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死亡前症状

2023-02-25 16:15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呼吸衰竭患者死亡前主要表现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气促、紫绀,随着病情加重可变为濒死状态。所以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如慢阻肺患者早期为支气管炎,而后由于长期吸烟或职业肺病导致慢阻肺,后期因持续缺氧会导致脑部慢性缺血、缺氧,若有诱因则可导致症状加重,急性加重期会出现肺性脑病,此类患者早期可出现躁狂、无法坐卧,后期出现嗜睡、谵妄、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分享:

368

相关推荐

呼吸衰竭大概几天死亡

"急性呼衰如病情危重,短期就有生命危险。如治疗及时,可完全逆转。而慢性呼衰的生存期与患者的基础病情况、是否配合治疗、是否戴呼吸机有关,一般能生存10-20年,甚至更久。呼吸衰竭的生存时间是多久,要看是急性呼衰还是慢性呼衰。如果是急性呼衰,多数由于合并危重症而引起的状态,比如重症的感染或者其它的疾病,病情比较危重,则生存时间取决于治疗是否及时,能不能得到有效的设备支持,像呼吸机等。还在于原发病的治疗效果怎么样,以上都与生存时间相关。如果是危重的情况,患者可能在短期之内可能就会出现生命危险。但如果治疗及时,也可以完全逆转,这是最好的情况。如果是慢性呼衰,慢性呼衰现在的治疗要比以前好很多,过去出现慢性呼衰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基本上也就只有几年的生存期。但现在因为无创呼吸机可以进入家庭,费用也不是特别高,能回到家进行家庭的氧疗,给予呼吸的维持,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诊,长期可服用药物。所以现在慢性呼衰患者的生存期在10-20年,如果一直随诊观察,效果会非常好。呼衰患者常伴有慢性组织性肺病,肺功能较差,需注意排痰。平常可锻炼肺功能,进行缩唇呼吸,上下午各一次,每次20分钟,伴有下肢水肿时需抬高局部下肢,同时应适量饮水。出现天气变化或气候剧烈变化时应避免外出,防止发生呼吸道感染。"

语音时长01:59''

王新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0/05/22收听(93068)

呼吸衰竭到死亡要多久

"发生呼吸衰竭病程的快慢有所不同,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存时间也不同。总体来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更易在短期内危及生命,而慢性呼吸衰竭到死亡要多久,不能一概而论。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使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继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按照患者发病急缓可将呼吸衰竭分为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是指某些突发的致病因素,如严重肺疾病、创伤、休克、电击、急性气道阻塞等,可使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迅速出现严重障碍,短期内即可发生呼吸衰竭,因机体不能很快代偿,若不及时抢救会危及病人生病。慢性呼吸衰竭是指一些慢性病可使呼吸功能的损害逐渐加重,经过较长时间发展为呼吸衰竭,如慢阻肺、肺结核、间质性肺疾病、神经肌肉病变,其中以慢阻肺最为常见。如果是肺部感染导致的呼吸衰竭,建议患者尽早遵医嘱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是哮喘或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可以遵医嘱使用解痉平喘的药物,如果是胸部外伤导致的液胸、气胸,进而引起的呼吸衰竭,则需要及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语音时长02:27''

张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0/05/25收听(96124)

酮症酸中毒死亡前症状

"酮症酸中毒死亡前的症状,这里面指的酮症酸中毒主要指的是糖尿病的酮症酸中毒,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糖尿病的这种三多一少的症状进一步的加重,比如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重进一步的下降、口干、口渴非常的明显,但是糖尿病出现酮症酸中毒肯定有些原因。比如治疗不规范、中断了治疗或者是出现了严重的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如果最后死亡,肯定是有一些感染的症状或者是外伤的这种情况出现。再有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时候除了三多一少的症状明显的加重以外,还可以出现比如循环的衰竭、血压降低、心率增快,或者是四肢冰凉、颜色苍白,再有就是比如病人由于血压降低,肾脏灌注减少,出现少尿,甚至严重的肾功能衰竭。有些糖尿病的酮症酸中毒,没有及时得到抢救,最后危及生命的,酮症酸中毒在呼吸系统也可以出现深大的呼吸,呼吸又深、又快,同时在呼吸的气味当中有一种叫做烂苹果味,这个烂苹果味主要来源于酮体成分丙酮,丙酮经过呼吸,挥发出来那么有一种特殊的气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目前由于糖尿病治疗的手段多样化,而且糖尿病的患者的健康意识提高,平常日子糖尿病控制就非常的稳定、满意。糖尿病患者在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候医生也会跟患者沟通怎么预防糖尿病的酮症酸中毒,就是要坚持治疗,定期的复查,遇到特殊情况及时就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果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那么患者的基础疾病合并症不严重,而且抢救及时是不应该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

语音时长02:42''

胡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4/07收听(3390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0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