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儿童医院
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手机浏览
儿童得糖尿病之后,家长不要恐惧,需考虑给儿童进行积极的治疗。儿童糖尿病的治疗包括五个方面,又称五驾马车,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胰岛素治疗、血糖监测及儿童糖尿病知识的掌握。首先家长要调节儿童的饮食,然后再配合运动、胰岛素的应用、血糖监测,所以只要掌握好上述几个方面,对儿童糖尿病的控制、治疗效果,包括并发症的治疗都有较大的帮助。
分享:
"流行病学调查糖尿病的发生与种族、地理环境、生活方式、饮食、感染等有关,近年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胰岛自身免疫、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但确切的病因仍不清楚。可能的原因如下:一、自身免疫,近年来研究发现导致β细胞破坏的过程,涉及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由基等多个细胞免疫调节。T淋巴细胞是破坏胰岛的主要侵润细胞,可直接间接的杀死β细胞。二、遗传易感性,遗传因素在1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知该病为多基因遗传病,有多个基因与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有关。三、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与1型糖尿病的关系最为复杂,难以肯定,全球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糖尿病的发病率的地区差异性可达数百倍。四、病毒感染,在环境因素中对病毒,在动物致糖尿病的研究最多,并逐渐深入。其它病毒还有包括EB病毒、流行腮腺炎病毒及风疹病毒感染,也可引起糖尿病。五、牛乳蛋白,包括α-酪蛋白、β-酪蛋白、乳球蛋白等可作为1型糖尿病体液和细胞免疫的靶抗原,其中酪蛋白为牛乳中的主要抗原片段,可导致机体产生相应的交叉抗体。六、牛胰岛素,牛乳中含有牛胰岛素,可以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其它如年龄、出生体重可能也有一定影响,青春期发病最多,其余的发病因素都尚不能确定。"
孙玲娣│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0/08/19收听(22012)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胎儿偏小,常见于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达标、饮食控制过于严格、合并其他代谢性疾病相关。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相应的临床处理:1、对于饮食控制过于严格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要积极的调整饮食,注意饮食的多样化,以满足妊娠期间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同时适当的进食碳水化合物,避免控制碳水化合物过于严格。2、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达标,要积极的调整胰岛素剂量以及胰岛素的应用方案,使血糖控制达标,空腹血糖控制在5.3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6.7mmol/L以下。3、对于合并其他代谢性疾病的患者,要积极完善甲功等相关指标的检查。
樊琳琳│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0/04/15收听(89918)
孩子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面的检查明确是否有糖尿病:1、临床症状:糖尿病典型的临床症... 张玉玲│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3/01/15播放(78158)
孩子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面的检查明确是否有糖尿病:
1、临床症状:糖尿病典型的临床症...
张玉玲│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3/01/15播放(78158)
"小孩糖尿病典型的症状是三多一少,表现为吃的多、喝的多、小便多、体重下降。年长的孩子还可能会出现消瘦、精神不好、乏力的表现,大约有40%的宝宝可能会表现为突然吃的减少、恶心、呕吐、肚子痛、皮肤干燥、呼吸增快,而且呼气当中有一种酮味,会血压下降,甚至可能会有嗜睡、昏迷的状态,这时宝宝可能酮症酸中毒的状态。因此,对于孩子体重减轻、消瘦,一定要给予重视,去医院做相应的体检,排除糖尿病。"
朱芮│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2020/11/15收听(55296)
"儿童糖尿病多是1型糖尿病,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另外,还有特殊类型糖尿病。不同类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各不相同,1型糖尿病的特点是胰岛素绝对缺乏,发病原因大多认为与免疫有关,检查糖尿病相关抗体多是阳性的。部分患儿发病前有发热等感染的表现,所以发病原因可能与某些病毒感染有关。也有人认为是病毒感染,引发了胰岛的自身免疫造成了胰岛的损害。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长期高热量饮食造成了肥胖,肥胖造成胰岛素抵抗而发生糖尿病,与成人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相似。另外,还有少见类型的糖尿病,如儿童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也叫MODY糖尿病,这种情况属于遗传病,有家族史。"
赵建群│济南市中医医院
2019/06/04收听(99432)
"儿童或者青少年发病的糖尿病,叫做1型糖尿病,又叫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病毒的感染,免疫的缺陷或者损伤引起的,遗传因素占很少的。而相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遗传的因素占更大一部分。1型糖尿病的特点就是儿童或者青少年起病的,有典型的多饮、多尿、多食以及体重下降的表现,而且就诊时血糖比较高。患者一般来说由于病毒和免疫缺陷引起胰岛功能的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所以小孩得了1型糖尿病以后就是需要注射胰岛素来控制病情,或者有条件可以采用胰岛素泵来治疗。"
李超林│烟台毓璜顶医院
2019/06/23收听(82772)
儿童糖尿病与成人糖尿病不同,成人糖尿病由肥胖或者家族史引起,儿童糖尿病可能与免疫有关,如感染诱... 刘晓景│河南省儿童医院 2023/06/19播放(64484)
儿童糖尿病与成人糖尿病不同,成人糖尿病由肥胖或者家族史引起,儿童糖尿病可能与免疫有关,如感染诱...
刘晓景│河南省儿童医院
2023/06/19播放(64484)
从机制上来说,目前糖尿病原因还没有完全阐明,不太清楚。研究认为糖尿病是由于在遗传易感因素基础上... 栗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2023/01/09播放(91436)
从机制上来说,目前糖尿病原因还没有完全阐明,不太清楚。研究认为糖尿病是由于在遗传易感因素基础上...
栗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2023/01/09播放(91436)
儿童患糖尿病的原因具体如下:1、典型的1型糖尿病又称为急性糖尿病,1型糖尿病受遗... 金勇君│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2023/04/27播放(90378)
儿童患糖尿病的原因具体如下:
1、典型的1型糖尿病又称为急性糖尿病,1型糖尿病受遗...
金勇君│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2023/04/27播放(90378)
"如果孩子糖尿病及早发现,及时控制好血糖,他的寿命是不受影响的,跟正常人一样,如果小孩的糖尿病未能够及时发现,而发现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严重的酮症酸中毒导致孩子昏迷,或者只是由于孩子进食不足导致严重的低血糖脑病,孩子可能很快导致死亡。因此小孩糖尿病能活多久取决于糖尿病发现的早晚还有治疗是否及时,因为儿童得的糖尿病大多数是1型糖尿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胰岛细胞受到破坏,从而使得自身合成和分泌胰岛素数量的不足以及绝对缺乏,同时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如果及时给予补充外源性的胰岛素,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寿命是不受影响的。"
2020/10/30收听(98954)
"小孩得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比较大。1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发病原因是遗传和感染,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在某些病毒比如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甚至功能衰竭,从而使胰岛素分泌减少,发生糖尿病。所以1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出现胰岛细胞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素抗体等相关抗体的阳性。治疗上需要依赖胰岛素。少数情况下,小孩也可以得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多见于肥胖的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儿童患者,儿童2型糖尿病和成年2型糖尿病在发病原因上是类似的,具体的发病原因有遗传、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单纯性肥胖等原因。"
王开芹│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2019/09/11收听(47122)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者是胰岛素抵抗引起血糖增高,从而导致糖尿病。在治疗糖尿病上有五... 汪艳芳│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09/17播放(82562)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者是胰岛素抵抗引起血糖增高,从而导致糖尿病。在治疗糖尿病上有五...
汪艳芳│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09/17播放(82562)
糖尿病诊断以后,在治疗上一定是综合治疗,包括生活方式、正确合理的饮食控制。具体如下:<...
糖尿病诊断以后,在治疗上一定是综合治疗,包括生活方式、正确合理的饮食控制。具体如下:
胡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10/11播放(76240)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得了糖尿病以后,要注意以下问题:1、长期进行斗争:糖... 周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3/10/09播放(64100)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得了糖尿病以后,要注意以下问题:
1、长期进行斗争:糖...
周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3/10/09播放(64100)
糖尿病,主要包括Ⅰ型和Ⅱ型糖尿病。不管得了哪类糖尿病,应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了教育:给患者建... 许卫国│珠海市人民医院 2023/07/25播放(62222)
糖尿病,主要包括Ⅰ型和Ⅱ型糖尿病。不管得了哪类糖尿病,应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了教育:给患者建...
许卫国│珠海市人民医院
2023/07/25播放(62222)
" 治疗1型糖尿病目前比较根本的方法就是外源性胰岛素,因为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胰岛β细胞衰竭,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所以只有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才能帮助患者将血糖控制在达标范围内。2型糖尿病降糖的方法比较多,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同时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通过严格的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一定程度上降低。 如果这时血糖控制不达标,还可以辅以降糖的药物,比如传统的磺脲类促泌剂、双胍类降糖药、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等。如果随着病程进展逐渐出现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也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许多新型降糖药也相继问世,比如DPP-4抑制剂、SGLT-2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也可以帮助降糖,而且还具有减重、心脏、肾脏的保护作用,对于不同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也是比较好的选择。"
高岩│中日友好医院
2019/12/19收听(74986)
糖尿病为普遍的慢性疾病,根据ICDs指南,目前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0.4%。但患者不必... 刘得华│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2023/11/13播放(67778)
糖尿病为普遍的慢性疾病,根据ICDs指南,目前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0.4%。但患者不必...
刘得华│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2023/11/13播放(67778)
1型糖尿病属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需要终身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2型糖尿病依据其并发症治疗有所区... 徐立均│黄冈市中医医院 2023/10/16播放(82832)
1型糖尿病属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需要终身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2型糖尿病依据其并发症治疗有所区...
徐立均│黄冈市中医医院
2023/10/16播放(82832)
得了糖尿病之后,首先一定要确诊是不是血糖的水平已经达到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是7.0mmol/L以上,餐后是11.1mmol/L以上。如果已经确诊是糖尿病,首先可以通过饮食的控制,配合适当的运动锻炼,看在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的基础上,可不可以将血糖控制在比较好的范围之内,观察期大约是1个月左右。如果确实经过了严格的饮食控制,还有定时、按时的运动锻炼,血糖仍然没有达到比较合适的水平,下一步就要开始启动糖尿病的降糖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还有就是胰岛素,具体的方案要根据患者病情来定。
于姗│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08/01收听(89428)
很多病人因为发现得了糖尿病就相当紧张,实际上也没关系,我们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还是挺高的,百分之... 刘小婷│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3/03/06播放(96818)
很多病人因为发现得了糖尿病就相当紧张,实际上也没关系,我们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还是挺高的,百分之...
刘小婷│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3/03/06播放(96818)
北大一院 郭晓蕙
播放次数:4.82万
北京地坛医院 杜志刚
播放次数:2.38万
南京军区总医院 李洁
播放次数:8.72万
安徽省针灸医院 杨娅
播放次数:4.2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