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呼吸与重症医学科
手机浏览
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周围环境也会变化,包括温度、湿度、气压。临床认为哮喘发病多与气候和季节变化相关,如冬季以及春秋季节交替时,哮喘发病率较高。若温度在21℃时,空气中花粉浓度利于螨虫、真菌繁殖,较易诱发支气管哮喘;若空气湿度高,空气中螨虫、灰尘、真菌密度高,亦可诱发哮喘。另外,气压低也能导致呼吸困难,进而诱发哮喘。
分享:
气候对儿童发育影响可能为综合性,例如我国青少年儿童体测指标显示,北方指标明显高于南方,即北方人...
王祥香│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2023/12/31播放(67844)
"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而且这种疾病具有很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多发于春秋季节,主要是由于在春秋季节细菌的活跃性比较高,所以很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发生。对于这种情况的治疗,建议要及早选取敏感的抗生素药物来控制局部的炎症,目前在临床上比较常用的药物主要是喹诺酮类的药物,比如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加替沙星滴眼液等。在疾病的早期或者急性期症状比较严重的时候,点眼的频率要尽量高一些,每1-2个小时点眼一次,随着症状减轻,再把频率降下来。另外,这种疾病是有传染性的,所以在疾病治疗与恢复的期间一定要做好隔离工作,避免接触传染,要单独准备脸盆和毛巾,不要与别人混用。"
张健│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8/12/17收听(78084)
"对于手足口病的发病季节,一般手足口病多数发生在夏秋季节。我们知道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所引起的常见传染病,这些病毒可能包含有很多种,比如比较常见的科萨奇病毒A组,包括B组,还有EV71,就是肠道病毒的EV71型埃可病毒等等,都是常见的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肠道病毒比较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和传播,对乙醚、去氧胆酸盐等等不太敏感,对于75%的酒精等等也不太敏感,不能将它灭活,但是对紫外线以及干燥是相对比较敏感。所以,对于手足口病,一般多数好发于夏秋季节,而易感人群,一般是指五岁以下的儿童为主,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是比较高。常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出现流行的趋势,所以对于手足口病,要根据一些病史特点,就像高发季节,另外孩子的临床表现,再结合实验室检查来综合判断,孩子是不是手足口病。"
张晓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0/05/04收听(99966)
哮喘发病实际与季节中存在的致敏原以及刺激因素强度相关,当致敏原浓度高、强度大时,则可引起哮喘发...
张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3/12/02播放(92396)
"麻疹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每年的3-5月份是发病的高峰期。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麻疹的易感人群,包括八个月之前没有接种疫苗的幼儿,以及没有接种过疫苗的成人。麻疹患者在出疹前后的五天具有传染性,如果合并有并发症时,传染性可能会延长至初诊后的10天。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非常强,极易在人群之间传播,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典型症状主要是有高热、咳嗽、麻疹、黏膜斑和皮疹。接种麻疹疫苗可有效的预防麻疹,患病可以分作轻荨麻疹、重型麻疹及异型麻疹。"
王雅晶│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
2021/05/10收听(71868)
哮喘属于过敏性疾病,好发于春季、秋季、冬季。具体原因如下:
1、春天春暖花开,大量...
张晓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023/06/06播放(71084)
麻疹的发病高峰季节为冬季、春季,但全年均可以发生。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传...
刘波│浏阳市人民医院
2023/12/24播放(62766)
冠心病患者发病确实与季节有着明显的关系,在临床上已经发现在夏季炎热酷暑期,或者在冬季寒冬腊月期间冠心病的发病率会增加,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增加。还有就是气候变化无常的季节,例如冬春交替、秋冬交替、24小时昼夜温差变化大,也容易诱发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心绞痛的发作。所以对于冠心病患者一定要加强宣教,尽量避免在高温酷暑或严寒的不利条件下停留,在气候变化大的冬春或者秋冬季节注意增减衣服,外出锻炼也要选择气候平稳的时间段,如在下午3点以后或者上午10点以后进行适宜的户外活动。也不要在酷暑或寒冷的条件下活动,季节确实影响冠心病的发病,为减少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生,冠心病患者一定注意季节的变化,合理的增减衣服并及时调整用药。
马会利│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2020/03/17收听(70308)
哪个季节最不容易引发哮喘的说法并不适当,因为哮喘的发病与环境相关,不同个体发生哮喘的诱发因素不...
2023/12/07播放(51508)
"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有接触变应原、各种理化刺激物或上呼吸道感染等。部分哮喘发作也可以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发生。哮喘发作多见于治疗依从性差,控制不佳的患者,但也可见于控制良好的患者,哮喘发作的程度轻重不一,病情发展迅速程度不同,可以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偶尔可在数分钟内危及生命。值得注意的是,重度哮喘发作亦可见于轻度或控制良好的哮喘患者。"
卢桐│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
2017/09/26收听(93168)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比如说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一个气道慢性的炎症。可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的气流受限,病因还不是十分清楚。与患者个体的过敏体质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是相关的,这就是环境中某些激发因素。比如说尘螨、花粉、真菌、动物的毛屑,这就是感染因素,细菌、病毒、寄生虫的感染。食物这一块鱼虾、牛奶、鸡蛋等,药物阿司匹林也可以引起。剧烈的运动、气侯变化、妊娠都可能是哮喘的激发因素。遗传因素所起到作用也不可忽视,诊断明确之后当地呼吸科规范治疗。"
童春堂│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05/10收听(66416)
哮喘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气促和喘息,是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接触致敏原后引起的一种过敏...
李影捷│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2023/09/26播放(68652)
哮喘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过敏:哮喘发生主要与过敏...
于洪涛│河南省胸科医院
2023/05/11播放(72482)
"患了哮喘先应该去医院做相应的检查和评估,医生给出治疗方案,患者应该遵循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多数稳定期的患者,用药是抗炎症的吸入激素和缓解气道痉挛的吸入用的β2受体兴奋剂,常用的口服药是孟鲁司特,重者会加用口服的支气管扩张剂,如茶碱缓释片或者短期应用口服的激素。因为哮喘多数不能治愈,需长期用药控制症状,所以患者应该对病情有所了解,并且了解哮喘药物的不同点和其副作用,明确哮喘急性发作时应该立即吸入短效的支气管舒张剂,如硫酸沙丁胺醇,重者需要用激素治疗。另外,平常要避开过敏原,远离可能会引起哮喘发作的气味或者食物,预防感冒,因为病毒感染的话往往会加重哮喘,还需要避免冷空气的直接刺激,哮喘的患者应该定期去医院检查,调整药物治疗。"
牟小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0/05/02收听(91204)
哮喘的发病时间按季节分,一般是春季和冬季容易诱发哮喘。因为春季的花粉比较多,许多人对花粉过敏,接触花粉后可以诱发哮喘发作。冬季是流感的季节,合并流感后容易诱发哮喘发作。因此这两个季节患者要注意防护,可戴口罩防护。也需要避免感染,可以接种流感疫苗。如果按时间分,白天发作次数比较少,夜间容易发作。因为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容易导致气管痉挛,气管内分泌物增多容易诱发哮喘发作。
王丽萍│聊城市人民医院
2020/03/20收听(98410)
"有很多人在春季和秋季对花粉过敏,这种情况病人会出现鼻痒、流大量清水样鼻涕、打喷嚏、鼻塞症状。出现这种情况,通常会给予抗过敏的药物治疗,比如开瑞坦或者仙特明,鼻腔还要给予鼻激素类药物喷鼻。如果鼻塞比较重,通常还要给予鼻减充血剂治疗。通常季节一过,过敏性皮炎所有症状都会消失,所以当有季节性的对气候里的花粉过敏情况下,一定要到医院就诊,通过用药可以控制。还有方式是换一个环境来生活,有的时候可以控制不发作鼻炎。"
宋海涛│北京医院
2020/07/21收听(14522)
哮喘的发病时间与引起哮喘的环境因素相关,环境因素包括致敏原,还有刺激因素,如果致敏原是花粉就会有一定的发病季节,比如春季或者秋季。如果有温度变化,像寒冷刺激,就容易在冬季发病。如果哮喘的过敏原持续存在的,比如尘螨就持续存在于环境中,这种就没有一定的发病时间,只是在尘螨的接触浓度高的时候发病。所以哮喘的发病时间每个人都不尽相同,有个体差异。差异就来源于引起哮喘的激发因素到底是哪几种,有的激发因素有一定的发病季节,有的是没有的。
2020/03/11收听(44604)
"哮喘的发病和年龄没有关系,无论是不是重症哮喘,都跟年龄没有直接关系。重症哮喘可以出现在儿童时期,也可以出现在成年人,老年人也会发病。哮喘的发作主要是由于气道受到外界刺激,导致气道高反应性而引起的呼吸困难,如果病人的气道敏感性比较高,就会导致较严重的哮喘发作。重症哮喘的患者口唇重度紫绀、周身湿冷、端坐呼吸、静息时即感呼吸困难,需要应用机械通气才可能缓解病人的症状。"
杨峰│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2019/11/27收听(68768)
"气候引起的咳嗽有可能是由于气道高反应性或者是感染致病微生物而导致的。所以,当患者出现咳嗽的症状时,需要积极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根据诊断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果患者是因为气道高反应而出现咳嗽的症状,可以口服孟鲁司特钠,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等等。如果患者是因为感染致病微生物而出现咳嗽的症状,需要对致病微生物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治疗,例如细菌感染者,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病毒感染者可给予对症的治疗,非典型致病菌感染者可考虑使用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喹诺酮类的抗生素。"
郭福莹│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2020/11/08收听(11316)
高血压与气候有关联,冬季人们血压明显升高,而夏季血压则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一般冬季血压要比夏季收缩压高12mmHg,舒张压高6mmHg。气温每降低一度,收缩压升高约1.14mmHg,舒张压升高约0.58mmHg,气温骤变时血压波动更大。冬季日照时间减少,患者运动也减少,体重增加也是导致血压升高的原因。而夏季由于气温升高,体表血管舒张,外周阻力下降,同时夏季出汗较多,血容量下降等这些情况都会导致血压下降,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冬季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保暖。
曾海│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2020/05/21收听(96730)
杭州第一医院 陈灏
播放次数:3.76万
海南省人民医院 陈庆芸
播放次数:4.44万
武钢总院 黄莉芬
播放次数:2.56万
南医大深圳医院 刘建梅
播放次数:3.39万
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