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是怎么回事

2023-08-31 11:38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小儿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是儿童当中比较少见的一种贫血。这种贫血的诊断主要是看骨髓片,骨髓片做铁染色,在镜下可以看到很多环形含铁粒幼的特异性的红细胞,通过铁染色这种方式,可以确诊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这种贫血分获得性和遗传性,获得性又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也就是说这种疾病的本质是因为铁被吸收以后,但是不能够有效的利用,红细胞当中重要的构成成分是铁元素。但是铁元素被吸收进来,不能够被正常的利用,生成红细胞,就会引起贫血。这种铁利用障碍是由于遗传性,也就是先天缺乏铁利用过程当中一些酶,包括其它的一些元素也有获得性,继发性的也就是说他可能是暂时的缺乏一些相关的元素,通过补充,比如补充维生素B6,包括用一些相关的激素,可以获得改善。

分享:

240

相关推荐

小儿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怎么回事

"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一组病因不同的血红素合成障碍和利用不良所引起的贫血。特点是骨髓中出现大量环形铁粒幼红细胞,且铁剂治疗无效。病因可分为遗传性及后天获得性两类,遗传性又分为性联遗传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获得性者大部分呈原因不明的特发性,但亦可继发于药物、毒素或由其他疾病所诱发。正常人骨髓的幼红细胞胞浆可见少量铁存在,用铁染色时,可见30%-60%的幼红细胞中有细小的铁粒,但数量仅1-2粒,最多不超过5粒,而本病的幼红细胞,不单含粗大的铁粒,数量多,且质呈现病态。临床表现病程发展多缓慢,呈良性过程,常以贫血表现来诊,皮肤黏膜不同程度的苍白和轻度黄疸,半数有脾和肝肿大,但较轻,有时不能触及,出血表现仅偶见。实验室检查: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多在70g\/L-100g\/L。骨髓中可见红细胞系统明显增生,以中幼红细胞为主,亦可成巨幼样变,血清铁含量增高,可达35.8umol\/L,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在遗传性者多减低。诊断一般并不困难,误诊和漏诊多由于未做骨髓铁染色所致。大多数获得性特发性病人呈慢性无痛苦性过程,但如出现下列情况常提示预后不良,如血小板减少、严重贫血,难以治疗的巨幼红细胞增生,获得性血红蛋白H的出现,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增加,红细胞系统增生不良,复合性染色体核型异常或出现二倍体,若周围血中绝对性单核细胞增多,预后很坏。"

语音时长02:39''

门光国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

2018/08/27收听(9427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3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