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状痣最早是1863年由外国学者观察、描述并提出。他最开始观察到的是身体一侧有淡红色、暗褐色丘疹,所以最初名称是单侧痣。疣状痣的正式名称应该是表皮痣或者线状表皮痣,主要由表皮细胞发育过度引起局部异常发育形成。一般在出生或者幼儿时候出现,也有一部分在10岁以后出现,男女发病率基本相同。疣状痣表现为浅黄色或者淡黄色丘疹,质地比较硬,但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因为出汗或者潮湿,也会出现柔软情况,表面像疣状或者菜花样突起,所以一般俗称疣状痣。表皮痣一般分为以下三型:
1、局限型:一般位于头皮、躯干或者四肢。头皮表现为斑片样暗黑色丘疹;躯干表现为类似线状的暗黑色丘疹;而在四肢表现为沿着四肢直到手足尾端的线状丘疹,没有任何不适;
2、双侧型或者多发型,双侧型主要发生在躯干,而泛发型可泛发于全身,甚至表现为全身暗黑色,类似豪猪状鱼鳞病;
3、黏膜型:可以发生在口腔、口唇、牙龈、舌头,表现为乳头样增生,甚至发生在女性外阴部位,黏膜型一般应做病理检查与尖锐湿疣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