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肿瘤医院
胃肠肿瘤中心
手机浏览
这是一个复杂的医学问题,据统计90%以上的大肠癌是由肠息肉演变而来。肠息肉变成结肠癌有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各种致癌因素、致瘤因素的作用下,肠息肉逐渐增大,局部组织异常增生,形成结肠癌。早期肠息肉没有任何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便血、腹痛,体格检查出现腹部包块,全身检查出现贫血、头晕、乏力、消瘦。这个时候要特别警惕大肠癌,大肠癌现在是排名第三的恶性肿瘤,治疗形势相当严峻。
分享:
肠息肉与肠癌的区别如下:1、病理类型:肠息肉一般指良性息肉,包括绒毛状管状腺瘤、... 高玮│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3/10/01播放(82284)
肠息肉与肠癌的区别如下:
1、病理类型:肠息肉一般指良性息肉,包括绒毛状管状腺瘤、...
高玮│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3/10/01播放(82284)
从肠息肉到发展成肠癌,时间一般是比较长的,通常在10年左右,当然有患者的时间可能会更长。肠道有息肉一般主要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如果息肉表面有少量出血,有很多患者可能大便隐血试验是阳性的,如果出血量偏多,患者可能会出现大便发黑现象。所以当肠道有息肉,一般做肠镜检查就能够发现,建议做肠镜将息肉切除就可以了,如果不切除时间长以后,有部分息肉可能会进展成大肠癌,特别是息肉体积比较大,基底部很宽或息肉表面有绒毛,有可能进展成大肠癌的可能性要明显增加。
汤大纬│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0/05/18收听(94802)
肠息肉即肠道息肉, 夏泽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23/08/29播放(84156)
夏泽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23/08/29播放(84156)
肠息肉和肠癌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肠息肉是良性病变,通常可获得治愈,而肠癌是恶性的肿瘤,有复发、转移... 邓立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3/12/26播放(26958)
肠息肉和肠癌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肠息肉是良性病变,通常可获得治愈,而肠癌是恶性的肿瘤,有复发、转移...
邓立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3/12/26播放(26958)
肠道息肉是怎么引起的?第一、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与肠息肉的形成有一定关系,辛辣刺激的食物或腌制品食物、有毒食品等,特别是细菌和胆酸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第二、遗传因素,一般认为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或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别的差异。第三、炎症刺激。肠黏膜长期被炎症刺激,可引起肠黏膜的息肉生成。这是由于肠黏膜的炎症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愈合之后,导致瘢痕逐渐收缩,形成息肉状,又由于慢性炎症刺激致腺体阻塞,粘液潴留的发病。第四、就是粪便异物刺激或机械性损伤,粪便粗扎或异物长期刺激肠黏膜上皮,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直肠黏膜损伤,使细胞出现异型增生,形成息肉。
许吉成│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18/04/21收听(30782)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它不是一个病理诊断,它是一类疾病,包括有很多类型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可以是腺瘤、可以是增生性息肉、可以是锯齿状息肉。根据不同病理的分型,它的预后也是不一样的。增生性息肉通常是良性的,而腺瘤性息肉特别是乳头状瘤息肉,它的恶性程度就比较高,非常容易发展为结肠癌。所以做肠镜的时候,发现息肉最好建议患者能够把息肉能够取掉,来预防结肠癌的发生。"
单晶│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2018/06/27收听(37910)
结肠息肉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种,大致可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在先天因素中大多是由于基因突变、基因变异或者某些先天遗传的原因,少部分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的,也会导致某些基因的改变而产生息肉。后天环境因素大多是不健康饮食、肠道的慢性炎症反应导致,这是息肉形成的基础,长期高油、高脂、高蛋白、 低纤维素的饮食会促进肠息肉的产生。如果经常抽烟、饮酒、辛辣和刺激性、烧烤食物等不健康饮食长期刺激肠道黏膜,都是形成肠息肉的诱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肠息肉发生的几率也在增高,癌变的几率也再增高。有些腺瘤型息肉是可以癌变的,定期检查结肠镜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早发现、早治疗。
何立伟│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0/04/29收听(83012)
"肠息肉是一种肠道内的良性增殖性病变,肠息肉可以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可以癌变,炎性息肉和增生息肉往往不癌变,腺瘤性息肉又可以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率较高,管状腺瘤癌变率较低,绒毛管状腺瘤介于两者之间。出现结肠息肉应当在内镜下进行处理,通过取活检可以明确息肉的性质,对于较大的息肉应当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以及内镜下黏膜剥除术进行处理,40岁以上的人,应当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发现早期的结肠息肉,避免息肉癌变。"
彭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0/04/19收听(35866)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生长的异常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之前,我们统称为息肉。息肉的发生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多,男性更为多见,以结肠和直肠息肉为最多,小肠息肉相对较少。息肉主要分为炎症性和肿瘤性两种,炎症息肉在炎症控制以后可以部分自行消失,而腺瘤性息肉为实体肿物,一般不会自行消失,并且有一定的恶变倾向。检出息肉和确定其病变性质的最有效办法,便是进行定期的结肠镜检查,尤其是对高危病人,如年龄45岁以上,尤其是家族中有肠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病史的患者,定期的胃镜、肠镜检查对发现肠道息肉,以及及早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曹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0/07/03收听(50792)
"息肉就是人体上多长出来的一块肉。如果长在肠道上面,我们把它叫做肠息肉。肠息肉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人体的炎性反应引起来的一种增生,我们把它叫炎性息肉。还有一种叫真性息肉,或者叫腺瘤性息肉,或者就是腺瘤。它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小的肿瘤,刚开始的时候是非常小的,是由人体的腺体上生发出来的。随着时间的延长会慢慢的长大。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把它叫小息肉,越长越大了可能就长成了一个腺瘤。随着时间的延长,5-10年以后就会变成肠道的癌症。所以说同样都叫肠息肉,实际上性质和转归都是不一样的。炎性的息肉做肠镜的时候发现有一些息肉,这一次看到它在那里,第二次看它的时候它就没了,炎症消退了,息肉也就没有了。但是如果真正是腺瘤性的息肉或者是腺瘤的话,那做一次就看它大一次,最后会变成一个非常不好的东西。所以我们还是要在非常早期的时候就把息肉切掉。结直肠肿瘤的治疗原则是越早治疗就越好,而且息肉变成癌症的过程可能要5-10年的时间,给了我们很多的机会,在早期就把它切除掉。这样我们就能够跟正常人一样的生活。这是在各个医疗,医院和诊断的实践中得到充分证明了,结直肠肿瘤是一个非常适合进行早期筛查的肿瘤,就是因为它从息肉变成真正的癌症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我们不能把结直肠的息肉等闲视之,还要尽早地观察它、消灭它。"
张宇星│武汉市第八医院
2018/01/24收听(10360)
肠息肉指肠黏膜的异常隆起,肠息肉在没有明确病理诊断之前,我们把良性恶性疾病隆起统称为肠息肉。肠... 张寿儒│重庆市肿瘤医院 2023/07/10播放(76732)
肠息肉指肠黏膜的异常隆起,肠息肉在没有明确病理诊断之前,我们把良性恶性疾病隆起统称为肠息肉。肠...
张寿儒│重庆市肿瘤医院
2023/07/10播放(76732)
"肠息肉目前的研究,还没有发现具体是什么机制引起来的,主要跟患者的遗传基因还有身体素质情况,还有饮食习惯有关系,像家族性息肉病,跟家族遗传有直接关系,也不是所有的息肉,年龄大了都会长,也不是所有的息肉,年龄小就不长。有的人70、80岁做肠镜,肠道里边干干净净,一个息肉也没有,也有的20来岁做肠镜检查,肠道里边就有息肉,还有很多息肉。还有10几岁的(有息肉),纯粹是遗传性的。"
陈升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2019/06/02收听(63236)
肠息肉是肠道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其主要是在相关的因素下引起肠道黏膜上皮的腺瘤样增生所引起。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饮食性因素,长期或大量食入辛辣、刺激、高油、高糖,以及油炸、烧烤类食品会使得肠道黏膜受到的刺激较为频繁和较为剧烈,导致肠道黏膜上皮的糜烂和溃疡,从而使肠息肉的发生。二、遗传因素,如家族中有肠息肉的患者,其亲代和子代肠息肉的发病率也相应的提高,有资料表明其比例在10%左右。三、肠道的慢性炎症和大便的刺激,在便秘时大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以及肠道炎性疾病,如克隆氏病、溃疡性结肠炎等也可导致肠道黏膜糜烂、溃疡,从而导致肠道腺瘤发生。
张震│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0/03/26收听(50928)
结肠息肉分为散发的息肉和息肉病,散发的息肉较常见。很多病人在完善结肠镜的检查,都会发现数枚息肉... 苏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9/04播放(29153)
结肠息肉分为散发的息肉和息肉病,散发的息肉较常见。很多病人在完善结肠镜的检查,都会发现数枚息肉...
苏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9/04播放(29153)
"结肠息肉顾名思义,是在黏膜层长出来的带蒂的一种肿物。一般来说,如果谈肠息肉,还是属于带蒂的、表面是光滑的,是圆的或椭圆的,还是良性的肿物。它是怎么形成的?往往都是由于长期的慢性结肠炎症刺激下,长的赘生物。少量的也可能癌变,而且还有一部分病人是因为长期便秘,自己擅自吃比如排毒养颜胶囊、碧生源常润茶这些含有番泻叶和大黄类的泻物,会引起结肠黑变病,结肠黑变病将来的危害就是可能肚子里边长肠息肉。有些病人是没有症状的,有些病人会觉得有轻微的腹痛和腹泻,应该及时的做电子肠镜。光摘掉也不行,同时还得配合吃中药调理慢性结肠炎,这样才能除根。\r"
白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17/06/29收听(56974)
肠息肉是指结肠黏膜表面突出的赘生物。分为炎症性、增生性和腺瘤性三种,其中腺瘤性肠息肉临床上更为... 张书信│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8/02播放(94658)
肠息肉是指结肠黏膜表面突出的赘生物。分为炎症性、增生性和腺瘤性三种,其中腺瘤性肠息肉临床上更为...
张书信│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8/02播放(94658)
"肠息肉是一类从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的临床诊断,从病理上可以分为第一、腺瘤性息肉,包括有管状腺瘤性息肉、绒毛状腺瘤性息肉以及管状绒毛状腺瘤性息肉。第二个类型是炎性息肉,黏膜炎性增生或者血吸虫软线以及阳性淋巴样息肉。第三、错构瘤性的息肉,幼年性息肉及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就属于这一类。其他的种类包括黏膜肥大、赘生物。多发性腺瘤如果数目大于一百颗就叫做腺瘤病。"
曾剑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17/11/21收听(63224)
引起肠息肉的原因较复杂,有遗传性的、炎症性的、感染性的和饮食的因素。遗传因素,遗传性息肉病是常... 王瑞华│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2023/08/23播放(75072)
引起肠息肉的原因较复杂,有遗传性的、炎症性的、感染性的和饮食的因素。遗传因素,遗传性息肉病是常...
王瑞华│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2023/08/23播放(75072)
"目前来讲,肠息肉到底它是怎么形成的,研究得并不是非常透彻,所以肠道息肉的病因目前来讲并不是非常明确。但是从我们临床经验来看,息肉的发病率比前些年是越来越高了,所以我们考虑是不是跟人的饮食结构的改善(我们现在肉食越来越多)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这只是一个推测,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证据。有一些地区的人到我们这来就诊,肠息肉发病率比较高,比方说内蒙古地区,内蒙地区我们就发现他好像是吃青菜类的比较少,那个地方青菜少见,大部分是吃肉,所以考虑可能跟肉食类增多会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是不是真有关系,可能还要进一步去验证。"
牟方宏│航天中心医院
2017/11/28收听(97880)
"肠息肉发生的病因不是十分明确,通常与慢性刺激和遗传因素有关,具体如下:1、慢性刺激:包括饮食刺激、机械刺激和炎症刺激。2、遗传因素: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基因突变可以由父母传给后代子女。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生长出来的突起的乳头状组织,往往没有临床症状,个别患者表现为腹部不适、腹胀,少数患者有腹泻,严重者因糜烂或溃疡可能会发生消化道出血。总之,息肉在内镜下发现后,应根据病理类型行内镜下治疗,并定期复检内镜,及时发现新发病灶。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酒精、咖啡、浓茶等不良刺激,避免暴饮暴食,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运动,促进病情恢复。"
张燕│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
2021/06/07收听(23732)
南医大深圳医院 朱颖
播放次数:2.03万
北京朝阳医院 杨慧琪
播放次数:4.14万
浙江省新华医院 王峰勇
播放次数:3.14万
河北医大第四医院 张振亚
播放次数:2.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