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如何停药

2018-07-03 11:50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精神分裂症患者停药需患者、家属、精神科医生三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首发或第二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必须在病情稳定,且已完成3-5年巩固期之后方可停药。停药原则为慢和稳,慢是指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缓慢减药,每次减药剂量以半片为宜,稳是指患者病情持续稳定至少3个月才可考虑再次减量。减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睡眠、饮食、情绪等变化。若患者出现睡眠较差、食欲欠佳,甚至情绪烦躁、易怒等症状,多提示病情反复。

分享:

101

相关推荐

首次精神分裂症一般多久能停药

"首次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三年左右的药物治疗,如果病情稳定可以尝试停药,但一般不建议停药。如果精神分裂症病情诊断是确定的,符合典型精神分裂的诊断标准。第一次治疗效果又比较理想并且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病人基本上恢复到正常或者接近正常的言语思维活动,这个情况下最好不停药,继续服药巩固、维持治疗,降低复发的风险。因为精神分裂症本质上属于一种慢性病,一种比较复杂的病,目前可以肯定药物治疗是有效,总体上也是安全的。当然,也有部分患者对部分药物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或者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大家要对药物进行调整。第一次治疗如果找到一个药物有效、安全,对患者来讲是值得庆幸的事情。所以要诊惜治疗的效果,一定要坚持巩固治疗,降低复发的风险。因为停药以后患者在最后2-5年内复发的风险比较高,平均超过半数以上的患者,一旦复发以后再次治疗的难度就会明显增加,可能同样的药物就不一定能达到第一次的效果。所以只要是确诊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第一次治疗效果良好,对药物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的情况下,一定要先坚持吃药,先不要想着去停药。治疗过程中还是要坚持定期复诊,如果出现其他的特殊情况,再配合医生做出专业的处理。精神分裂患者需注意坚持终身、积极的药物治疗,注意避免摄入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多食含叶酸、维生素C的食物。适量运动,保证睡眠充足,定期体检,注意把服用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

语音时长02:26''

张卫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2020/05/11收听(87550)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疾病的名称,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我们平常所说的精神病主要类型之一就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比较复杂的精神疾病,典型的表现是在青壮年期起病,20多岁到30出头的年龄段第一次起病是比较多见的,早的也有少年期起病的,比如十13-14岁或者14-15岁起病,再晚一点也可能到40岁左右,但是多数第一次起病是在20-30岁的年龄段起病。精神分裂的表现有两个层面:第一、自己心理活动之间的不协调。正常的心理活动是想什么事有什么样的情绪反应,就有什么样的行为,都是一致的,能够比较协调,但是精神分裂症发病的患者会表现的相互不协调,比如一方面感到有人迫害自己、跟踪监视自己,但是另一方面又显得蛮不在乎,没有相应的防范行为,或者也没有紧张情绪的表现。因为正常情况下,如果真正确认有人在监视跟踪自己,会有精神紧张的反应。第二、另一个分裂的意思就是精神活动、言语行为和周围的环境不协调,和周围的环境缺乏基本、有效的沟通,显得特别孤僻,在周围人都遇到喜事或者大家高兴的时候,患者会表现出悲伤的反应,是比较典型的表现。总体来讲,精神分裂症是复杂的、严重的疾病,一旦确诊精神分裂症就一定要坚持到精神科定期复诊、复查,配合治疗,以达到尽可能好的治疗效果。"

语音时长02:56''

张卫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2020/04/23收听(44478)

精神分裂症是怎么形成的?

精神分裂症的形成原因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定论,近百年的研究结果显示,它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一方面是遗传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常发现在一个家庭当中,有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隔几年往往又会出现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发现,遗传因素作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因素,起了一定的作用,如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当中,患病率比普通人群的患病率高出非常多的倍数,而且与患者的血缘关系越近,它的患病率越高,也就是遗传因素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第二个方面是气质性的损害,有的学者发现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部有些损害表现,通过脑CT的检查,发现有一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脑萎缩或者局部血流的异常,通过深化方面的一些研究发现,多巴胺的活动过度可以引起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第三个方面是社会心理因素,许多人都知道精神分裂症是心病,所以周围的人经常向患者问是不是什么事情引起了这个病,它可能又包括这以下几个因素,一个是家庭教育环境,如家庭的破裂、离婚或者死亡等一些家庭交流的异常,可以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是性格问题,发现有很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病前有一些不良的性格,往往在这种不良性格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大部分的分裂性格,有一定的研究数据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前大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具有分裂型的人格。还有一个方面是生活事件,生活事件在精神分裂中的发病作为一个诱因,这些应激性的生活事件可以对于具有精神分裂症素质的人导致其发病。通过这些因素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关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认为普遍的倾向是多病因的疾病,也就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来突破机体防御而发病的,并非是单一的某一个因素而导致的。

语音时长02:49''

庞吉成淄博市妇幼保健院

2018/01/29收听(26160)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的一个基础疾病,严重精神疾病的一个类型。它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疾病,它的临床表现也有很大的复杂性。比较共同的特点是患者的言语和行为出现明显的紊乱,表达的内容和现实不符、没有联系。他自己的情感活动也受到一定影响,比如正常人的言语、思维、情感、行为都是协调一致的,比如我现在想去逛街,然后也去逛街,然后在逛街过程中会有愉快的体验,也会有相应的一些购物,或者饮食等相应的行为,而且也会和其他人进行分享,这是一个协调的,大家体会下这个过程中,人类的精神活动是协调的。但是在精神分裂症发病的过程中,有些患者的情感活动和行为就表现得不一样,比较典型的比如患者说有一个喜事,但他可能是以毫无表情,或者很淡漠的表情,来说一个令人非常高兴的事件,这样一个表现。同时他有些症状和现实也不相符,比如认为有人在迫害自己,认为有人跟踪监视自己等等,也可以出现一些幻听,通过耳朵听到有人或有声音在评论自己、命令自己,所以幻听一般的时候我们称为言语性幻听,是有一定内容的。一般内容大多数是命令患者,或者评论患者或者有些不同声音,有些说患者好,有些说患者不好的争论性的内容,有这些表现。一旦出现这样的症状,患者往往不能像正常人生活,从事相应的工作,和家人的交流。一旦发现这样的表现,一定要记住及时就诊,接受系统的治疗,精神患者的治疗也是有一定复杂性的,配合治疗才能达到比较好的康复效果。"

语音时长02:47''

张卫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2020/03/27收听(7039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38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