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心脏房颤

2020-04-14 18:09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是中医治疗两大特色,对于任何疾病均是如此,房颤也不例外。中医治疗房颤要依据患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进行个体化辨证分析,并给出相应处方。应用中医药治疗房颤,可明显缓解患者心慌、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脏功能。当然,若配合西药抗凝药物,则防止血栓栓塞效果更佳。在临床中气阴两虚、络虚不荣证型患者多见,通常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给予患者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类汤剂或者中成药,比如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往往效果十分理想。

当然,还有心虚胆怯、心阳不振、阴阳两虚、痰火扰心、水饮凌心、心络瘀阻等不同证型,对于具体问题应该进行具体分析。此外,有些房颤患者会出现快慢综合征或慢快综合征,中医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能够弥补西医在此方面不足。

分享:

163

相关推荐

房颤在中医上如何治疗

"房颤属于中医内科学当中心悸病的范畴,要根据临床上不同的分型选择不同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药。1、心气不足型,心气不足型的房颤会在心慌的同时表现为头晕、乏力,活动之后心悸发作明显,在临床治疗上要选择补益心气的方法,可以用五味子汤来加减,药物主要包括人参、黄芪、甘草、五味子、麦冬等。2、心阴不足型,在心慌的同时表现为心烦、失眠、口干、五心烦热或者盗汗,治疗上要滋养心阴来安神,选用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来加减。3、心脾两虚证,在心慌的同时会有头晕、目眩、面色少华、腹胀、纳差,在临床治疗上要采取健脾养心来补益气血,用归脾汤来加减。4、肝肾阴虚型,在心慌的同时伴有五心烦热、头晕、耳鸣、急躁、易怒等,治疗上要滋养肝肾来养心安神,可以用一贯煎和酸枣仁汤来加减。5、脾肾阳虚型,在心悸的同时表现为少气懒言、大便稀溏、腹胀、纳差等,治疗上要温补脾肾来宁心利水,选用理中汤和真武汤来加减治疗。6、心虚胆怯型,在心慌的同时表现为善惊、易恐、多梦、易醒或者恶闻声响,在治疗上要益气养心来镇惊安神,可以用平补镇心丹来加减。7、痰浊中阻型,治疗上要理气化痰、宁心安神,可以用导痰汤药物当中包括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等。8、淤血阻滞型的心悸,在心慌的同时表现为胸闷、胸痛或者舌质有紫暗、瘀斑、瘀点,治疗上要活血化瘀,用血府逐瘀汤来加减,药物包括桃仁、当归、生地、红花、川芎等。"

语音时长02:44''

赵志成黑龙江省康复医院

2020/02/13收听(9284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0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