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和急性肝衰竭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2023-11-01 10:40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肝衰竭的临床诊断需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而确定。急性肝衰竭是急性起病,2周内出现Ⅱ级或以上的肝性脑病,并有下述表现。慢性肝衰竭诊断标准是在肝硬化的基础上,缓慢出现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和失代偿表现。

一、急性肝衰竭:

1、极度乏力并伴明显厌食、腹胀,恶心、呕吐等,严重消化道症状;

2、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10倍正常值上限或每日上升≥1倍正常值上限;

3、有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活动度≤40%或国际标准化比值≥1.5,并且排除其他原因;

4、肝脏进行性缩小。

二、慢性肝衰竭:

1、血清胆红素升高,常<10倍正常值上限;

2、白蛋白明显降低;

3、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40%或国际标准化比值≥1.5,并且排除其他原因;

4、有顽固性腹水或门静脉高压等表现;

5、肝性脑病。

分享:

52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21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