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手术风险大吗

2023-03-21 08:15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脊柱结核手术的原则为病灶清除,达到结核骨性愈合,有神经压迫的要解除压迫,改善神经功能。任何手术都有相应的风险,尤其是脊柱结核是对神经的手术,相对而言风险就是神经损伤。随着现在脊柱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直视下神经系统脊柱外科大夫对解剖结构是非常熟悉的,神经损伤的风险已经明显降低。还有对脊柱结核周围的血管问题,在手术操作当中有损伤脊柱前方大血管的风险,也在脊柱外科可控范围之内。现在脊柱结核手术相对于以前而言,由于技术提高、对脊柱解剖结构认识比较清楚,对脊柱结核理念的深入,现在安全性有了大大的提高。

分享:

492

相关推荐

什么是单纯的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就是结核病灶发生在了脊柱,在骨与关节结核中脊柱结核占了首位,其中以椎体结核占大多数,而附件结核就非常少见,因为椎体以松质骨为主,滋养动脉又是最末端的动脉,结核杆菌容易停留在椎体的部位,所以容易发生椎体结核,也就是脊柱结核以锥体结核最为常见,而在整个脊柱过程脊柱的节段中,腰椎结核发生率最高,尾椎、骶尾椎的结核非常罕见。对于椎体结核可以根据发生在椎体的哪个部位,分为中心型和边缘型。中心型顾名思义就是结核位于椎体的中心,也可以穿透侵犯一个椎体,穿透椎间盘,也可以向邻近椎体浸润。边缘型结核顾名思义就是结核正好是在椎体的边缘,一般破坏椎间盘更多。椎体结核破坏椎体以后,可以形成一种脓肿,叫结核脓肿,这种脓肿一般在椎体旁边,但也可以在后方和侧方,一般情况下都统称为椎旁脓肿,椎旁脓肿也可以向后进入椎管内,压迫神经。还有一种脓肿就是椎旁脓肿积攒到一定数量以后,压力高,这时候会穿破间隔,向下方流动,在远离病灶的部位出现脓肿,比如腰椎病变穿破腰大肌鞘,集聚在鞘内形成腰大肌的脓肿,甚至再往下穿破,流到髂窝里形成髂窝脓肿,也可以向腰后部形成腰三角的脓肿,这种脓肿是流注,部位和结核原发部位相距比较远。\r"

语音时长02:27''

杜心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17/07/05收听(5026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7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