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皮肤科
手机浏览
湿疹的中药治疗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辨证分型,湿疹急性期患者体内湿热偏重,中医多采取清热利湿类治疗方法;婴儿湿疹多由脾虚湿盛所致,推荐选择健脾利湿类中药;慢性湿疹常由血虚风燥所致,建议采用养血、润燥、止痒类中药进行治疗。中药治疗相对安全,尤其在充分辨证治疗的情况下,副作用较少,治疗周期通常约为1-2个月。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分享: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与各种各样过敏因素有着密切关系的皮肤炎症反应。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瘙痒感,还有局部的丘疹、丘疱疹以及明显的渗出。在中医传统的辨证分型当中,湿疹可以分为湿热蕴肤型、湿热浸淫型、脾虚湿蕴型、血虚风燥型。根据不同的证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湿热蕴肤型,可以考虑应用龙胆泻肝汤或萆藓渗湿汤进行口服治疗;湿热浸淫型,可以考虑应用五味消毒饮,配合龙胆泻肝汤来进行治疗;脾虚湿蕴型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参苓白术散或者除湿胃苓汤来进行治疗;对于有明显血虚风燥的患者,也就是慢性湿疹的患者,可以应用四物消风散和当归饮子配合治疗。"
闫素│日照市中医医院
2019/07/12收听(87610)
手背湿疹可以口服中草药如当归、生地、丹皮、蝉蜕、蒺藜、僵蚕、茯苓、泽泻、萆薢、车前子、鸡血藤、苍术、黄柏、苦参、玄参等药物。吃中药的同时还可以配合中药泡手如白藓皮、地肤子、蛇床子、马齿苋、黄柏、苦参、冰片等。在治疗的同时应该减少接触香皂、肥皂、浴液、洗涤剂及水等,而且要减少抓、挠、蹭等刺激,还不要吃辛辣、海鲜、奶制品、蛋类以及高蛋白类食物这样效果会更好。但中药外用的时候一定用一点涂抹耳后,观察半小时没有什么不舒服之后才可以使用。
孔连委│黑龙江省中医院
2020/05/18收听(59924)
"湿疹用口服中药去根也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湿疹本身属于过敏性的一种疾病,与本身患者的过敏体质是有一定关系的,所以想要根除是很难的。可以口服一些中成药,像浮萍丸、肤痒颗粒、防风通圣散、玉屏风颗粒,这些中成药均能够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防止预后又反复的发作,这样也能达到根治的目的。在饮食上也建议少吃一些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像冰糖、葡萄糖,这些一定要避免食用。治疗的方法可以用像绿豆、烟草研成面以后用醋调均,涂在湿疹的患处,2次/日,连涂一个星期,就可以有效的治疗湿疹。"
于显明│吉林油田总医院
2018/05/23收听(16100)
"湿疹用口服中药去根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湿疹本身是一种过敏性疾病,它与过敏的体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想去根是很难的。而且它的病因比较复杂,有内、外多种因素导致的。平时在治疗上可以口服中成药,比如肤痒颗粒、防风通圣丸、玉屏风颗粒等等。这些中成药可以明显地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对防止反复发作有一定的作用。湿疹在饮食上也应该注意少吃辛辣、刺激性等食物,还有牛肉、羊肉、海鲜等等。患了湿疹应该到正规的医院,在临床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刘洪君│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9/01/26收听(98986)
"中药治疗湿疹效果非常好,中医皮肤科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开具不同的中药汤剂,是针对患者的个体治疗方案,并且现在的中药汤剂可以做成颗粒剂,每次的服用量只有一包感冒冲剂大小,方便服用和携带。除了口服药之外,外用药针对急性湿疹的渗液,可以有中药的药液,也可以是金银花水湿敷、外洗,效果都很好。针对慢性湿疹可以有中药的药膏,都是不含激素的,是非常安全的。中医还讲究忌口,在得了湿疹之后暂时不要吃牛肉、羊肉、鱼、虾、海鲜、辛辣,还有酒,等湿疹痊愈之后就可以恢复正常饮食了。"
黄青│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0/10/01收听(49326)
"严重湿疹的中药治疗需要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湿热浸淫型湿疹,针对西医急性期的湿疹,可以出现颜色鲜红的红斑、丘疹,并且伴有糜烂、渗出的表现,同时可以伴有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的全身症候,在治疗上需要清热利湿的治疗方案,可以选取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第二、脾虚湿盛型,主要的皮疹颜色可以发生暗红或者是淡红,伴有少量的渗出,同时可以伴有食欲不振、食少纳呆、舌红苔白、脉滑的全身症候表现,可以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第三、血虚风燥型湿疹,可以出现皮沟加深、皮嵴隆起,呈苔藓化的皮疹表现,同时伴有头晕、口干、舌质暗红、苔白、脉涩,可以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韩宪伟│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9/09/11收听(14922)
"湿疹的中药治疗,分为口服药和外用药的治疗,口服药需要根据湿疹的辨证论治进行分析。湿疹的辨证分析在中医上分为三型:第一型是肝胆湿热型,治疗的药物主要是清热除湿汤,中药组成主要是龙胆草、黄芩、大青叶、茯苓、车前草、六一散等。第二型是脾虚湿盛型,主要应用的药物是除湿胃苓汤,主要用健脾除湿的药物,比如山药、茯苓、扁豆等。第三型是气滞血瘀型,主要是口服健脾、活血化瘀的药物,比如桃红四物汤加减,配合陈皮、茯苓等。外用药物的选择上,可以用鲜马齿苋煎水外敷,主要针对治疗的是湿热型的湿疹。"
2019/01/23收听(11434)
中药治疗湿疹时应针对病因选择合适药物,具体如下:1、湿热重:可选龙胆泻肝汤; 赵雅梅│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2023/02/23播放(51420)
中药治疗湿疹时应针对病因选择合适药物,具体如下:
1、湿热重:可选龙胆泻肝汤;
赵雅梅│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2023/02/23播放(51420)
"湿疹属于超敏性炎症性皮肤病,特点是对称发生、反复发作、瘙痒剧烈、有渗出倾向、多形性损害、容易变成慢性,中医治疗此疾病主要是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症状、舌苔、脉象,还有皮损的表现,辨证为不同的证型,选用不同的中药,一般由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开取。对于急性湿疹,比如发病时间短,起病比较急,皮肤有红斑丘疹、渗出、结痂,伴有大便秘结、心烦易怒、小便短赤,选用龙胆泻肝丸,对于起病比较缓慢,病程有一段时间,皮损有红斑、丘疹、相对干燥、渗出不明显、有抓痕、血痂、少许脱屑,伴有腹胀、纳差、便溏、舌苔白、舌体胖大的脾虚湿蕴的表现,用的是参苓白术丸。对于皮损比较肥厚、病程比较久、干燥、脱屑、皲裂、伴有乏力、纳差、腹胀、头晕眼花,考虑血虚风燥,用的是当归饮子或当归四物汤来治疗。所以湿疹不是固定的方子就能够治疗,一定要找医生,根据情况开取相应的中药来治疗。"
孙占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020/05/06收听(83470)
"治疗湿疹的中药有很多,主要以中药汤剂,以及中成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比较常见的中药汤剂有养血祛风汤,还有黄柏百部汤,以及外洗的汤剂如湿疹熏洗方等,需要在医生的辨证下合理的应用。中成药也比较多见,如防风通圣散,还有龙胆泻肝丸等。临床上对于湿疹的治疗应用的方法比较多,中西结合治疗也是治疗的途径之一。湿疹的治疗难度因人而异,对于某些人因为环境没法改变,自身体质又非常弱,湿疹治疗起来迁延不愈,会变成慢性的湿疹,治疗难度会更加的大。所以湿疹一旦出现,应该积极的进行治疗。"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19/08/01收听(15120)
"用中药后得了湿疹,这种情况建议还是要跟医生联系,看看中药里面有哪些成分,到底和中药是否有关系。如果和中药有关系,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或者把中药稍微停一下,把湿疹治一治。如果这个湿疹和中药没有关系,只是由于有些条件发生变化而引起,比如穿的衣服不合适、日晒,或者是某些刺激物质作用在皮肤表面,甚至有的患者由于饮食不洁,吃了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会刺激湿疹的发生。所以在用中药以后一定要看看湿疹是否和中药相关,以及哪些生活习惯能够避免,对于湿疹非常重要。湿疹的治疗,首先建议要跟医生共同来探讨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接触的环境,以及是否感冒,和身体哪些变化有相关性,将可疑的因素进行避免。之后可以用适当的药物来进行调理,无论选择中药或西药,对于湿疹治疗都建议选择跟医生互相沟通,及时进行治疗。"
徐国梅│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020/05/15收听(48360)
"湿疹在中医叫湿疮,它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疾病。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临床上主要分为三型:一个叫湿热浸淫证;第二个脾虚湿蕴证;第三个叫血虚风燥症。湿热浸淫证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湿疹,皮肤瘙痒剧烈,红斑、丘疱疹密集,甚至会有渗出,伴有大便干,小便短赤,舌质红等,可以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对于脾虚湿蕴证,皮损较急性期明显减轻,发病比较缓慢,皮损是淡红色的斑片,也会有丘疹或丘疱疹,伴有腹胀、便溏的情况,舌质淡胖,舌苔白或者是腻,可以用除湿胃苓汤进行加减治疗。对于慢性的湿疹,就是血虚风燥症,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皮肤甚至出现粗糙肥厚、苔藓化,舌质淡,苔白,可以用当归饮子进行加减。在中成药方面,可以用龙胆泻肝丸治疗湿热浸淫证的湿疹;四妙丸治疗亚急性的湿疹;参苓白术丸用于脾虚湿蕴型的湿疹;还有湿毒清胶囊等用于血虚风燥型的湿疹。所以湿疹中药方子比较多,要根据具体的临床表现来选择。"
李天举│郑州人民医院
2018/11/17收听(14474)
"治疗湿疹的中药我们可以把它概括的分为中成药和中草药。因为中草药的选用往往需要比较强的专业知识,所以患者不太可能掌握。而市面上的中成药治疗湿疹的,我们常见的有湿毒清、皮肤病血毒丸、防风通圣丸、连翘败毒丸等等。但是中成药的使用,也经常需要辨证分型来采用,就是说通过患者的湿疹的不同类型,我们来做出他不同证型的判断,从而根据中成药的主治范围,来确定哪一类的中成药是比较适合这类湿疹患者采用的。因为辨证分型往往需要比较强的专业知识,所以患者还是不应该盲目自我采用,最好听取专科大夫的意见。"
刘青云│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17/07/26收听(43728)
"湿疹最好的中药方子需要患者去医院找医生面诊之后,医生根据患者皮疹特点情况以及患者舌象、脉象综合辨证治疗,得出方子,得出结论。一般中药的中医辨证在湿疹方面有以下三类:1、湿热型:湿热型湿疹多表现为皮疹、红肿、红斑、丘疹、渗出、糜烂,舌象红,苔黄腻,脉滑数,主要用的方子是龙肝泻肝汤加减;2、脾虚型:脾虚型的湿疹皮疹表现色淡,渗出比较少,舌象淡红,苔白腻,脉滑,可用的方子是除湿胃苓汤;3、气滞血瘀型:表现主要是皮疹暗红色,皮疹比较肥厚,舌质红暗淡,苔白,脉涩,主要用的方子是血府逐瘀汤加减。"
2018/12/25收听(32824)
急性和亚急性湿疹一般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型和脾虚湿蕴型,湿热蕴结型可以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脾虚湿蕴型可以使用除湿胃苓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皮损集中在头面或迅速弥漫全身者可以加桑叶、蝉衣;皮损集中在双下肢者可以加牛膝、薏苡仁;瘙痒剧烈者可以加地肤子、白藓皮;皮损有脓疱者可以加野菊花、大青叶。皮损鲜红伴有发热者可以加栀子、连翘;皮损渗出较多者可以加车前子、泽泻。而慢性湿疹多辨证为血虚风燥型,常用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散加减。
潘凯│华润武钢总医院
2020/03/12收听(87212)
"湿疹有多种类型,需要辨证后有针对性使用中药,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湿疹患者湿邪较重,可以用黄芩、黄连、黄柏、苍术、车前、龙胆草等多种有祛湿作用的中药,具体如下:第一、如果皮疹在上肢,可以加桑枝。第二、如果皮疹在外阴和下肢,可以加萆薢。第三、如果脾胃比较弱,可以加白术、茯苓来健脾祛湿。第四、如果有气虚乏力,可以加点生黄芪。第五、如果瘙痒剧烈,可以加地肤子、马齿苋、白蒺藜来止痒,严重的可以加乌蛇等这样效果更强的中药。第六、如果皮损肥厚、血瘀,可以加桃仁、红花、莪术等活血的药物。总之,建议去正规医疗机构,由医生辨证后使用中药来进行治疗。"
张润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0/10/04收听(22472)
治疗湿疹的中药,分为口服和外用,一般在急性期,看到红斑、水疱、丘疹或者渗出流水的时候,口服,清热解毒、利湿的汤剂,比如龙胆泻肝汤,或清热除湿汤等。在亚急性期,渗出和水疱减少,但仍有红斑和瘙痒,选用除湿胃苓汤,到慢性期,可以见到皮疹色暗、色素沉着、斑块、苔藓样肥厚,这时辨证是血虚风燥,所以选择汤剂是当归饮子和四物消风散。对于湿疹的外用中药,在急性期应该以马齿苋、黄柏水煎冷敷为主,到慢性期没有渗出和流水的时候,可以考虑外用黄连膏、苦参膏或冰黄肤乐软膏治疗,依据皮疹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中药来治疗。
曹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0/04/19收听(83960)
"湿疹在临床当中,发病原因往往是与各种各样的过敏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湿疹的治疗上确实可以应用中医中药来进行治疗,有的患者所应用的是一些自拟的药方,比如常用的中药有党参、天麻、夏枯草、玉竹、桂枝、白芍、砂仁等。还有的是在一些相对成方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加减,比如有的是应用五苓散或者是加味龙牡二味汤,或者是应用一些其他,像一些补肺汤以及五味消毒饮之类的加减以后来进行治疗,也是可以起到不错的治疗作用。但患者在治疗同时,也需要配合一些抗组胺的药物来进行治疗,不管用什么样的治疗方法,一定要在正规三甲医院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来进行治疗。"
2019/07/08收听(37226)
湿疹患者的饮食以清淡容易消化为主,可适当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猕猴桃、草莓、番茄等。绝对忌酒,不吃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少吃牛羊肉、海鲜、鱼、虾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湿疹属于过敏性疾病,容易引起过敏的,比如热带水果、海鲜、鱼、虾等特殊来源的食物,牛羊肉、鹅肉、韭菜等发物也要忌口。维生素C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多摄入此类食物对疾病恢复有帮助。如湿疹的外用治疗不佳,还可以加用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等抗过敏药,以及复方甘草酸苷片、润燥止痒胶囊等调节免疫治疗。
2019/03/29收听(35428)
"湿疹是由内因及外因等各种因素作用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疾病,具体病因不清,顽固难治,比较容易复发,但是经过规范适当的治疗,能够痊愈。湿疹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根据湿疹的分期不同,所选用的外用药物剂型也不同,但是口服药物一般都选择抗组织胺类药物。因为湿疹比较容易复发,所以在饮食上也要注意,不要吃鱼虾、海鲜,不要吃辛辣性食物,少喝浓茶及咖啡,避免搔抓及热水烫洗。"
刘磊吉│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8/10/03收听(13956)
北京医院 宋海涛
播放次数:5.15万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龙新纯
播放次数:4.61万
海医一院 曾慧明
播放次数:4.69万
北京儿童医院 燕润菊
播放次数:4.3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