暴,例如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细胞因子风暴才是夺命的杀手。禽流感和非典之类的很多病毒都一样,能够触发免疫系统对身体的猛烈攻击。免疫细胞通过细胞因子彼此沟通,细胞因子是细胞释放到血液中的小分子,可以令免疫细胞冲到感染部位,吞噬损伤的细胞,甚至穿透血管壁。细胞因子还可以引发炎症,被破坏的机体肿胀、发热,以及疼痛。细胞因子风暴是一种求助信号,目的是让机体调动免疫系统去攻击外来病毒,这种攻击能够损伤病毒,但也会留下一大堆身体连带伤害。"
康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0/10/16收听(73802)
顾名思义,致癌因子就是一种可能会导致人体发生癌症的因素。肿瘤就是机体易感细胞,在各种致癌因子长期相互作用之下,细胞多基因改变而发生的过度异常增生。换句话说,肿瘤的发生就是多种致癌因子,经过很长的时间相互作用,再加上多种基因变异参与的其中,逐渐形成的。通常致癌因子包括内因和外因,肿瘤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肿瘤发生的外因就是环境因素,包括生活环境、饮食环境、工作环境。内因是指个体的遗传特性,包括年龄、性别、免疫和营养状况等,是肿瘤发生在分子水平上的最直接的原因。
邓立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0/07/24收听(98000)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是一种细胞刺激骨髓造血的药物,刺激白细胞的叫粒细胞落刺激因子,还有促进红细胞的有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血小板的有白介素-11,也就是促进血小板增生的。以上这些都能够刺激骨髓进行造血,这样的情况大部分都用于粒细胞严重缺乏的时候,再就是白血病细胞化疗之后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这时候也要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它的效果还是很好的,击中之后很快能够提升白细胞的情况,在应用的时候要严密监测血常规的变化。
盛秀云│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04/27收听(91654)
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因子是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在体内的作用是运载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再转化为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从胆道排出。实验以及动脉的造影都能证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管腔狭窄的程度呈负相关,也就是说高密度脂蛋白越高,管腔的狭窄程度越少,所以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抗动脉硬化的血浆脂蛋白,也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俗称“血管清道夫”。高密度脂蛋白正因为以上的优势,所以被称为“好的”脂蛋白。
刘大海│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2020/05/15收听(55926)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