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康复科
手机浏览
热敏灸疗法属特殊艾灸治疗方法,即通过对热敏化腧穴刺激产生特殊热敏灸感,如透热感、酷热感、传热感、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等特殊灸感激发经气感传,以提高艾灸治疗效果的方法,安全、舒适、无毒副作用。与传统艾灸相比,艾灸部位不同,该疗法主要位于热敏化腧穴处进行操作,产生特殊灸感,传统艾灸疗法仅局部出现热感及皮肤潮红;灸量不同,热敏灸操作时间在0.5-1小时间,普通艾灸一般10-15分钟;艾灸效果不同,热敏灸产生小刺激大反应,疗效明显高于普通艾灸。
分享:
"热敏灸是江西中医药大学陈日新教授,在上世纪80-90年代所创立的一种新型灸法。热敏灸的操作特点是将大剂量、长时间的艾灸,作用于人体穴位,使穴位出现敏化的临床表现,治疗疾病的一种临床艾灸方法。热敏灸具有艾灸刺激量大、时间长的特点。同时在经过艾灸到达一定剂量以后,患者在艾灸的局部会出现一些特异性的感觉。比如原本艾灸是发热的,但是艾灸到一定程度以后,患者皮肤感觉发凉,或者有吹风感、蚁行感,或者沿经络走行方向有循经感传的现象出现,这些都是热敏灸的临床特异性现象,称为穴位敏化。热敏灸可以治疗临床一系列的疾病,包括疼痛类疾病、脏腑功能失调类疾病等。"
张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018/11/14收听(99838)
"热敏灸是艾灸里的一种方法,艾灸分类很多,比如用艾条灸、艾柱灸、温灸器灸、温针灸,至少分四大类。热敏灸属于艾条灸里面的悬灸法,是用艾条,用悬灸的方式,也就是相当于举着艾条对准穴位来进行熏灸的方法去治疗。艾灸的范围更广,用的手段更多,而热敏灸只是其中之一。热敏灸跟艾灸的作用是没有太多的区别,也是通过艾叶燃烧产生的温热,起到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效果。只不过是对准穴位,以艾条作为治疗的方式,对穴进行透灸,起到激发、扩散,达到深部温热的作用。"
杜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0/07/07收听(40744)
"天灸就是艾灸疗法的一种,实际上就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贴敷于患处或者穴位上,使其局部的皮肤充血、潮红或起疱的治疗方式。因不用艾火,又类似于艾火的作用非常相似,故名为天灸。天灸既有穴位的刺激作用,又可以使特定的药物在特定的部位的吸收,发挥药物本身的作用。这个方法很广泛的重视,这几年最常见的就是冬病夏治的方法,主要的就是用于天灸。夏天的时候用这个药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且间隔时间长、副作用比较小,但是对于孕妇或者皮肤有问题者,不建议使用这种方法。"
焦乃军│河南省中医院
2019/04/13收听(85910)
三伏天灸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1、三伏天灸的适应症为气虚、阳虚以及寒证患者; 李湘力│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3/04/26播放(83232)
三伏天灸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
1、三伏天灸的适应症为气虚、阳虚以及寒证患者;
李湘力│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3/04/26播放(83232)
三伏天灸对中医辨证为气虚证、阳虚证以及寒证的患者疗效显著。具体分为以下几类:1、... 李湘力│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3/10/18播放(62358)
三伏天灸对中医辨证为气虚证、阳虚证以及寒证的患者疗效显著。具体分为以下几类:
1、...
2023/10/18播放(62358)
三伏灸顾名思义,是在三伏天所进行的艾灸,和三伏贴是有所区别的。三伏贴是将调制好的药物,根据病人的病情不同,贴在某些特定的穴位上,达到治疗疾病目的。三伏灸是用艾灸灸某些特定的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艾灸具有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人体的代谢功能,调节人体的内分泌和消化吸收情况,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一般选择的穴位是中脘穴、关元穴、神阙穴、足三里穴、身柱穴、大椎穴、肾俞穴和八髎穴等。也可以选择隔姜灸,隔姜灸的效果要比单纯的艾灸好。三伏天是一年当中阳气最强的季节,在此时艾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张文文│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9/07/01收听(63484)
瘢痕灸属于发泡灸,主要目的就是局部皮肤破溃,出现了水泡,水泡逐渐破溃以后,局部结痂形成瘢痕,跟... 丁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3/13播放(33963)
瘢痕灸属于发泡灸,主要目的就是局部皮肤破溃,出现了水泡,水泡逐渐破溃以后,局部结痂形成瘢痕,跟...
丁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3/13播放(33963)
"瘢痕灸又称化脓灸,属于艾炷灸的直接灸的一种,指艾炷直接灸灼穴位皮肤,渐致化脓,最后形成瘢痕的一种灸法。瘢痕灸是我国应用历史最长的一种灸法,临床主要预防及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肠炎、瘰疬、痞块等。在使用瘢痕灸的时候,要注意护理灸疮,灸疮如护理不当,会造成继发感染,脓色可由白色转为黄绿色,并会出现疼痛、渗血等,需用消炎药膏、玉红膏涂敷,而且为了促使灸疮的无菌性化脓反应恢复,需要注意调养。"
黄秋贤│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1/06/21收听(35382)
三伏灸有很多不同的操作方式,常用的三伏灸操作方式包括艾条灸、穴位敷贴、艾箱灸,这些方法都可以达到三伏灸的作用。常用穴位主要有背部穴位、腹部穴位和下肢穴位,最常用穴位是大椎、风门、肺俞、定喘、膏肓穴等,有时候配合足三里、曲池、尺泽、列缺等穴位,不管哪种方法选择,这些穴位是相对固定的,与中医辨证有关联。
2019/05/13收听(83686)
随身灸使用时间主要取决于随身灸燃烧程度是否充分,一般随身灸 丁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6/05播放(89362)
2023/06/05播放(89362)
艾柱直接点燃放在皮肤上进行烧灼,产生的热力刺激了穴位,叫直接灸。直接灸一种是叫有疤痕灸;一种是... 蔡圣朝│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3/04/10播放(52974)
艾柱直接点燃放在皮肤上进行烧灼,产生的热力刺激了穴位,叫直接灸。直接灸一种是叫有疤痕灸;一种是...
蔡圣朝│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3/04/10播放(52974)
"灸花和灸烫伤区别于不同的纠治方法,比如艾灸,没有做直接灸、隔物灸。灸的时间过长、过热出现的水疱,叫灸烫伤。灸花用于瘢痕灸,是直接灸的一种,把艾壮直接放在皮肤上燃尽,不断拍打皮肤减轻疼痛。这要一壮一壮的灸,出现的是跨越真皮层的焦痂。等待这个位置烫伤,是深度烫伤,等待位置化脓,是化脓灸所必需出现的深度烫伤叫灸花。跟普通灸法所出来的损伤位置不一样,灸花的位置一定会留瘢痕,深入到真皮层。而常规用的方法不一样,比如隔物灸或者温针灸、艾盒,都不叫灸花,叫烫伤。"
2020/05/12收听(26778)
"随身灸灸肚脐需要注意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洗澡容易导致寒气进入腹部,引起腹部不适,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禁灸。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有助于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脐部有损伤或发炎者禁止使用。随身灸即随时随地都能进行艾灸,专为出行设计,方便易携、操作简单,安全又方便,随身灸灸肚脐对温经通络、驱寒通便、妇女痛经、受风寒等特别适用。"
2021/06/21收听(68456)
通常情况下进行艾灸,白天灸比较好,但是个别情况下也可以在晚上进行艾灸。艾灸用于防病、保健时,通... 丁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8/17播放(84530)
通常情况下进行艾灸,白天灸比较好,但是个别情况下也可以在晚上进行艾灸。艾灸用于防病、保健时,通...
2023/08/17播放(84530)
有人觉得隔姜灸比直接灸效果好,这是因为隔姜灸的时候,不但应用了艾灸本身的温补作用,同时也用到了...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8/31播放(42308)
有人觉得隔姜灸比直接灸效果好,这是因为隔姜灸的时候,不但应用了艾灸本身的温补作用,同时也用到了...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8/31播放(42308)
失眠灸的穴位主要集中在肝、肾经任督二脉,有时也会灸膀胱经和脾经。首先,肾经灸的是涌泉穴,涌泉穴... 丁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8/28播放(42376)
失眠灸的穴位主要集中在肝、肾经任督二脉,有时也会灸膀胱经和脾经。首先,肾经灸的是涌泉穴,涌泉穴...
2023/08/28播放(42376)
出现高血压的时候,我们常会选择简便的中医方法进行治疗。首选艾灸可以灸百会穴、大椎穴、神阙穴、涌泉穴、双侧的肾俞穴、肝俞穴、太冲穴等等都能起到一定的降压效果,能缓解因为血压增高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虽然艾灸在对血压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同时可以缓解临床症状。但是出现高血压的时候,还是应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穴治疗。同时有时候还需要遵医嘱使用降压药治疗,平时也要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
李萍│西安市中医院
2020/06/10收听(27608)
"脐灸顾名思义就是隔药熏脐疗法,古书上讲的就是熏脐。脐灸分为隔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以及隔药物灸,隔药物灸中的药物跟隔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都不一样,隔药物灸采用的是干药粉,是一些穿透性比较强的药放置在神阙穴上,然后用模具将药粉压成凹陷,在凹陷上面放1个圆锥形的艾柱,把艾柱点燃以后,艾柱的温热会将药的作用通过肚脐神阙穴,往皮肤比较敏感的地方渗进去,以达到治疗的效果。脐灸对虚寒证的效果比较明显。"
顾亚娇│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8/04/23收听(80168)
头痛灸阿是穴最有效,因为头痛的原因以紧张性头痛最多见,也可以算是颈椎病引起头痛最多见,因此,取... 何良志│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23/12/21播放(30746)
头痛灸阿是穴最有效,因为头痛的原因以紧张性头痛最多见,也可以算是颈椎病引起头痛最多见,因此,取...
何良志│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23/12/21播放(30746)
痛风病临床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伴周身酸楚、乏力,根据症状、舌苔、脉象不同则选取灸疗部位也不同。另外,艾灸为助阳生热之药性,治疗寒证、虚证,治疗痛风病的范围是如下证型:1、气血亏虚型可选背部脾腧、胃腧、三焦腧及腹部的气海、关元。2、阴虚阳亢型可取下肢三阴交、阴陵泉、太溪灸疗,但热毒型、阳热型不易艾灸。如果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通过相应的检查,明确病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赵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0/04/09收听(98032)
河南省中医院 郑永智
播放次数:3.55万
武汉协和医院 李涛
播放次数:4.48万
北京东直门医院 王逢贤
播放次数:2.49万
武汉市第一医院 冯丹
播放次数:1.2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