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中医院
脑病科
手机浏览
肌张力,是指肌肉细胞之间互相收缩作用产生的一种力量。形成肌张力必须有肌肉细胞的收缩。在静态下,如坐着、躺着,即在不用力的情况下,察觉到的肌肉力量就叫肌张力。肌张力是维持姿势的非常重要的力量,比如好多人在休息,在坐着的时候睡着了,突然打盹儿,这个时候尽管睡着,但脖子还能支撑着脑袋在那不动,那会儿没事,但待会深睡了,脑袋突然耷拉下来。这个时候是由于颈部的肌张力在瞬间消失所造成,此时颈部的肌张力很低或者没有,即表明肌张力维持姿势状态的功能作用。
分享:
肌张力是指肌肉张力,是由于锥体束、锥体外系以及肌肉本身维系。大脑细胞神经元发出神经纤维、前角细... 李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6/20播放(62502)
肌张力是指肌肉张力,是由于锥体束、锥体外系以及肌肉本身维系。大脑细胞神经元发出神经纤维、前角细...
李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6/20播放(62502)
"肌张力是大脑活性的存在表现,大脑通过抑制周围神经的表现,通过抑制脊髓和周围神经的活动,从而使肌肉在静止状况下会有张力的存在,这是维护自身的体重、自身的肌肉收缩强度和能力的表现。通常情况下是大脑具有抑制张力的作用,是平衡的作用。如果大脑受损,比如脑梗死、脑出血,引起大脑的抑制能力下降,从而出现脊髓或者周围神经的肌肉张力升高现象,跟锥体束受损有关系,肌肉的张力是肌肉和神经自身存在的功能。"
陈文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2020/12/25收听(76576)
肌张力是静止状态下维持身体姿势的肌肉的张力,由大脑锥体外系系统控制,大脑基底节里的古纹状体是控... 黄世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6/08播放(89326)
肌张力是静止状态下维持身体姿势的肌肉的张力,由大脑锥体外系系统控制,大脑基底节里的古纹状体是控...
黄世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6/08播放(89326)
肌张力是指被动拉长或者牵拉肌肉时所遇到的阻力,或者说肢体被动运动时或者牵拉肌肉时所遇到的阻力。... 徐欣│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3/28播放(80852)
肌张力是指被动拉长或者牵拉肌肉时所遇到的阻力,或者说肢体被动运动时或者牵拉肌肉时所遇到的阻力。...
徐欣│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3/28播放(80852)
肌张力低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肌肉松弛时阻力下降,表现为肌肉弛缓松软、被动运动阻力减低、关节的活动范围异常扩大,一般是由于周围神经以及肌肉病变导致,常见的下运动神经元的疾病包括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脊髓前角灰质炎,肌肉病变,如肌营养不良等。小脑病变、严重脑梗死的急性期、脊髓休克期也可以出现该症状,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即可发现,根据原发疾病不同,会同时伴有其他不同症状。治疗方面主要是针对出现肌张力低的病因进行治疗,不同病因其治疗方法不同,也可以配合进行康复治疗。
李洪莲│英德市人民医院
2019/04/10收听(56648)
"出现肌张力高一般是存在脑部的病变,如新生儿有出生时缺氧、脑发育不良或者严重的脑外伤、颅内感染等都是可以出现肌张力增高的。肌张力增高会影响平时正常的活动,主要是表现为活动时对抗的力量过强,有肌张力增高需要积极的治疗,并且要检查病因,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做颅脑CT和颅脑磁共振检查,存在脑发育不良可以用一些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如神经节苷脂、胞磷胆碱钠和乙酰谷酰胺等。存在脑部的外伤或者是颅内感染也要积极的治疗原发病。可以通过应用一些降低肌张力的药物来缓解症状,如可以用氯硝西泮,而对于特别严重的可以通过注射肉毒素治疗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
赵文礼│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9/07/22收听(22668)
"肌张力增高可以见于多种原因,可以是原发性的肌张力增高,这种情况一般做检查不能发现明确的病理性改变,可以在神经内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松弛肌张力的药物治疗。肌张力升高也可以是一种继发性的表现,可以见于多种疾病引起,比如帕金森综合征,可以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和震颤的症状,可以口服美多芭等药物进行治疗。出现肌张力增高也可以是脑出血、脑梗塞等疾病引起,需要做头部的CT或磁共振检查明确。如果是脑出血,可以进行脱水降颅压或者是血肿清除的手术治疗,也可以同时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如果是脑梗塞,需要进行活血通络以及抗血小板的治疗方法。出现肌张力增高也有可能是脑炎病变引起,需要明确致病菌,然后进行积极的抗感染治疗。"
齐英斌│吉林省人民医院
2019/04/28收听(74944)
肌张力降低通常是下运动神经元病变的一种表现,下运动神经元包括前角细胞、周围神经。前角细胞的病变... 邵自强│中日友好医院 2023/10/10播放(82202)
肌张力降低通常是下运动神经元病变的一种表现,下运动神经元包括前角细胞、周围神经。前角细胞的病变...
邵自强│中日友好医院
2023/10/10播放(82202)
"神经系统的检查分为肌张力、肌力和腱反射。肌力可以分为五级,一级是病人只能做水平运动,幅度很小;二级肌力是较大范围的水平运动,但是不能抬起上臂和下肢;三级肌力是可以抗地心引力,腿和上肢可以抬起,但是不能抗重力;四级可以有一部分的抗重力,但是不能完全抗阻力;五级是正常肌力,肌力是分级的,分1-5级。但是肌张力只分为肌张力高和肌张力低,肌张力低,见于周围神经的病变;肌张力高,见于颅内的病变,也属于上运动神经元的病变。"
裘丽红│开封市中心医院
2018/05/16收听(38336)
"肌张力高有多种原因引起,比如原发肌张力高,没有明确的病因,也没有明确的病理方面改变,原因并不明朗。继发性的肌张力高,往往是多种疾病引起的结果,比如新生儿大脑损伤以后引起的肌张力高表现;比如脑血管病、大脑炎症、外伤、帕金森综合征等等,都可以引起肌张力增高的体征和症状。所以肌张力高有两种可能:原发的和继发的,临床上继发是多见的,治疗上也是针对病因治疗,有药物的治疗、物理的治疗、康复的治疗等等,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上才有好的效果。"
2019/11/28收听(49348)
"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活动的基础。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比如人在静卧休息时,身体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张力呈静止性肌张力;例如人体在站立的时候,虽然没有见到肌肉的明显收缩,但躯体的肌肉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张力以便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的稳定性,这称为姿势性肌张力;肌肉在运动过程中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张力,保持动态平衡,称作运动性肌张力,运动肌张力主要保证肌肉连续的运动,避免颤抖、抽搐、痉挛等现象。"
朱凤磊│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2019/06/06收听(40184)
肌张力分级说法较少涉及,通常是肌力如何分级。国际上将肌力分为6级。0级肌力是完全... 袁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6/29播放(82738)
肌张力分级说法较少涉及,通常是肌力如何分级。国际上将肌力分为6级。
0级肌力是完全...
袁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6/29播放(82738)
肌张力高是病人的四肢肌肉发生紧张过度的状态。静止状态下需克服静止的肌张力以后才能进行自主活动。... 黄世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11/15播放(79298)
肌张力高是病人的四肢肌肉发生紧张过度的状态。静止状态下需克服静止的肌张力以后才能进行自主活动。...
2023/11/15播放(79298)
肌张力的分级国际上采用改良的分级法,一共分为5级,1-4级是正常的肌张力。如果特别低下如烂面条般,就属于肌张力低下,比如瘫痪病人,不在分级范围。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反射活跃,关节活动出现轻度受限,比如瘫痪病人恢复期的表现可以两侧对比。1+级,关节活动范围50%之后出现突然卡住,在之后的关节活动出现困难。2级,肌张力明显增加,通过关节的大部分均出现活动受限,张力明显增高,但仍旧能够完成整个范围的活动。3级,肌张力非常明显的增加被动活动变得困难,不能够达到整个环节活动范围。4级,异常增高,关节挛缩、僵硬,呈僵直状态完全无法活动。
曲延民│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0/01/13收听(92464)
肌张力指活动他人肢体被动运动时,感受到阻力或困难大小,有些疾病会引起肌张力异常,具体如下: 母艳蕾│北京医院 2023/12/19播放(78152)
肌张力指活动他人肢体被动运动时,感受到阻力或困难大小,有些疾病会引起肌张力异常,具体如下:
母艳蕾│北京医院
2023/12/19播放(78152)
从神经内科角度来讲,肌张力不能分级,只有肌力可以分为六级。肌张力主要分为肌张力增高、肌张力正常... 高志嵩│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3/09/07播放(59292)
从神经内科角度来讲,肌张力不能分级,只有肌力可以分为六级。肌张力主要分为肌张力增高、肌张力正常...
高志嵩│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3/09/07播放(59292)
"肌肉张力分级理论很少涉及,通常是对肌肉强度进行分级,国际上肌肉力量分为六个等级:零级肌力完全不能自主活动;一级肌力可以收缩,但关节不能自由移动;二级肌力是指引起关节运动的肌肉收缩;三级肌力是可以移动,同时抵抗重力;四级肌力可以抵抗阻力;五级肌力是正常人的肌肉力量。肌肉力量的确认包括一些技能,如果儿童依从性差,抬起孩子两个手臂,可以看到肌肉力量的下降;可以让孩子用脚趾尖和高跟鞋走路,判断脚趾尖、小腿的力量是否正常;还可以让孩子蹲下、站起来,确认髂腰肌的力量。"
王勇│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2019/05/31收听(36934)
肌张力是肌肉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和被动运动时遇到的阻力。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肌肉僵硬、被动运动时阻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缩小,见于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病变。锥体系的病变表现为痉挛性肌张力增高,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的肌张力增高明显,被动运动时阻力开始大,结束时变小,称为折刀样肌张力增高。锥体外系的肌张力增高会表现为强直性肌张力增高,伸肌和屈肌的肌张力均增高,向各个方向被动运动时阻力增加均匀,称为铅管样肌张力增高。锥体束损害所致的肌张力增高,常见于脑梗塞、脑出血、脑肿瘤或脊髓的损伤,而锥体外系的肌张力增高主要见于帕金森病等疾病。
刘建丰│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2020/06/01收听(57588)
肌张力主要是根据Ashworth标准进行分级,包括0级、1级、1级+、2级、3级、4级,用于评... 彭华│上海长征医院 2023/10/20播放(66386)
肌张力主要是根据Ashworth标准进行分级,包括0级、1级、1级+、2级、3级、4级,用于评...
彭华│上海长征医院
2023/10/20播放(66386)
"肌张力低是指肌肉松弛,被动运动时阻力小,关节运动范围大。肌张力是指安静情况下肌肉的紧张度,正常肌肉都具有一定的张力,做肢体被动运动时,可感觉到这种张力的存在,肌张力的改变有肌张力减低和肌张力增高两种。肌张力减低临床表现为肌肉松弛,被动运动阻力小,肌张力减低常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如多发性神经炎和脊髓灰质炎,部分患者也可见于小脑病变以及脊髓后索病变。肌张力增高可分为锥体束损害和锥体外系损害两种,与肌张力减低完全不同。"
王翀│南京鼓楼医院
2020/08/14收听(17002)
上海长海医院 陈剑春
播放次数:6.81万
301医院 徐欣
播放次数:4.53万
浙江省儿童医院 杨翠微
播放次数:4.05万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 高志嵩
播放次数:3.5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