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
耳鼻喉科
手机浏览
耳屎医学称为耵聍,因人群体质不同,可能呈干燥或黏稠状。生活中每个人耳朵都可能分泌耵聍,大多数人群耵聍可以自行排出;少部分人群耵聍难以自行排出,原因多是外耳道炎症或排出功能下降,耵聍较多时可出现耳部疼痛、听力下降或耳部闷胀感。若耵聍呈块状,较硬难以取出时,可及时就诊,借助药物软化后行冲洗治疗或吸引器吸引,可避免损伤外耳道或中耳。
分享:
如果耳屎较少,可用棉签轻轻擦拭,擦前应将棉签前部棉花处理得较松软。因为如果棉棒过实,轻轻用力,...
冯艳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2023/06/22播放(77472)
正常人的外耳道有正常的自洁功能,如果是少量的耳屎也就是耵聍,会将自己分泌的少量耵聍即耳屎慢慢排...
袁先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9/15播放(53490)
"通常耳朵外耳道有耵聍腺不断分泌耵聍,也有一种功能叫自洁功能,能够将耵聍排出,所以正常情况下,不用自己去经常挖耳清理耵聍。有少数病人耵聍是一种湿性、油性,称为油耳,多数是由遗传因素决定,有这种耵聍的病人,可以定期进行清理,用挖耳勺轻轻将耵聍取出。如果自己清理困难或清理不出来,可三个月左右到医院进行清理。如果遇到大的或者硬耵聍阻塞外耳道,一定不能自己清理,通常去医院用耵聍水先泡三天,然后到医院再进行清理,这样不容易损伤外耳道及鼓膜。"
宋海涛│北京医院
2020/07/09收听(79016)
耳屎的清理,对于耳屎的清理,要区别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的是散在的点片状或者是颗粒状的耳屎。这种耳屎不论它是潮湿,或者是干燥的,一般不需要清理。只有对那些团块状、硬质状、堵塞外耳道的耳屎,需要进行清理。这种耳屎称为耵聍,它堵塞了外耳道,就叫做耵聍栓塞,它是由外耳道的耵聍腺分泌物排出来的。所以对这种耳屎,要进行清理。清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耵聍钩,把硬块的、团块状钩出来。另外一种方法,可以先用药物,比如苯酚滴耳液、碳酸氢钠滴耳液。把大团块状的耳屎软化,用吸吮器,把耳屎吸出来,或者是用生理盐水把它冲洗出来。
邓邦鱼│苏州市立医院
2018/05/18收听(74814)
对于小的、散在的、点片状或颗粒状的耳屎,临床上基本没有任何不适,一般不需要清理,它可随头位的变化和咀嚼运动排出体外。而对于团块状、硬质的、堵塞外耳道的耳屎,因它可引起听力减退、耳鸣、耳痛和咳嗽症状,那么需要进行清理。其中对于可活动,未完全堵塞外耳道的耳屎,可以用耵聍钩和膝状镊取出。对于质地较硬,难以取出的耳屎。可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滴耳,每日4-6次,每次泡15分钟。2-3天后,耳屎软化,用吸引器吸出和生理盐水冲洗出即可。
王萍│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2018/11/06收听(88272)
耳屎即耵聍,具有自净功能,通常脱落的耵聍屑,会随着人体说话和咀嚼,自行从耳道内排出,因此无需定...
谭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4/29播放(52844)
耳屎比较多一般是由于外耳道耵聍腺分泌比较旺盛引起的,可以通过挖耳勺掏一掏。若是平时没有出现耳朵闷胀感、耳朵堵塞感,耳屎过多也不需要清理,因为耳屎有自洁的功能,可以自己往外排泄。另外耳屎还有它的作用,可以防御异物进入耳道内,特别是昆虫类的、蚊虫类的。若是出现持续的堵塞、耳屎非常的硬,一般建议通过碳酸氢钠滴泡,或者是油剂滴泡后去医院用专业的器械清理干净。平时不要养成有事没事就掏耳朵习惯,因为这样反复地掏耳朵,会把外耳道正常的分泌功能破坏,会引起耳屎分泌过多,反而不能自己往外排泄。
高贵宝│峄城区人民医院
2018/04/12收听(72004)
耳屎我们说叫耵聍是外耳道皮肤分泌的,加上一些上皮的脱屑和进的灰尘结成了耵聍。耳道的周围有一圈皮肤和全身表面的皮肤结构一样,其中分布的有皮脂腺,如果皮脂腺分泌的油性物质多叫油性皮肤,分泌的油性物质少是干性皮肤,介于两者之间是中性皮肤。大多数人的耳屎是黄白色的、碎屑样的东西,随着嚼东西、动头可能很容易就掉出来。对于油性皮肤的分泌的油性的耵聍加上进的灰尘和上皮的脱屑,容易形成硬化,形成耵聍栓塞,这个时候就不太容易清理。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医院,让医生根据情况来取出比较硬的硬块,可能还需要提前用药水软化2-3天再取出。
申金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0/03/25收听(24882)
耳屎人人都有,主要是外耳道的皮肤有皮脂腺、汗腺、毛囊,它们产生的分泌物与皮肤的碎屑,和外界的粉...
王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8/10播放(50948)
外耳道耵聍聚集过多,形成团块阻塞外耳道就形成了耵聍栓塞,就是常说的耳屎。清理外耳道的耳屎有两种...
高凤兰│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2023/01/15播放(71332)
"耳屎是可以自行清理的。一般情况下,成人的耳屎呈淡黄色或者淡白色,薄片状,在外耳道的前端较多,这种耳屎是可以自行在家清理的。如果是耳屎的一种特殊形态,比如耵聍,最好是到医院取出。耵聍是由于外耳道皮肤毛囊的异常渗出而引起的临床表现,耵聍质硬,呈黑褐色。千万不要自行在家取出,会引起外耳道发炎,严重者会导致鼓膜损伤,引起鼓膜穿孔,进而继发中耳炎或者是中耳乳突胆脂瘤,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清理。如果耵聍质硬,可以先用香油进行浸泡,大约浸泡5-10天,耵聍松软后可以直接用吸引器或者是耵聍钩直接取出,患者没有痛苦。"
张军│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
2019/02/18收听(52298)
宝宝耳朵里的耳屎,一般会借助咀嚼和张口动作自行排出。耳屎能够防止耳道表面被破坏,还可以最大限度...
吴娴婕│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2023/01/23播放(70464)
对于耳屎不多的宝宝,一般不需要处理,如果妈妈确实担心,也可以用棉签在外耳道入口处轻轻地清理即可。如果耳屎较多,可以用3%的碳酸氢钠即小苏打溶液,每2-3小时滴1滴入耳内,1天3-4次,1-2天后耳屎变软,再用小镊子轻轻将其取出,这个过程一定要固定好小儿的头部,不要使其乱动。平时每星期要用涂有金霉素眼药膏的小棉签,在外耳道卷一下,一则可以帮助杀菌,二则能湿润外耳道的皮肤,从而使耳屎自然脱落,不会形成大块。如果耳屎结成硬块,造成外耳道阻塞,应去医院请五官科医生处理,切勿在家强行给小儿挖耳屎。
张云朝│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10/08收听(62178)
"患者耳朵里面如果有很多耳屎很难清理出来,一碰特别硬,需要软化耳屎,临床上常用的是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有时用碳酸氢钠滴耳液。如果购买不方便,也可以用生理盐水来泡耳屎,主要目的就是将耳屎软化,家里面如果有香油,也可以滴用香油。当耳屎软化之后再用吸引器或者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之后,耳屎就会被清理干净,耳朵里面堵塞感、闷胀感就会有明显的改善。建议如果耵聍腺分泌的很旺盛,一定要定期去清理,如果自己不方便或者不敢弄,可以到医院让医生在耳内镜直视下清理耳屎。"
刘滢│北部战区总医院
2019/12/09收听(94026)
"很多宝宝的外耳道中有耳屎,耳屎具有保护耳朵的作用,有独特的气味和味道,能够保护耳道和耳廓,防止小虫子钻进耳朵中。如果耳屎比较多,堵塞耳道,需要给孩子清理。应清理能够用肉眼看到的耳屎,并且不是特别的硬,可以用湿布卷起来,慢慢的伸到宝宝的耳朵当中转一转,把耳屎转出来。如果耳屎比较硬,不能用湿布,可以用儿童专用的棉棒掏外面的耳屎,但掏之前棉棒应该蘸香油,伸到外耳道中以软化耳屎,然后轻轻地转动棉棒,将耳屎带出。给宝宝掏耳屎时,要注意不要掏得太深,避免损伤宝宝的耳道。很深的耳屎,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如果给予上述处理方法以后,孩子的耳屎并没有掏出来,并且感觉到孩子外耳道中的耳屎特别多,应该到专业的医院将耳屎清理干净。"
曲朋安│烟台龙矿中心医院
2018/05/25收听(84698)
儿童的耳屎怎么清理?如果孩子耳屎比较少,一般不用去处理,尽量避免耳内进水,耳屎会自行排出。如果耳屎的量比较大,而且可以活动,未完全阻塞外耳道,可在医院用枪状镊或者耵聍钩将耳屎取出。如果耳屎比较大难以取出,可以先用5%的碳酸氢钠滴耳液,每天滴耳朵,泡软后,用吸引器取出或用生理海水、生理盐水冲洗耳道,将耳道内耳屎冲出来。但是做耳道冲洗的时候,如果冲洗液比较凉,可能会引起一过性的眩晕。另外,如果孩子比较小,不能配合治疗,再取耳屎的时候可能会引起耳道或者鼓膜的损伤,因此即使耳朵内有大块的耳屎,也先不用去处理,尽量避免耳朵进水,避免抠耳朵,等孩子可以配合之后再考虑取出。
林晓昕│北部战区总医院
2019/04/22收听(74198)
耳屎医学上叫耵聍,是由耵聍腺分泌出来,是在外耳道里面,正常情况下,耵聍不需要清理,因为大家咀嚼...
孟令照│北京天坛医院
2023/08/03播放(31529)
"患者出现耳朵里面有耳屎的情况,具体处理办法如下:1、无需处理:如果耳屎的量不多,呈现碎屑状或者少量的薄片状,没有对耳道形成明显的堵塞,也没有对听力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清理,多数情况下,患者耳道内的耵聍都可以逐步自行排出。2、工具取出:如果患者耳朵内的耳屎量比较多,逐步的堆积成团,形成耵聍团块,难以自行排出,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进一步到医院就诊及处理,使用镊子或者吸引器等专用的工具将耵聍取出来。3、软化后取出:如果患者耳道内的耵聍过大或者质地过于坚硬,难以直接清理并取出,可以先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或者酚甘油滴耳液点耳,进行软化和稀释,然后再进一步清理、取出。"
滕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1/06/20收听(19342)
耵聍,俗称耳屎。外耳道存在耵聍腺体,平时可能会分泌耵聍,伴随平时说话、吞咽、咀嚼等动作,耵聍会...
张立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9/18播放(79360)
大部分孩子的耳屎是不用清理的,可以自己掉出来,如果需要清理最好到医院去。如果家长自己清理,因为孩子的耳道比较弯曲、比较窄,耳道的皮肤比较薄、比较娇嫩,容易损伤,就会造成耳道皮肤的擦伤或者进一步感染,甚至造成鼓膜的损伤、鼓膜穿孔等等。大部分孩子的耳屎是比较干的、黄白色的碎片或者碎屑一样的东西,随着动头、东西可以掉出来,不用特意的清理。油性皮肤的孩子可能容易长稀的耳屎,流到耳道口,可以拿棉签轻轻的擦拭,如果结成硬块,堵在耳道深部形成耵聍栓塞,耳屎不容易掉出来,家长也不能清理,容易造成耳道的损伤或者感染。要尽早到医院,让医生用专业的器械来清理,或者将比较硬的硬块用药水软化2-3天,泡软之后再用负压吸引的方法给吸出来。
2020/07/01收听(66170)
上海五官科医院 曹鹏宇
播放次数:3.71万
301医院 韩维举
播放次数:3.42万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梁毫
播放次数:4.39万
北京同仁医院 王丹妮
播放次数:5.03万
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