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湿疹的症状

2023-07-21 09:49播放 : 16177

手机浏览

视频内容

脂溢性湿疹亦叫脂溢性皮炎,发生于头面部、躯干部、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出现红斑及油腻性的鳞屑,瘙痒为主要表现。多发生于雄性激素旺盛的成年男性及爱吃鱼、虾、辣、酗酒的人群。患者主要为以下人群:

1、免疫力低下人群。如HIV的病人,引起全身泛发,加重渗液流水,出现泛发性的脂溢性皮炎;

2、维生素B族维生素缺乏者,引起皮肤病的加重,黏膜的干燥等。

分享:

68
同科室医生推荐

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

相关推荐

脂溢性湿疹的症状

"脂溢性湿疹也称之为脂溢性皮炎,主要是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皮肤炎症,表现为红斑、丘疹、脱屑等。脂溢性湿疹又称之为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浅表性、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皮脂溢出有关,而皮脂溢出又与遗传因素有关。由于皮脂分泌增加,以及皮脂内化学成分的改变,造成皮肤表面菌丛失调,某些细菌如痤疮丙酸杆菌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大量生长,引起皮肤炎症,而某些局部因素如汗液浸渍、脂垢腐败与分解、摩擦、理化刺激等又加重了炎症反应。皮肤损害好发于头皮、面部、腋窝、上胸部、脐部、外阴、肛周等部位,轻型病例仅侵犯头皮,临床表现为头皮屑增多、发痒,可见弥散性灰白色糠状鳞屑,基底可稍发红,严重者可以有毛囊性丘疹,扩大形成油腻状鳞屑性斑,并有点状糜烂、渗出,结痂损害,严重者全头皮被覆油腻性厚痂,往往因搔抓引起细菌继发感染,发生毛囊炎,局部淋巴结可以肿大,有压痛,常常引起脱发,又称之为脂溢性脱发。面部的脂溢性湿疹,常发生于眉部、眉间、眼睑、鼻唇沟、鼻旁沟、耳后等处,损害为片状潮红色的斑片,表面有细碎油性鳞屑或黄痂,也可有暗红色毛囊性丘疹,自觉瘙痒,一般春季加重。脂溢性湿疹的治疗,患者要注意生活规律,少吃脂肪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要熬夜,局部治疗为减少皮脂、消炎、止痒,头皮可以用硫磺皂洗头,面部可以外用非激素类抗炎药膏,可以口服维生素B族,例如维生素B2和维生素B6等。"

语音时长03:06''

汪晨中日友好医院

2021/01/18收听(87080)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86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 00017 号
中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43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4)3718-184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5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