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管外科
手机浏览
老年人脑血栓,属于多发性粥样硬化。脑血管条件差,在左右、前后大脑的各条血管之间,都会形成斑块,而侧支循环非常少。故一旦形成脑血栓,其它血管则无法形成代偿机制,而容易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引发一系列功能障碍,如口角歪斜、口齿不利、偏盲、一侧肢体活动麻木、偏瘫等症状。相对于年轻人,老年人更容易发生此类脑血栓的并发症。
分享:
一般脑血栓的恢复期在半年之内,部分患者在一年内也还会有部分恢复,通常脑血栓症状超过一年依旧未恢... 李强│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2023/06/07播放(83924)
一般脑血栓的恢复期在半年之内,部分患者在一年内也还会有部分恢复,通常脑血栓症状超过一年依旧未恢...
李强│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2023/06/07播放(83924)
老年人脑血栓需要区分是急性血栓还是恢复期的血栓状态,急性期的脑梗塞病人建议在3小时内就诊,可以... 刘琳│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2023/06/10播放(63110)
老年人脑血栓需要区分是急性血栓还是恢复期的血栓状态,急性期的脑梗塞病人建议在3小时内就诊,可以...
刘琳│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2023/06/10播放(63110)
"80岁老年人发生脑血栓,主要是因为大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患者的血管管腔严重狭窄,血液中的血小板容易聚集形成血栓而导致血管急性闭塞,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80岁老年人患脑血栓的症状相对比较重,因为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脑动脉硬化的程度会逐步加重。80岁老年人可能还存在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血管状态可能相对较差,但是也要积极进行治疗,争取早期恢复患者的脑部供血、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的症状。同时,在此期间要注意避免患者发生脑出血,避免发生肺感染、泌尿系感染等炎症性疾病。"
杨立平│大庆市中医医院
2020/02/09收听(18040)
"老年人有脑血栓,泡脚肯定有好处,因为通过温度刺激脚底会促进血液循环,而改善大脑的供血、供氧,改善和预防脑血栓的作用。通常情况下脑血栓患者是因为血管硬化、狭窄、斑块,有高血压、糖尿病造成血栓形成出现的症状,通过药物的治疗,有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和稳定斑块。另外,要积极的治疗脑血管病引起的病因,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控制好后戒烟、戒酒,给予低脂、低糖、低盐饮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来刺激血液循环和改善脑血栓的症状。同时给予泡脚,也能够刺激血液循环,改善症状和起到预防的作用。"
陈文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2021/01/22收听(71098)
"脑血栓即脑栓塞又称为栓塞性脑梗死,甚至人体血液循环中某些异常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等栓子物质,随血流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的颈部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局部血流中断,造成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软化坏死,故而出现急性脑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脑栓塞常发生于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相对少见。"
刘佳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017/09/06收听(33026)
"脑血栓主要因为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从而导致脑部缺血、缺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脑血栓与糖尿病、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长期肥胖、心律失常、外伤、休克、吸烟、劳累、饮酒、低血压等有关系。长期以上诱因控制不良,容易加重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血管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脑血栓临床症状表现不一,轻的可以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比较严重的,可以出现肢体活动不灵、言语障碍、大小便失禁甚至肢体瘫痪、昏迷、死亡等。一般都通过血压、血常规、大生化、心电图、颅脑CT或者是核磁共振等检查,明确诊断。"
齐英斌│吉林省人民医院
2019/05/20收听(80330)
引起脑血栓一般可以见于两种原因,一种原因是由于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血管狭窄,随着症状的逐渐加重最终导致脑血管的栓塞;另一种原因是其他位置的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堵塞脑部的血管,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房颤引起的。平时要注意脑血栓的预防,主要是注意去除病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俗称三高,一方面在平时要注意合理的饮食,避免吃过于油腻的食物以免导致血脂过高,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也可以多吃木耳、洋葱等食物,还要注意多喝水,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果有血脂升高的情况,也可以通过药物控制,一般可以口服他汀降脂,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
2019/04/29收听(99408)
得了脑血栓之后,具体注意事项如下:1、首先应该查找脑血栓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引... 高晓玉│烟台毓璜顶医院 2023/09/05播放(65760)
得了脑血栓之后,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1、首先应该查找脑血栓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引...
高晓玉│烟台毓璜顶医院
2023/09/05播放(65760)
"脑血栓又叫脑梗死,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闭塞,最终导致脑细胞、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它的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常见的危险因素有高盐、高脂饮食,大量的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糖,缺乏锻炼等。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头晕、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言语功能障碍、视物旋转、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行走不稳等,严重的可以出现昏迷、心肺功能衰竭导致死亡。主要的治疗手段有:1、药物治疗。rtPA、尿激酶的溶栓治疗,抗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清除氧自由基依达拉奉、胞磷胆碱等药物。2、手术治疗。血管内支架植入术、颅内外动脉搭桥术以及针灸理疗、康复运动训练等。"
王高临│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9/01/07收听(10412)
引起脑血栓的因素并不单一,若患者有基础疾病,比如高血糖、高血脂,此类患者的血液黏稠度会比较高。... 杨冬│中日友好医院 2023/12/13播放(71406)
引起脑血栓的因素并不单一,若患者有基础疾病,比如高血糖、高血脂,此类患者的血液黏稠度会比较高。...
杨冬│中日友好医院
2023/12/13播放(71406)
"导致脑血栓疾病的发生是有很多原因的,患者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都会诱发脑血栓发生的。脑血栓疾病主要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支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壁增厚,血管腔变得狭窄或者完全的闭塞。血液不能及时的通过血管,导致供应大脑用血不足,出现缺血缺氧。在病灶处严重的还会压迫到神经组织,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和语言功能障碍,还会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易怒、肢体麻木、吞咽困难等症状。在治疗方面,可以通过营养神经的药物和活血的药物、溶栓的药物治疗,在日常的生活里一定要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
张宇实│聊城市人民医院
2018/12/25收听(84044)
脑血栓一般都是动脉硬化所导致,出现动脉硬化除了遗传影响以外,主要是由生活方式导致,如摄入过多营... 刘明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 2023/07/04播放(55640)
脑血栓一般都是动脉硬化所导致,出现动脉硬化除了遗传影响以外,主要是由生活方式导致,如摄入过多营...
刘明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
2023/07/04播放(55640)
"脑血栓是指脑动脉由于局部血管自身病变而继发血栓形成,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而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在人群中发病率非常高,常有偏瘫、失语、口角歪斜或意识模糊等症状,其复发率高,复发次数越多,病死和致残率越高。基本病因包括血管管壁病变,主要指动脉硬化所导致的脑动脉血管壁的结构性改变,血液成分的改变包括血液凝固性增高、红细胞增多等可能导致脑血栓形成。血流动力学改变方面,血压的异常,过高或者过低,心脏功能障碍,如房颤、心功能不全、先天性的动脉狭窄等都可以造成血栓的形成。其他的因素包括侧支循环功能不全、颈部动脉直接外伤、血管畸形等,诱发因素也有许多,包括日常生活方面肥胖、饮酒过量、长期不运动、药物滥用、吸烟或接受二手烟、社会心理因素。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动脉硬化、血压异常、糖尿病、高脂血症、血容量不足等,其他年龄、性别、遗传家族史、口服避孕药,都可以对脑血栓形成产生影响。"
王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0/05/11收听(54974)
"脑血栓也就是脑梗塞,其预防主要在于基础疾病的控制以及危险因素的控制。最常见的基础疾病就是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首先要控制好血压,有高血压的患者需要长期正规的服用降压药物,以长效降压药为主。糖尿病的患者要正规的降糖治疗,可以使用降糖药物口服或者皮下注射胰岛素。同时需要注意饮食控制,行糖尿病饮食,每顿饭的量控制在100g碳水化合物,50g肉类,500g蔬菜。高血脂的患者需要低脂饮食,血脂分为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要尽量避免吃动物内脏、动物脂肪、肥肉、猪油等。其他危险因素比如饮酒、抽烟,所以应该尽量戒酒、戒烟。"
唐黎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05/21收听(48566)
脑血栓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和脑栓塞等不同类型。脑血栓是由于脑部血管... 乔立艳│清华大学玉泉医院 2023/05/01播放(54438)
脑血栓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和脑栓塞等不同类型。脑血栓是由于脑部血管...
乔立艳│清华大学玉泉医院
2023/05/01播放(54438)
脑血栓引起的叫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被堵塞,堵塞后大脑血供出现障碍,局部脑细胞得不到相应供血,引... 何远宏│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2023/02/03播放(55930)
脑血栓引起的叫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被堵塞,堵塞后大脑血供出现障碍,局部脑细胞得不到相应供血,引...
何远宏│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2023/02/03播放(55930)
" 患者如果有脑血栓形成应该启动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防治脑血栓再发生,主要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方面进行: 1、患者应该注意合理饮食、清淡饮食,在生活中一定要营养均衡,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吃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的食物。 2、患者要多参加体育活动、多喝水,能降低血液的黏滞度,对脑血栓形成有一定防治作用。 3、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早睡、早起、提高身体免疫力,生活中要戒烟、限酒,因为吸烟会导致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 4、药物的应用,积极防治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危险因素,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
2019/12/15收听(97276)
脑血栓又称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是由于脑动脉壁病变、动脉管腔狭窄、闭塞最终出现的脑部疾病。脑血栓与年龄增长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的增加。脑血栓的主要病因是由于脑动脉血管壁病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或者造成管腔的狭窄进而造成闭塞,从而出现临床相关的表现。脑血栓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血液流速异常、血液中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异常,以及高龄、不良的生活方式等等。脑血栓多在夜间睡眠中发作,清醒时可以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口眼歪斜,病情逐渐进展导致神志不清甚至死亡。脑血栓的治疗主要是在急性期,特别是在发病后6小时之内可以采用溶栓、取栓的治疗。此外还可以采用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尽早进行运动康复的治疗,同时控制好危险因素。
陈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0/03/29收听(99564)
"脑血栓也叫脑梗死,在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实际上是由于供养脑组织的血管内出现了斑块,或者堵塞了一些东西,而导致血管供氧的脑部分形成缺血、缺氧、坏死。为什么会引起血管内的斑块?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使用的时间延长,就像下水道一样,会形成很多污垢,年龄是脑血栓的一个危险因素,同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都是脑血栓常见的危险因素。在一些少见的因素当中,比如血管局部的炎症,或者是流经血液内的成分发生了异常,比如有过多的红细胞、白细胞或者血小板的成分,就会导致血管内呈高凝状态,血管阻塞而引起脑血栓。另一类常见的原因就是心源性的栓塞,在心脏由于瓣膜的问题,或者是心内长有血栓、心律失常,容易形成小的血栓,这些血栓顺着血流栓塞到了供养脑的血管,也会导致脑血栓。当然,还有一些非常少见的因素,比如药物性的因素、遗传性的因素,都可以引起脑血栓的发生。在治疗脑血栓的时候,一定要很细致的查明原因,针对病因来进行治疗。"
李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0/05/08收听(97678)
"脑血栓不是书面用语,而是通常民间对脑梗死的另一种称呼,脑梗死按照以前的分类,可以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但现在已经取消了这种分类概念,而是按照梗死的类型分为小动脉闭塞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等,所以脑血栓可以代指为脑梗死,但是不能代指脑血栓形成。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卒中,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脑部血液供应发生障碍,从而使其供血区域的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继而坏死,从而导致一系列神经系统功能缺失的体征,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脑梗死是脑卒中当中最常见的类型,可以占到整体发病率的70%—80%。"
2023/03/22收听(34136)
北京广安门中医院 黄世敬
播放次数:4.52万
成都二院 丁鑫
播放次数:4.69万
五邑中医院 赵千山
播放次数:2.3万
宜春市人民医院 刘文星
播放次数:4.4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