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民医院
内分泌代谢科
手机浏览
在发现胰岛素之前,1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很轻,患者多在幼儿时期即去世。胰岛素的发现及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挽救了很多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关于1型糖尿病的平均寿命,目前国内没有明确的相关数据,根据澳大利亚及国外的一些研究,当前1型糖尿病的预期寿命在68岁左右。因此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通过有效的治疗将血糖控制平稳,其预期寿命是不低的。
分享:
1型糖尿病指青少年起病的特殊类型的糖尿病,一般临床上发病率没有2型糖尿病发病率高,因为1型糖尿... 孙军萍│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2023/12/18播放(85282)
1型糖尿病指青少年起病的特殊类型的糖尿病,一般临床上发病率没有2型糖尿病发病率高,因为1型糖尿...
孙军萍│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2023/12/18播放(85282)
"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其患者体内胰岛的功能基本衰竭,必须依靠外源性胰岛素起到降糖的作用来治疗。因为其胰岛功能基本衰竭,所以其血糖水平通常是忽高忽低的,不容易控制,这样糖尿病并发症出现的时间也往往较早。而且1型糖尿病患者通常都是青少年患者,其治疗难度比较大,也使血糖控制不太好。这样糖尿病的并发症通常都会出现的比较早,比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些都会影响到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寿命。一般1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寿命比较长的,据不完全统计患病以后的寿命也就是在30-40年左右。"
张名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五医院
2018/04/28收听(83546)
1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寿命目前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数据不一样。在欧美,1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寿命甚... 刘泽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3/07/11播放(40949)
1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寿命目前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数据不一样。在欧美,1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寿命甚...
刘泽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3/07/11播放(40949)
中国对1型糖尿病的寿命没有专门的研究。国际上,1997年澳大利亚进行了一个对列研究,约2900... 卓勤俭│淮北矿工总医院 2023/11/08播放(94052)
中国对1型糖尿病的寿命没有专门的研究。国际上,1997年澳大利亚进行了一个对列研究,约2900...
卓勤俭│淮北矿工总医院
2023/11/08播放(94052)
"患有1型糖尿病的人,寿命都会减少。男女各不同,据最新的美国研究,男性寿命要减少11年,女性应该减少12年。作为1型糖尿病,男性平均寿命大约是66岁,女性能活到68岁。最后引起1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心血管疾病,主要是以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为主。如果1型糖尿病病人不吸烟,少喝酒,定期去检查,寿命还会适当延长。但是,前提是一定要坚持注射胰岛素。因为糖尿病人引起死亡的原因,还有胰岛素注射不足而引起的酮症酸中毒等等。"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18/11/08收听(85056)
1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以及寿命长短主要取决于糖尿病控制的好坏以及合并症的严重程度,如果能长期认真... 王凤英│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东花坛院区 2023/09/28播放(62510)
1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以及寿命长短主要取决于糖尿病控制的好坏以及合并症的严重程度,如果能长期认真...
王凤英│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东花坛院区
2023/09/28播放(62510)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等四种类型。其中1型糖尿病相对来... 杜志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2023/04/06播放(67358)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等四种类型。其中1型糖尿病相对来...
杜志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2023/04/06播放(67358)
"1型糖尿病也被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主要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所以发病年龄一般小于30岁,且需要终身胰岛素维持治疗,起病比较急,比较消瘦,三多症状比较明显,病情起伏比较大,血糖比较容易波动,且不容易控制,容易发生急性并发症中的酮症酸中毒,严重的病人可导致死亡,这就是1型糖尿病。"
于棉荣│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2017/12/06收听(26464)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一些免疫性的因素导致的胰岛细胞的破坏。主要的特点为胰岛功能迅... 李竹│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 2023/07/31播放(60108)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一些免疫性的因素导致的胰岛细胞的破坏。主要的特点为胰岛功能迅...
李竹│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
2023/07/31播放(60108)
"体内降糖激素是胰岛素,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激素。1型糖尿病是由各种因素,如病毒感染、乳制品、药物等作用于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引起胰岛β细胞一系列自身免疫反应,最后使体内胰岛素完全缺乏而导致的一种糖尿病。1型糖尿病常在青少年和儿童阶段起病,患者体型多消瘦,无明显的糖尿病家族史。而且起病比较急,起病时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比较明显,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患者往往有明显的酮症酸中毒倾向。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很低,基本上呈缺乏状态。所以1型糖尿病起病时,必须终生使用胰岛素维持生命,口服降糖药物治疗1型糖尿病没有效果。"
谷明军│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
2018/11/24收听(63866)
1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指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在外界环境因素作用下,最常见的就是病毒性感染,引起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的紊乱,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从而引起胰岛素分泌的绝对不足。胰岛素是治疗1型糖尿病,维持生命的最主要手段。1型糖尿病的患者出现临床表现以前就可以出现相关抗体的阳性,这些抗体反映了胰岛β细胞破坏的自身免疫过程。有些1型糖尿病患者虽然不能检测到自身免疫抗体,但是仍然会表现为进展较快的严重高血糖,最终需要胰岛素治疗,这种疾病的特点是起病比较迅速,中到重度的临床症状,体重有明显的减轻。
马丽芬│宝鸡市中心医院
2020/04/07收听(64690)
原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也可发生于各种年龄,起病急剧,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用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疗效,否则有可能危及生命。1型糖尿病的发病与HLA抗原有关,2型糖尿病则与之无关。1型糖尿病病人体内可以检出GAD等特异性抗体,2型糖尿病患者抗体呈阴性。1型糖尿病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因此需要终生使用外来胰岛素替代治疗,2型糖尿病则不需要胰岛素维持生命。1型糖尿病往往发病较急,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则不然。
赵晓东│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17/09/03收听(98078)
"1型糖尿病的特点是患者发病年龄通常为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时其实体重通常偏瘦,1型糖尿病患者遗传背景通常不会特别强烈,但是有些患者通常会存在自身免疫的抗体检测为阳性表现。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的曲线会呈低平曲线,也就是属于胰岛素缺乏状态,而且这种胰岛素缺乏通常终身存在。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方面,也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及注射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在并发症方面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容易发生微血管方面的并发症,也就是说1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眼病和糖尿病肾病,这样为主要表现的并发症。"
罗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1/04/15收听(69936)
"1型糖尿病常发病于青少年,主要因为自身免疫损伤而引起胰岛功能衰竭,从而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也称之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主要为多饮、多尿、多食伴体重明显减轻,有的患者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表现为憋喘、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上需要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治疗,治疗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血糖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因为患者是胰岛素绝对缺乏,也存在脆性糖尿病,血糖波动比较大。"
樊琳琳│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9/12/09收听(12484)
"一型糖尿病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导致体内的血糖升高的疾病,从发病机制可以看出,由于内源性胰岛素绝对缺乏,在治疗方面的需要补充外源性的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是一型糖尿病患者降糖的根本措施。1型糖尿病的患者,糖尿病相关的症状是比较明的,包括多尿、口干、多饮、体重减轻等,而且一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年龄比较年轻,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而且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几率较二型明显多一些,这一类型患者的体型都是以消瘦为多。目前来说,补充外源性胰岛素的方法有许多,比较常用的是胰岛素的强化治疗,也就是三餐前给予一定量的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然后睡觉之前可以给予一针中效的胰岛素提供基础的值,比较方便,模拟生理胰腺功能的是胰岛素泵,胰岛素泵是每个小时都会往皮下泵入一定量的胰岛素,在餐时再追加一个,更模拟生理胰腺分泌的作用。"
高岩│中日友好医院
2019/12/20收听(94320)
"1型糖尿病是胰岛β细胞遭到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这种糖尿病绝大多数都是自身免疫性的疾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引起发病。某些外界因素,比如病毒感染,化学毒物以及饮食等,作用于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激活T淋巴细胞介导的一系列自身免疫反应,引起选择性的胰岛B细胞破坏和功能衰竭,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进行性加重,最终导致糖尿病。近年来证实,随着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发生率的升高,部分1型糖尿病也存在着胰岛素抵抗,后者在1型糖尿病的发病和或加速病情恶化中也起一定的作用。1型糖尿病的发病环节和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1型糖尿病,需要胰岛素终身治疗。"
刘红波│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
2018/11/20收听(33690)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还有其它类型的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类型,多见于儿童,但是现在也有一些成人迟发1型糖尿病,跟自身免疫相关的。1型糖尿病多见于小儿的时候一般是由于病毒感染等以后出现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胰岛大量的破坏,从而影响胰岛功能,导致胰岛素C肽的分泌的一个障碍。做胰岛C肽功能测定的时候基本上胰岛素和C肽是绝对不足的,从而导致血糖的升高称之为1型糖尿病。
鲁梅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17/06/20收听(50308)
"1型糖尿病是属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具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早期就可以有进食、饮水增加、尿液增多、身体消瘦等特点。1型糖尿病容易出现抵抗力下降,表现为反复的感冒、发热、咳嗽、咯痰等,皮肤出现损伤后,伤口不宜愈合,容易形成溃疡,如果不能及时控制血糖,可以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1型糖尿病因为症状比较典型,容易早期发现,对胰岛素比较敏感,正规注射胰岛素后可有效控制血糖,如果能早期控制血糖,并发症的发生率会有明显下降。"
王靖红│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2020/01/16收听(97060)
"1型糖尿病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在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的原因下,导致胰岛素β细胞数量明显的减少和消失,引起的血糖升高。自身免疫是1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原因,有10%的1型糖尿病患者是因为自身免疫而得病的。目前发现90%的1型糖尿病病人存在胰岛细胞自身抗体,病毒感染是儿童青少年发生1型糖尿病的重要环境因素。与糖尿病有关的病毒有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以及巨细胞病毒。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1型糖尿病,患者都需要终身胰岛素治疗并且需要监测血糖,定期检查血尿酮体,预防酮症酸中毒和慢性并发症。"
韩昕健│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9/07/04收听(35002)
1型糖尿病主要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胰岛β细胞缺乏,表现为胰岛素分泌曲线低频, 王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3/03/13播放(29156)
王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3/03/13播放(29156)
北大一院 郭晓蕙
播放次数:4.82万
北京地坛医院 杜志刚
播放次数:2.38万
南京军区总医院 李洁
播放次数:8.72万
安徽省针灸医院 杨娅
播放次数:4.2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